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提取条件的优化研究

来源 :食品工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shilei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磷酸盐缓冲液提取小麦苗中抗氧化组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磷酸缓冲液pH、抽提时间、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四个提取工艺参数进行单因素实验,并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RSA)对上述因素的最佳水平范围进行优化,以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磷酸缓冲液pH8.0、抽提时间1h、热处理温度70℃、热处理时间15min的最优工艺条件下酶的活性较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可达587.60U/mL,此技术为小麦苗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方向。
其他文献
<正>现实很残酷,对于那些对"真相"免疫以及不愿意把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和社会价值诉求放在运营核心的公司来说,内容营销只不过是"初雪吃炸鸡喝啤酒"的无聊噱头。Netflix的热播
在分析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完备性等原则,构建了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个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
<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R=U/I,测量电路的设计是围绕测量电阻R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电阻R的电流I来间接测量其电阻R值。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自然地想到用电压表V来直接测电压,用
禾谷镰刀菌在PS液体培养基中可以产生对小麦具有毒性作用的毒素。不同菌株的产毒能力有明显的差异,经测试的11个菌株中以29号菌株产毒能力最强。禾谷镰刀菌产毒的最适温度为2
我完全没有想到,以陈彦对戏剧文学沉浸之深,会写出如《装台》这样文学品质纯正、生活视野开阔、内容扎实丰富、具有极强的思想和心灵穿透力,而且能让读者产生痛感的长篇小说。$$
报纸
《沪江(大学)年刊》是民国时期沪江大学的一份重要刊物,英文名The Shanghai。它创办于1915年,1951年停刊,初为英文版,至1923年发行第8卷时改为中英文并刻出版。该刊由四年级
报纸
以临海市大田港流域为例,统筹水量水质综合效益,根据流域地形、各子流域特性、土地利用类型及人口分布等关键因素,利用Arc GIS分析计算流域暴雨水及水质管理关键点,再通过径
<正>彼岸的风徐徐吹拂,谈及社会企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英国。不过,如果在2015年的中国谈论社会企业,人们不会再感到陌生。作为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社会投资平台"的战略合作
文章从我国居民保险消费观念和保险消费支出的增长趋势两个角度出发,讨论了当前我国保险市场消费端的发展状况。从保险市场的供给端出发,利用代表性保险公司的各项指标以及我
本文回顾了抗体酶的研究历史,讨论了诱导法、基因工程法、拷贝法和化学修饰法等制备抗体酶的方法,并重点论述了生物筛选法和纯化学筛选法等抗体酶的筛选方法。对抗体酶研究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