郑和下西洋与南海地域社会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w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郑和下西洋是明代乃至古代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它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促进南海地域社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南海地域社会状况的改善宗教信仰和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等方面。
  关键词:郑和;南海;地域社会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乃至古代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据《明史·郑和传》载,郑和出航的船队超过200艘,总人数多达27000多人,其船队“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历通衢”,历经“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余万里”。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促进南海地域社会的发展,本文试着从三个方面谈谈郑和下西洋对南海地域社会的影响。
  一、南海地域社会状况的改善
  十五世纪之前,东南亚诸国的社会状况仍处于较低的社会发展阶段。如,流眉国:“饮食以葵叶为碗,不施匕箸,掬而食之。”苏吉丹国:“饮食不用器皿,缄树叶以从事,食已则弃之。”渤泥国:“无器皿,以竹编贝叶为器,食毕则弃之。”①爪哇国:“国人男子蓬头,妇女椎髻,上不著衣,下围手巾”,而且“国人坐卧无床凳,饮食无匙箸。饭用盘盛,沃以酥汁,手撮而食”。②也就是说,这些国家在当时还是落后的社会状态,郑和下西洋直接改善他们的面貌,郑和所到之处,给予他们各方面的改善,如,改善饮食习惯,用瓷器吃饭:据《明史》载:“初用蕉叶为食器,后与华人市,渐用瓷器。”同时,郑和所到之处,还把中国的历法传给他们,永乐十五年(1417),郑和第5次下西洋时将《大统历》赐予占城国王占巴的赖,从此,占城普遍采用明朝的《大统历》。历法的传入,改变南海地域社会的文明程度。
  再有,南海地域把铜钱作为流通的货币。在这个地域,基本上是以物物交换,自从郑和到后,他们用铜钱作为交换的媒介。在爪哇“国人多富,买卖俱用中国铜钱”;在泗水“买卖交易行使中国历代铜钱”,“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并麝香、锁金丝、烧珠之类,则用铜钱买卖”。②铜钱的运用,表明中国的金融制度在这一地域得到广泛的认同,不仅促进当地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而且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起到重要作用。正如学者指出,郑和在发展南洋地域的经济贸易和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使南洋各国各地都信任的钱币、中国的度量衡制度和政府组织等等,都是郑和下西洋期间从中国带出来而在南洋流通、通行的。”③
  二、南海地域社会宗教信仰丰盈
  第一,对对妈祖和南海诸神的信仰。从《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娄东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和《天妃灵应之记碑》中,可以看到郑和对妈祖和南海诸神的信仰。如宣德六年,也就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候,“仍统舟师往诸番国,开读赏赐,驻舶兹港,等候朔风开洋。思昔数次皆仗神明助佑之功,如是勒记于石”。②这样的信仰在南海地域得到广泛传播。同时郑和在外洋建立了一些庙宇和神祠,这在《娄东记》和《长乐记》均有反映,如《长乐记》曰:“永乐七年统领舟师往前各国,道经锡兰山国,其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赖神显应知觉,遂生擒其王……仍往诸番,舣舟兹港,而又发慈心施财,鼎建三清宝殿一所。”等等。这些说明郑和在下西洋中大力传播海神和妈祖等诸神,扩大他们的影响。
  第二,广泛传播伊斯兰教。马欢在《瀛涯胜览》中记载道:“唐人,皆是广东漳泉等处人窜居此地,食用亦美洁,多有从回回教门受戒持斋者。”表明他们所到之处有很多伊斯兰教徒,加上郑和本人是回民,对推广伊斯兰教当然是不惜余力的。他们对经过的国家和地区,兴建很多清真寺和穆斯林社区,广泛传播伊斯兰教。比如郑和等人帮助爪哇伊斯兰化就是一例。十九世纪初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外国史略》中写道:“明永乐三年,有回回教师领大军强服其土民,使弃偶像,而拜回回教主。”④所以,到现在爪哇民间今仍流传着一些郑和在这里传教的传说。新加坡学者陈育崧认为:这些早期的居民很多是中国的穆斯林移民,“在郑和的大力扶持下,形成了一个势力范围,宗教与贸易交织在一起进行……他们既是穆斯林,同时又在重要的贸易中心,如旧港、革尔昔等地积极建立各种伊斯兰社区,然后以此为基地开始了对当地居民进行改宗伊斯兰教的工作。”⑤同时印尼学者斯拉默穆利亚纳也认为,由于郑和的作用,出现了很多穆斯林华人社区:“郑和先是在巨港,后来在三发(位于西加里曼丹)建立穆斯林华人社区,接着又在爪哇沿海、马来半岛和菲律宾等地建立类似的社区。他们遵照哈乃斐派的教义和义务用汉语传播伊斯兰教。”而且,另一位著名的印尼伊斯兰教学者哈姆加也认为,在郑和的作用下,伊斯兰教得到广泛的传播:“印尼和马来亚伊斯兰教的发展,是与中国的一名穆斯林有着密切关系。这位穆斯林就是郑和将军。”⑥
  第三,佛教传播。郑和使团在锡兰山访问时,对有关佛祖释迦牟尼在锡兰山的传说和遗迹很注意记录,马欢在《瀛涯胜览》中载:“此处海边山脚光石上,有一足迹,长二尺许,云是释迦从翠兰山来,从此处登岸,脚踏此石,故迹存焉。中有浅水不干,人皆手蘸其水洗面拭目,曰佛水清净。”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至锡兰山国时亲自到锡兰山佛寺敬拜。“大明永乐三年(1405)皇帝遣中使太监郑和,奉香华经诣彼国供养。”第二次到锡兰山国时,除了向佛寺布施礼品外,还建立了石碑,碑文分别用汉、泰米尔、波斯三种文字,《布施锡兰山佛寺碑》中记载布施事宜,颂扬佛世尊,“仰惟慈尊,圆明广大,道臻玄妙,法济群伦,历劫沙河,悉归弘化,能仁慧力,妙应无方”。又称赞锡兰山是佛教圣地,“言言梵刹,灵盛翕彰”。当郑和发现国王阿烈苦奈儿“崇祀外道,不敬佛法,暴虐凶悖,靡恤国人,亵慢佛牙”的时候,就劝他“敬崇佛教,远离外道”,改邪归正。⑦
  三、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
  郑和下西洋以后,至明代末期移居东南亚的华侨人数比过去有较大增加。已记载苏鲁马益港“旁大洲、林木蔚茂,千余家,强半是中国人”⑧《明史·婆罗传》载:“万历时,为王者闽人也。或言郑和使婆罗,有闽人从之,因留居其地,其后竟据其国而王之。”这是因为,郑和下西洋对华侨的生存与发展有利,使华侨的地位得到提高:如在渤泥“凡见唐人至其国,甚有爱敬,有醉者则扶归家寝宿,以礼待之若故旧。”⑨在泰国:“国人礼华人甚挚,倍于他夷,真慕义之国也。”⑧在菲律宾:“见华人舟,跫然以喜,不敢凌厉相加,故市法最平”⑧这些华侨聚居一处有自己的地盘与组织首领,从事共同或相互联系的职业,具有共同的地域、经济联系及民族心理状态。⑩至此,海外华侨社会已初步形成。
  总之,郑和下西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东南亚华侨移民与商业、宗教的发展。正如《明史》所称:“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著名史学家昊晗先生也认为:“两地交通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更经过成宣时代的积极经营,南洋的社会文物渐有华化的趋势。”[1]
  注释:
  ①[宋]赵汝适著,冯承钧校注.诸蕃志校注[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
  ②[明]巩珍著,向达校注.西洋番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 2000,30,54.
  ③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281.
  ④P·M·霍尔特等.剑桥伊斯兰史·第二卷[M],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1978.130.
  ⑤许友年.郑和在爪哇等地传播伊斯兰教初探[J].思想战线, 1983,(6)
  ⑥孔远志.郑和与印尼、马来西亚[A].郑和论丛第一集[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113.
  ⑦郑鹤声、郑一钧: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上册[C],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99.
  ⑧[明]张燮,东西洋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0.
  ⑨[明]费信,星槎胜览[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
  ⑩吴凤斌主编,东南亚华侨通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38.
  参考文献:
  [1]吴晗,明初的对外政策与郑和下西洋[M],郑和研究资料选编[C],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88.
  (作者简介:曾高(1991-),男,汉族,海南琼海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生;史振卿(1977-),男,汉族,史学博士,现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老师,研究方向为明清史、海南史。)
其他文献
2004年,赴贵州铜仁地区扶贫助学的归途中,我结缘梵净山。这里幽谷奇峰,林荫树茂,潭清水秀,云雾缭绕如人间仙境。梵净山是一座拥有亿万年历史的古老之山,也是中国的五大佛教名
王芳:午夜救急rn王芳 湖南株洲分行电力支行大堂经理rn“王芳,你快来呀!我的车被撬了,钱包、还有银行卡都被偷了.你快来,快来呀……”rn刚刚入睡,王芳就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
高校图书馆是否应该向社会开放一直是图书馆界争论的热题。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包含多种形式和内容,这是图书馆为社会服务工作的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
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日益突出的全球性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行业的热度带动了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浪潮,经济型酒店以其特有的经营方式满足了大众消费的需求,然而标准化的服务,使得经济型酒店千店一面,其独有的盈利能力不复存在。本论文通过对当前阶段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论述了经营型酒店商业模式的主要特征,同时提出了经济型酒店商业模式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商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
自20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伴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技术、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不断融合,新鲜的血液输入智慧图书馆,使它具备了更深刻的内涵,标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是,在繁忙的生活中,大家往往是忙于工作,急于应酬,却忽略了身体健康这块风水宝地.其实,平时稍加注意,提早预防,健康就在我们身边.rn想健康一辈子离不
期刊
本文从分析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入手,总结了管理者、培训者、受训者三个方面的因素,并就如何做好企业的员工培训展开论述.为了达到企业预期的培训效果,在培训中必须做到如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发展。落实水环境质量公告制度,环境质量每年做一次环境质量报告书,要向社会通报水环境质量,水源地,地表水水质状况,一方面保障公众对水环境的知情权,自觉接受到公众的监督。  关键词:水污染;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47-01  水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因为其稀
世界在关注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低碳经济发展十分重视,省委、省政府更明确提出,“朔州要为全省低碳经济发展闯出一条路子”.为此,我近期带领有关部门同志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