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陀螺仪转子表面的测量及对陀螺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er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了一种新的陀螺转子表面测量技术,它采用光强调制式的单光纤传感器作为测量元件.系统测试(0~100μm)结果显示:相应的灵敏度为2.5mV/μm,精度等级优于1%,重复性优于0.5%.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陀螺转子表面测量的系统,其测量精度达到0.005μm.以直径38mm的实心陀螺转子球为例介绍了整个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过程,给出了两种转子表面图形绘制法(墨克脱投影法和三维表面重现法)和该陀螺转子的三维表面测量图;最后分析了图形的存在引起的转子表面不规则对陀螺性能的负影响,这些参数可以用来预测陀螺漂移性能.
其他文献
1自主性学习简介目前关于自主学习的观点较多,而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监视
介绍了一种卫星用高可靠性惯性敏感器,它的六个陀螺的输入轴按正十二面体安装,任意三个陀螺工作均能给出卫星的三轴姿态信息,这样在单个陀螺平均寿命一定的条件下,惯性敏感器的可
随着温室大棚农业技术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市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温室控制系统。虽然人们对系统相关环境参数的控制和管理具有较多研究,但实际应用中该系统无法满足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环境参数的要求,导致作物产量和质量低下,在管理上仍以人工为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设计提出了一款能够实时采集和远程控制温室环境的智能控制系统,并以草莓为栽培对象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对温室大棚环境控制系统国内外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阐述
本文从“圆的相关概念和性质”这节课教学出发,总结复习课的教学流程:回顾数学知识,创设情境教学;师生互相交流,展开教学活动;细化知识整理,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经知识重组,良
低能正负电子致原子内壳层电离截面的测量研究,在原子物理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正负电子致原子内壳层电离截面的数据可以用来检验理论模型的准确性,推动理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