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学习的企业实践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s129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工原理》是化工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受到硬件条件的限制,大多没有与真实生产过程完全相同的生产装置。通过企业实践,能够使学生对化工原理的基本程序、基本操作、规范要求、安全知识等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关键词】企业实践 化工原理 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205-02
  化学工业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化学工艺专业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一个专业。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过程中,有关化学工艺的学习主要是指《化工原理》课程的学习。这是一门技术性、工程性及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是从事化工及相关行业的劳动者和化工生产及技术的管理者必修的一门课程,更是培养学生工程技术观点与化工实践技能的重要课程。
  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必须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作为专业教师,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时时跟踪社会发展需求,及时对现行教学进行必要改革,才能避免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脚步。
  本人以《化工原理》任课教师的身份带领学生到邹平化工企业《双桥化工有限公司》进行实践锻炼。
  一、企业实践的目的及目标
  通过实践调研,使学生明确《化工原理》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性,在石油化工、染料、农药、食品、热电、轻工等工业过程中的重要应用。
  学生企业实践的过程中,锻炼的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如下:
  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工艺要求进行操作,能在操作过程中熟练调控仪表参数,保证生产维持在工艺条件下正常进行;
  (2)熟悉各种化工单元操作仪器,正确执行安全技术规范,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3)能够分析及判断单元操作过程中常见故障发生的原因,并及时修正完成故障处理;
  (4)培养学生组织管理协调的能力,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1)守时、踏实、耐心;
  (2)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
  (3)规范意识、合作意识、沟通意识;
  (4)培养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习惯;
  (5)培养良好的管理能力(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费用管理等)
  二、《化工原理》课程实践的设计
  经过充分的调研,明确《化工原理》课程的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充分分析各个单元过程的技术特征,结合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对《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进行如下的设计:
  1、提炼课程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化工生产设备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
  (2)掌握各个单元操作的基本规律,熟悉有关典型设备的构造、性能和基本计算,并能用以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中的一般问题。
  (3)利用所学知识,对现行生产过程及设备进行可行性改进,以提高其效率,从而使生产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2、总体设计思路:
  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学习模式,以项目带动、任务驱动作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借助师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项目实践的方式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通过教师指导和同学讨论、查找资料、动手操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技能。
  课程以真实的企业生产基本过程为基础,实用性及可操作性较强。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学习与内容安排
  1、构建课程项目内容
  项目的选择一定要切合实际,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强。
  项目一:流量計流量系数的测定;
  项目二:精馏塔塔顶馏出液浓度的测定。
  2、课程实践环境的构建
  (1)实践环境构建
  对于项目一,我们通过企业对管路的输送流量要求,让学生完成输送任务。学生通过流量计流量的测量,熟悉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离心泵的开关机操作及异常情况的处理。学生通过工程项目进行讨论,通过知识迁移,协作讨论,查找资料,确定项目实施的基本方案。确定项目实施细则后,分工完成管路连接,压力表的安装,离心泵安装高度的确定,故障的排除等。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现场指导、检查、答疑,整个操作过程由学生独立完成。
  项目二中,由于要将液体混合物送入精馏塔,这个过程需要操作离心泵(项目一),能够加深学生对流体输送的认识。同时,混合物的加热还会用到换热器,学生通过调节和控制换热器热流体的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使进入精馏塔的物料温度达到工艺要求,检查换热器的运行情况,发现并解决异常现象和事故。最后,学生通过调节、控制精馏塔的温度、压力、回流比等工艺参数,保证精馏过程正常进行,发现并处理精馏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并处理。对塔顶馏出产品进行取样分析,测定浓度,完成项目任务。
  四、结论
  1、企业实践是学生掌握《化工原理》课程的最有效途径。
  企业实践的特点是真实感强烈,能够促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企业实践是教师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企业实践中,教师可以把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带到企业实践当中,向企业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请教探讨,一同解决。根据问题的类型加以分类总结,进一步进行技术推广。这样,教师在教书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利峰,化工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
  [2] 冷士良, 化工单元过程与操作,化学工业出版社
  [3] 侯丽新, 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化学工业出版社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校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辅导员工作内容的不断发生变化,各高校希望通过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辅导员队伍的质量。绩效考核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加强趣味练习,激发计算兴趣,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持之以恒,不懈地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重视计算练习的设计,有针对性的培养计算能力,把口算、估算和笔算三种计算方式紧密结合,只要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才会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数学教学 计算能力 培养与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目前,创意产业已从最初的理论概念渐而转换成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现实。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相继推出相关法规及政策,以求通过创意产业的发展来促进未来经济的爆炸式增长,并同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92-02  实习教学是职业学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实习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根据笔者多年的探索,认为实习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谱好课前准备、入门指导、示范操作、巡回指导、结束指导这“五步曲”,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一、课前准备  课前
伴有泪沟畸形的下睑袋对患者的面容美观及心理健康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下睑整形治疗于上世纪兴起,伴随泪沟畸形的下睑袋整形手术治疗理念和方式均不断发展,除了手术治疗外,其
【摘要】任何知识均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 。数学教学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将人类认识的过程简单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亲自感悟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意识 能力 活力 时间 空间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94-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
摘 要: 本文作者从《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出发,围绕提高教学質量这个中心问题,对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并结合自身实践谈了一些课堂教学体会。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材料专业首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全面进入专业领域、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过渡课程。它具有概念多、学科知识面宽、应用基础理论广的特点,既包括基本原理,又涉及工程实践应用,
随着“电子油墨”的诞生,科学家们预计要到201 5年才能广泛应用的电子报纸技术也许将提前进入人们的生活。从口袋里掏出一份折叠的电子报纸、浏览网上内容,将成为人们日常生
【摘要】语文的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构建这样的学习氛围呢?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堂气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202-02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