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区2017年8月8—11日强降水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来源 :农业灾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tout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数值预报、地面形势分析、FY-2C卫星云图和物理量场等资料,诊断分析了2017年8月8—11日西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出现的强降水天气过程.结果表明:2017年8月8—11日西藏高原地区强降水天气过程中,欧亚中高纬呈“三槽一脊”型,高原中东部低涡切变线是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2017年8月8—11日强降水过程气旋性涡度可达-2.0×10-5/s,物理量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有利于上升运动,200 hpa附近正散度为1.0×10-5/s,高层的抽吸效应和上升运动对此次天气过程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受到西太副热带高压外围偏西南气流的影响,向高原不断输送水汽;地形的抬升作用有利于水汽凝结,强对流云系的云顶亮温达247℃.
其他文献
根据沧州市梨树种植区域内近年来3月15日—4月15日国家站、区域站最低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最低气温订正模型,并通过历史回带进行可行性检验.
运用数值模拟与观测资料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秦皇岛市2021年1月20—22日污染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气象条件、输送路径和气象贡献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污染天气过程属于静稳累积型污染,500 hPa为暖脊控制、持续的西南风,高温高湿、较高的静稳指数等有利于污染物的累积与持续;输送路径主要为西北路径,PM2.5浓度同期相比均不降反升,各县区较2020年同期相比气象条件均不利,其中卢龙县最为不利,贡献率达141.3%,青龙县最低为66.6%;此次过程全市各县区减排贡献率均为正值,可能与区域性的污染输送存在一
森林是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森林健康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为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准确了解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及时预防森林病虫害,在发生病虫害后也能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尽量减少病虫害产生的影响.基于此,主要论述了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林业育苗工作中已经摒弃了传统的机械除草技术,改用化学除草技术,不仅省时、省力、大量降低了林业育苗中的人工成本,还能结合林木的生产规律,获得更好的除草效果.主要阐述了黑龙江地区林业育苗的环境、化学除草的概念以及技术要点,分析了化学除草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作用,提出一些关于林业育苗中化学除草技术的实施建议,供有关人士参考.
干旱是全世界都关心的重大气候问题,制约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同时,还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是引发生态环境恶化的最直接因素.结合杭锦旗气候特点,重点分析了高温干旱对杭锦旗农业的危害,并提出了防御策略,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借鉴.
甘薯茎线虫病是由腐烂茎线虫引起的一种检疫性、毁灭性病害.结合豫东地区生产实际,分析甘薯茎线虫病的主要特点和发生态势,提出甘薯茎线虫病的科学防控的对策.
利用新站与4个参考站的气温要素,比较分析两站之间的差值.结果表明:搬迁前后海拔高度发生变化,年平均差值符合气温直减率规律,可作为长序列观测记录的订正参考;新站气温差异受器差影响极小,但受地形、地貌和下垫面观测环境等因子及天气状况的影响最直接;新站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比参考站低-1.0℃~-2.0℃的日数最多,最高气温偏低日数最多达328 d,接近全年的90%.
清朝广西发生的农业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灾、旱灾和蝗灾.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造成粮食减产,并引发了疫病横行、流民增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针对频发的农业自然灾害,清政府采取了多种手段进行防治,包括修建水利工程、调整粮食种植结构、蠲免钱粮等.
绿肥在烤烟生长及种植流程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主要介绍绿肥及烤烟生长基础,总结绿肥在烤烟生长中的应用策略.
为探究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辽河三角洲芦苇湿地晴天太阳辐射变化规律,采用盘锦国家气候观象台2019年度太阳辐射监测数据,结合大洼国家基本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筛选出所需湿地晴天太阳辐射数据,分析总结出湿地晴天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紫外辐射等辐射强度月变化和日变化规律,为合理利用湿地太阳能资源、工农业生产及旅游业服务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