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Ti3C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研究

来源 :广州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angto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Ti3C2复合材料在电磁吸收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提供了一种Fe-Ti3C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探究了Ti3C2不同用量对Fe-Ti3C2复合材料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3C2用量的增加,Fe多面体逐渐转化为Fe纳米颗粒;当用量为30wt%时,制备了Fe纳米颗粒均匀附着于Ti<
其他文献
采用“酸性醇回流法”提取马勃生物碱,并首次引入球磨机破壁技术提高马勃生物碱粗品的提取率,通过改变破壁转速和回流提取时间以确定最优提取方案。实验发现破壁工序有利于马勃生物碱的提取,在一定范围内,提取率随破壁转速的提高而增大;回流提取时间影响生物碱的提取率,提取率随提取时间呈先递增后递减变化;在实验范围内,破壁转速为500 rpm,提取时间为3 h,马勃生物碱粗品的提取率最高。
近些年来,我国以低阶煤为原料的低温热解产业有了迅速发展,低阶煤热解可以得到半焦、焦油以及热解煤气。以前由于单炉规模小以及煤气品质差等原因,煤气作为副产品难以得到有效利用,通常点燃排放,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随着热解项目规模的扩大,煤气产量会越来越大,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主要包括:生产LNG、制氢、甲醇、二甲醚、合成油等其他化工产品,从而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芦丁为标准品,建立总黄酮含量测定标准曲线;并建立以醇浓度(A)为60%、70%、80%,时间(B)为0.5 h、1 h、1.5 h,提取次数(C)为1、2、3次,料液比(D)为1:8、1:10、1:12的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野葛叶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研究得出,野葛叶总黄酮超声提取最优方法为:A3B1C3D1,即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0.5 h,超声次数3次,料液比1:8。结果表明,本实验优选出的最佳提取方法方
以某工业化加氢装置催化剂干法硫化过程为例,分别对硫化过程催化剂床层温度变化、循环氢中硫化氢浓度与硫化剂注入速度的关系,并就实际硫化升温曲线与理论硫化升温曲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催化剂种类、工艺设置和硫化方法三者相匹配,硫化时间、硫化剂注入量与催化剂床层升温速率相适应,并达到理论硫化温度,催化剂方可达到较理想的硫化效果。
利用有机溶剂沉淀法提取木瓜不同部位的木瓜蛋白酶,并用考马斯亮蓝法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的木瓜不同部位的木瓜蛋白酶含量及活性,进而求出酶比活.通过计算出的酶比活来
为调查暂时性染发用途化妆品质量安全性情况,对44批次网络平台销售的暂时性染发产品进行了32种氧化型染料和16种禁用着色剂检验。结果发现2批次样品检出对苯二胺染发剂,2批次样品检出食品绿3(CI 42053),合格率为90.9%。说明网络销售的暂时性染发化妆品安全性情况总体良好,但仍有部分产品存在违规使用氧化型染料和禁用着色剂情况。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络销售暂时性染发化妆品质量安全性监督。
为了进一步探索山橙属植物中的生物碱。采用酸碱萃取、硅胶柱层析色谱、ODS柱色谱、以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对山橙属植物茶藤进行生物碱分离工作。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及文献对各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eloscandonine(1)、Melaxilline A(2)、epimeloscine-N4-oxide(3)、scandine N4-oxide(4)、scandine(5),其中化合物1、2、3、4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与传统萃取方法相比,酸碱萃取法适用于生物碱类化合物类化合物的快速富集,使后
吸附法可以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菲,本文通过限氧升温碳化法制备的黑炭(BC)材料吸附去除水溶液中的菲,研究了吸附时间、pH、溶液初始浓度、溶液离子强度和共存物质等因素对黑炭吸附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黑炭对菲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菲初始浓度、溶液离子强度的增加和重金属的存在有利于黑炭对菲的吸附,但pH的升高不利于黑炭对菲的吸附。
以某石油烃污染地块内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氧化药剂在不同浓度以及不同激活剂条件下对石油烃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选用过硫酸钠作为氧化剂,氧化钙的激活效果优于硫酸亚铁,且当激活剂投加质量比为1%,占比氧化药剂30%时,较为适宜;过碳酸钠作为氧化剂对石油烃去除效果相较于过硫酸钠要更为明显,当过碳酸钠的投加量为5%~7.5%,激活剂占氧化药剂的20%~30%时,对石油烃的去除效果非常明显,可高达81.87%;当高锰酸钾作为氧化药剂时,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和老化时间的延长对石油烃去除效果影响比较明显,投加量大于3%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UPLC-MS/MS)测定草莓中烯酰吗啉残留量分析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固相萃取小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在1.00~100.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方法检出限为0.10μg/kg,定量限为1.00μg/kg,平均回收率为92.1%~99.8%,精密度为1.52%~4.59%。该方法可用于测定草莓中烯酰吗啉残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