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六”略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feng615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语词“六”是中国人历来都十分喜爱的数字词,代表着“顺利、吉祥”,其文化内涵可以追溯到夏商时代。“六”还具有“满、全”以及“尊贵”的隐含义。含“六”的成语中,褒义色彩的成语多与词语“六”本身所隐含的“满、全”义或者“顺利、吉祥”义有关,而具有贬义色彩的成语,其贬义意味多与该成语中“六”之外的词语意义相关。
  关键词:六;成语;心理认知;文化意义
  作者简介:王丽会,女,河南林州人,郑州大学文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2
  在汉语中,数字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计数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成语作为中华民族的语言瑰宝,是汉语词汇系统中极具特色的成员,不仅显示出汉民族创造词语的伟大智慧,而且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从数量上看,数字成语在汉语成语系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从意义上看,数字成语更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六”是中国人历来都十分喜爱的数字,这里,笔者便从“六”的意义本原及文化起源、汉民族对“六”的心理认知以及包含数字“六”的成语的文化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以便更好地了解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六”的意义本原及文化起源
  甲骨文中“六”的字形为 ,像屋顶的性状。《字源》中释义为:“象形字,像结构简陋的棚屋之形,本义当为草庐,是‘庐’的初文,‘庐’‘六’古音相近,所以假借为数词‘六’”[1]由此可见,“六”造字之初的意义为“草庐或屋棚”,假借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表数量义之后,本义逐渐消亡。数字“六”的文化起源可以追溯到夏商时代,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六,《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2]《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华夏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内容是象征着天地万物、阴阳对立的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其中,坤的卦象是六个阴交,表示大地及阴柔的事物,卦的内容与人的日常生活有关。坤卦用数字表示是三个“六”,且《易传·说卦传》曰“乾,健也。坤,顺也”,故人们便把“六”作为“顺利”的象征,并延续至今。
  二、汉民族对“六”的心理认知
  从“六”的文化起源可以看出,早在殷商时期,“六”已经出现了和“顺利”相联系的萌芽,代表着顺利、吉祥。汉民族对“六”的喜爱从中国历代典籍中也可以窥得一斑,例如:《周礼·地官·大司农》曰“孝、友、睦、婣、任、恤,为六行。”《礼记·王制》称:“冠、昏、丧、祭、郷、相见,为六礼。”《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其中,“六合”指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此外,阴阳家以月建与日辰的地支相合为吉日,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也总称六合。由《易·干》:“时乘六龙以御天”发展而来的“六御”指天子的车驾。从这些由“六”组成的词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六”在汉民族的认知中有“吉祥、好”的隐含义,如象征吉日的“六合”; “六”也代表了“尊贵”,如天子的“六御”;“六”也有“满、全”之义,如泛指天下的“六合”、“六宇”。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因果轮回”的思想,这被当时深受封建剥削荼毒的广大民众所接受,佛教思想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的人生信仰之一。佛教语言中也有不少与“六”相关的词汇,例如“六大”指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识大,亦称“六界”, 此六者是构成众生世界的六种要素。“六根清净”指修行之人六根不染六尘。“六根”泛指人的各种感官。“六欲”指人的六种欲望,泛指一切阻碍修行的感情愿望。因此,“六”隐含的“满、全”之义更加凸显。而汉民族历来认为满数吉祥,故“六”成为汉民族心理认知中一个近乎完美的字眼。
  及至今日,汉民族对“六”的崇尚与追捧依然处处可见。婚嫁送礼经常是“六百六十六”,象征着顺利、吉祥。喝酒以及拜年时,我们常常说“六六大顺”,寄托了國人对顺利、安康的生活的美好愿望。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更加直观地展现了汉民族对“六”的喜爱之情。无论是手机号还是车牌号,以“66”结尾的号码总是早早地就被一抢而空。网络语“666”(该词是“牛牛牛”“溜溜溜”的谐音表示技术很棒,或者形容一个人很厉害)的风靡,更是几乎让“六”成为了时下最受欢迎的词语。
  三、含“六”成语的文化意义
  既然“六”在汉民族特殊的情感体验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征,那么浓缩了汉民族传统文化之精华的汉语成语是否也具有一些特殊的文化意义呢?这里,笔者查找了《汉语大辞典·成语词典大全》中含“六”的成语,从数量上看,褒义色彩的有5个,贬义色彩的有6个,中性色彩的有94个。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含“六”成语的文化意义。
  (一)含“六”的褒义成语
  汉民族向来崇尚完整、圆满,具有“满、全”隐含义的“六”自然成为了汉民族喜爱的对象。由“六”组成的褒义词也多具有“圆满、齐全”的特征。例如,“六畜兴旺”:“六畜”指牛、马、羊、猪、狗、鸡,泛指各种家畜、家禽繁衍兴旺。“六合时邕”:“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泛指天下,“六合时邕”指天下和睦。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音是其物质外壳。或许是对语言的崇拜,或许是对自然的敬畏,漢民族认为语言的音义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故汉民族喜欢谐音吉祥的词语,厌恶谐音不好的词语。例如,中国人避讳言“死”,因“四”与“死”谐音,故汉民族并不喜欢“四”。与之相反,“六”因为谐音“溜”或者“禄”而被视为“吉祥、福禄”的象征。汉语成语中“六合同春”又名“鹿鹤同春”,“鹿”即代表福禄,“鹤”即代表长寿、富贵。“六六大顺”和方言中“溜溜顺”谐音,故“六六大顺”成为日常祝福语的常见表达。
  (二)含“六”的贬义成语
  从汉民族历来对“六”的喜爱与追捧来看,“六”本身没有贬义意味,然而,由“六”构成的成语中,却也不乏具有贬义色彩的成语。例如,“六畜不安”指牲畜也不得安宁,形容骚扰的厉害。“六亲不认”形容不重天伦,不通人情,对亲属都不顾。“三灾六难”比喻小孩儿生来多病,也形容人经常遭遇不幸。这些成语含贬义主要是因为它们当中都有一个否定意义的词或者有一个含有“不好”意味的词语。
  此外,含“六”的贬义成语中还有极少部分是来自汉语典故的。例如,“三姑六婆”出自元代陶宗仪的《辍耕录》“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镜花缘》中也有提到:“吾闻贵地有三姑六婆,一经招引入门,妇女无知,往往为其所害,或哄骗钱财,或拐带衣物。”
  纵观汉语含“六”的成语,我们发现具有褒义色彩的成语多与词语“六”本身所隐含的“满、全”义或者“顺利、吉祥”义有关,而具有贬义色彩的成语,其贬义意味多与该成语中“六”之外的词语意义相关。
  尽管含“六”的成语多数为中性色彩,褒、贬色彩的成语数量相当,但从汉语词语的隐喻内涵可以看出“六”在汉民族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造就语言,语言反映文化,也彰显国人的心理感知以及美好愿望,分析汉语词背后的文化意义,既便于我们理清词语发展演变的轨迹,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注释:
  [1]李学勤:《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1267页。
  [2]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5年,309页。
  参考文献:
  [1]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2]何九盈.汉字文化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
  [3]汤景鑫,刘雪芹.试论数字成语的文化意义[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5):95-99.
  [4]黎治娥.数字“六”小议[J].汉字文化,2003,1:9-11.
  [5]邱凌.汉字中数字的文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
  [6]代颖颖.汉语数字吉祥语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2  结构主义语法从功能的角度出发划分词类,解决了传统语法划分词类时“一词多性”的困扰,“惩罚”一词既是名词也是动词,判断它是名词还是动词时,能不能用“不”来修饰成为判断的标准。但是,当我们去解释“不电脑”为什么不能说时,结构主义语法的说法是“桌子是名词”,这样便进入了逻辑中的循环论证。沈家煊先
期刊
该文针对现有Linux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设计出了基于内核级S-Linux安全增强系统的安全操作系统,并在此平台下进行了VPN系统及组密钥管理的应用研究,下面给出五个方面的主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东亚地区文化交流传播,汉语网络流行语中的外来词也日益增多,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库,为汉语词汇系统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文选取近年来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日源外来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结构类型、文化内涵和流行原因,旨在为外来词的规范及东亚文化的传播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日源外来词  作者简介:陈诗若(1996.8-),女,汉族,上海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在读学
课题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南岳名胜楹联文化在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中的实践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6CDY002。  摘 要:本文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维度,以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教社科〔2014〕3号)精神为指导,重点以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质中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
USB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支持USB协议的设备种类也越来越多。1998年USB1.1协议正式发布,可以支持1.5Mbps和12Mbps两种不同的速率。2000年USB2.0的出现将最高速度惊人的提高了40
作者简介:张一帆(1991-),女,汉,山西太原人,浙江师范大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1  纪录片《我的诗篇》聚焦了6位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工种的工人诗人的生存境遇与精神世界,将他们的爱与恨、生与死与诗歌集结。虽然过去已有许多关注农民工的纪录片,如《归途列车》、NHK激流中国——《富人与农民工》等,但是从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