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基础》课程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ge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基础》课程是将乐理和视唱两门单独的学科合二为一,它是音乐起步课程中的第一步。是一个详细讲述音乐理论的教学过程,是学习音乐任何课程的起始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图使学生掌握从事幼儿教育所必须具备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学生基本音乐素质、音乐技能、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在人才培养中起到理论支撑的基础作用。
  【关键词】音乐;基础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音乐基础》课程是音乐学科中的前导课程,为学习相关课程(如声乐、钢琴)和后续课程(如和声、钢琴即兴伴奏、音乐教学法、合唱指挥)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它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学好其他音乐课程、进行各种音乐实践体验的基础。
  视唱内容也是学习音乐课程的基础学科,它主要针对技能方面的训练。同时它更是音乐课程学习过程中所必需具备的基本技能,是各级音乐类专业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培养学生识谱、视唱和听觉、听辨能力的一门基础性学科。
  《音乐基础》课是学生入学第一学年所开设的音乐基础课,針对课程内容分析如下:
  首先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学生接受的程度和学习的状态来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上课之中,而不是填鸭式教学。另外,每节课应保证有一部分时间是用来复习的,复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以抢答的形式或做游戏的形式进行复习练习,当堂课所学的内容当堂消化,既能巩固新学知识,又能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效果。
  其次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音乐课程的教室和班级应都有多媒体设备,服务于课堂教学,一方面可以帮助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音乐的速度与力度一章,如果只是讲理论知识,学生必然不会产生多大的学习兴趣,但结合了多媒体,通过现实的乐曲来分析音乐的速度与力度所带来的音乐效果,这堂课上下来效果就截然不同了,不仅学生喜欢听,教师也能在短时间内教授更多的知识给学生,省去了写板书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再次,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乐理和视唱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乐理在音乐中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性以及在视唱中的应用。对于乐理知识的学习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听觉感受、肢体语言、课上练习等方式,改变枯燥的教学模式,另外加强指导音乐实践活动是乐理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
  音乐理论基础课程还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课程。“技术”与“实践”紧密相连。所以在学习中通过课堂练习、课下作业、小组创作表演以及闭卷考试等形式加强学生的熟练程度,以及开发学生创新能力。只有通过多次重复、多样的训练、多种磨练才能获得完美的技术实践能力的体现。此外,还要把学习音乐基础理论与学习其他音乐课程结合起来。
  《音乐基础》中的乐理课程虽然有很多理论性的知识,但单纯的只要求学习和掌握理论性知识会使学生形成理论与实践脱离的尴尬局面,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重视音乐理论知识在音乐实践活动和音乐文化分析、音乐知识学习时的实践性。一方面,音乐理论知识的把握和认识一定不要脱离音乐的实际作品单独存在,不允许把音乐理论课程作为理科知识内容教给学生,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应当重视与音乐实际作品分析紧密联系起来。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这样重复循环,才能让学生将音乐理论知识真正掌握起来,并且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对音乐作品认识的基本规律当中去。另一方面,音乐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最后阶段一定是要运用到音乐作品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到理论知识学习的意义,才能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发挥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更深刻理解音乐作品发挥好的音乐实践能力,才能让学生本身的音乐水平和音乐素质修养有一个跳跃式的提升。视唱部分的学习要求:学习简单的旋律片段,发展学生的音乐感知力;训练学生准确的读简易乐谱能力;引导学生的欣赏丰富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趣味。
  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与音乐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理论,丰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及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通过本学科教学,使学生掌握音乐语言要素和音乐表现手段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习视唱知识;视唱单音,音阶。(2)能力目标:通过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能够将音乐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演唱、演奏中,提高学生应用工具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水平;培养学生初步视唱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导学生细致体验音乐给人的艺术感受,以及培养学生细腻的音乐表现能力、培养他们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为以后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CBL与SBL联合教学模式在外科急腹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预防医学专业2009级的外科急腹症的教学中,将7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5名学生采用CBL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及多平面重组在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印名影像系本科生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和队CS实时的教学模式,评估其满意度和学习
决策树方法是数据挖掘技术中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该文采用决策树方法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以快速找到影响学生成绩的原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秦艳友,汉族,1963年出生,吉林省白山市人,中共党员,民革党员。1985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系,1986年到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进修。现任通化师范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中心
科学地构建高师院校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围绕高师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队伍及教育评价几大方面系统分析了实
戏曲元素钢琴作品是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重要和独特的一类,借助钢琴这样一个社会普及度最高的乐器,将我国戏曲音乐的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并展现在世界的舞台。在教学中,如何借助
目的:探讨“虚拟医院”教学系统对高职护生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整群随机抽样选取16级4个班护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后者加入“虚拟医院”教学
谈文是从历史的角度,研究通化医药产业集群的形成演变轨迹.从资源和经济转轨两个方面探讨产业集群形成演变特点.其主要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通化医药产业集群的初始阶段,为1958
目的:探讨医患沟通教学应用于维、汉医学生儿科临床实习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在某医院儿科临床实习的维、汉医学生44名,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融入医患沟通教学
采用大样本随机挖取单个株系样的调查和测定方法,分析了吉林省和龙市头道镇家植北五味子主蔓、横走茎及其芽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北五味子主蔓数量与横走茎数量之间;主蔓芽与横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