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磺酸内酯对锂离子电池性能及负极界面的影响

来源 :物理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及理论计算等方法研究了添加剂丁磺酸内酯(BS)对锂离子电池负极界面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初次循环过程中,BS具有较低的最低空轨道能量,优先于溶剂在石墨电极上还原分解,并形成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SEI膜).在含BS的电解液中形成的SEI膜的热稳定性高,在70℃下储存24h后,膜电阻和电荷迁移电阻大小基本保持不变,而在不含BS的电解液中形成的SEI膜的热稳定性较差,在70℃下储存24h后,膜电阻和电荷迁移电阻大小有明显的增加.从BS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表明,加入少量的BS能够显著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室温放电容量、低温及高温储存放电性能.
其他文献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不饱和类锗烯H2C-GeLiC1的结构及异构化反应.结果表明,不饱和类锗烯H2C=GeLiC1有三种平衡构型,其中非平面的p-配合物型构型能
介绍了近十年来扫描探针显微术(SPM)在巯醇自组装单分子膜纳米刻蚀中的应用.依据扫描探针的工作原理,依次讨论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导电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特点和适
用乳液-凝胶法制备了磁性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在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中掺入Fe3O4磁性中空球,使微胶囊具有磁靶向性能.以头孢拉定作为模型药物研究了载药磁性微胶囊的载
利用双槽直流电沉积技术在阳极氧化铝(AAO)模板的纳米孔中获得调制波长为50和200nm的Co/Cu多层纳米线,多层纳米线的调制波长由电沉积时间控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
采用水下直流电弧放电法(DC arc-discharge in water)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分别制备了单纯和内包金属纳米Fe颗粒的纳米洋葱状富勒烯(NOLFs),用XRD、FESEM和HRTEM对两种产物的结构进
对BeH2与HX(X=F,Cl,Br,I)形成的二氢键复合物的结构特征及本质进行了探讨.在MP2/6-311++G(3d,3p)水平优化、频率验证,得到复合物的分子结构,用分子间距离及电子密度拓扑理论确认BeH
研究了树枝形聚合物修饰的双8-羟基喹啉衍生物(Gn-QMQ,n=1~3)在二氯甲烷和乙腈中的荧光猝灭过程和荧光衰减过程.随着代数n的增加,猝灭速率常数减小,核心双8-羟基喹啉基团荧光寿
N-氯基咪唑(NAIMs)能通过三种不同的作用方式抑制HIV-1的复制,用比较分子场(CoMFA)方法对一系列有共同骨架的NAIM分子建立3D-QSAR模型,与以往模型不同的是,在偏最小二乘(PLS)分析中尝
在助表面活性剂正己醇存在下,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C12-s-C12·2Br(s=2、3、4、5、6、8、12)在正庚烷中形成了反胶团.以水增溶法测定了临界反胶团浓度cmcw,这些cmcw均分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镍衬底上制备了不同性质的Fe:NiOx薄膜,通过改变反应压强,发现薄膜的催化活性随着压强的增大而提高.进一步利用EDX、XRD、XPS、SEM等分析发现,薄膜的有效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