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总体性到总体化:萨特人学辩证法的内在逻辑转变——萨特《辩证理性批判》解读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mco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萨特的语境中,总体性不是卢卡奇作为价值悬设意义上的总体性,也不是传统马克思主义中脱离人而单独存在的物质事实的总体性,而指的是以在者面目呈现的人创造物的惰性集合体。但不论是哪种总体性,它们在本质上都是海德格尔所批判的那种不变基始的本体论逻辑。在这里,萨特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前提,以海德格尔的“非在者意义上正在发生”逻辑为主导,上演了一幕反叛总体性,走向总体化的戏剧,实现了总体问题的个人转向,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着积极的理论贡献。但是,由于他用个人的总体化活动替代了马克思的社会物质生产活动来解释历史
其他文献
以“高校科研管理”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论文题目精确检索,以1994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文献录入以来检索到的469篇论文为时象,分别从高校科研管理遵循的原则
1病例患者男性,86岁,因“黏液血便伴腹胀1年”人院,查体:神志清楚,贫血貌,发育正常,营养不良,搀入病房。双下肺呼吸音减轻,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饱满,右下腹可见肠型,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