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城夜雨

来源 :飞魔幻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flyn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楔子
  晚上有人在唱歌,咿咿呀呀的调子低沉空灵,悠悠荡荡地响在桓城,飘飘浮浮的孤魂仿佛故人归来,找不到归宿。仔细听的时候,你能从那幽怨不清的调子中听清唱词。
  一针一线,描一朵花开并蒂莲,绘一幅白头偕老图;谁家可怜的姑娘呀,骨埋深山浅滩上,肉在河底鱼腹中;谁家可怜的姑娘啊,用枯枝做骨,用腐泥为肉,从浅滩中来,从深山里爬,从兽腹中钻,从残骸中过,过到火树银花不夜天,来到巍巍深宅大院前,红灯笼挂,喜歌儿唱,拍拍长门,贺郎新婚……
  一
  五月的天,缠绵的雨淅淅沥沥的不肯下干净,长珈临窗坐着,去绣自己的嫁衣。
  她和苏城的婚事定在今年九月初九,嫁衣早已经绣好了,火红的锦缎,绣的是花开并蒂莲的纹路,金丝线的莲的枝蔓从衣领顺到衣角。这还是老人家的说法,枝叶繁茂,象征着多子多孙,所以她当时绣的时候,特地存了小心思。
  屋里的烛火寥寥,她临窗坐着,窗外雨声潺潺,倒不大,但是雨声打在临窗的一株芭蕉上,嘈得人睡不着。或许也是因为临近婚期,她望着桌子上那簇跳跃的烛火,红色的火苗中依稀有惨叫声,或许是幻听,因为她最近一直心神不宁。
  第二天她醒过来的时候,苏城却来了,他没有打伞,赭色的衣袍沾上水汽,颜色比较深。他是来跟她告辞的,梅雨时节,南方水患,他领了差事要去南方巡视,估计要耽误个把月,所以临出城前来看看她。
  长珈打开帘子走出去的时候脸就红了,刚刚还在说话的众人都不说话了,瞧着她笑,苏城也含笑望过来。他的眉眼俊秀温和,透着一股儒雅的书生气,即使未笑也带了三分柔和,他也不说话,就一双漆黑的眸子带着笑定定地望着她。
  还是外祖母心疼她,招招手唤她:“珈儿,到外祖母这里来。”
  长珈走过去,听着他们说些不相干的话。到最后时辰已经不早了,苏城站起来告辞,她站在一边送他。他们有婚约,人多处也要避嫌,倒不太好说一些体己话。最后,满屋子的人安静下来,她不放心,低声慢语地说:“南方潮热,注意防湿和蚊虫。”
  “好。”苏城柔声应她,“我会早点回来。”
  长珈忍不住抬头横他一眼,但是眼尾处又有流转的娇羞和欣喜,又愁又忧又喜地看他带着人出了前堂的门,直到赭色的衣角在侍卫的簇拥下消失在茫茫雨雾中。
  苏城离开桓城之后,长珈的心情就很低落。外祖母大概是看她心情不太好,拉着她的手说:“珈儿,陪我走走。”
  下着雨,也只能在抄手游廊上逛一逛,走着走着就进了外祖母的院落。屏退了众人,长珈看着外祖母拉着她的手进了内间,从紫檀的妆奁中打开一个盒子,递到她的手中。外祖母本就慈眉善目,此刻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含笑望着长珈,和她说:“打开看看。”
  长珈狐疑地打开,妆奁里面厚厚的一沓银票,拿起来一看,顾家所有的田契和庄票都在里面,长珈猛地抬头看向外祖母。
  自从两年前她的嫡亲孙女桑茄出事后,原先精神抖擞的老祖宗这两年身体越发老态龙钟。长珈鼻头一酸,忍住泪,外祖母含笑望着她:“再过几个月你也要嫁人了,你爹娘去世早,我膝下只有你这个孙女,我是不行了,顾家的产业迟早要交给你。苏城是个好孩子,把你,把顾家这百年的基业交给他,祖母放心。”
  长珈抱紧妆奁,眼泪滑下来,唇边却笑着:“祖母长命千岁,我要一直陪在祖母身边。”
  外祖母望着她,笑笑没说话。
  晚上在外祖母那里吃完饭,又陪着她说了一会儿话,长珈看着外祖母有些困意了才告辞离开。
  今晚的雨比昨天下得要大,长珈没让人陪,自己提着灯笼走在游廊上。雨丝飘进来,灯笼摇摇晃晃的,火光也明明灭灭,长珈听到走廊旁的假山中的哭声还有小声的劝阻声。
  “……呸,狸猫换太子的贱蹄子,下贱的破落户,也敢担了小姐的名,老天真不长眼啊……”
  “你别哭了,快别说了,让人听见不好。”
  “我心不甘啊,小姐那样好的人,看看现在,她才死三年,因着老夫人的身子,连祭拜都不敢,就怕让老夫人瞧出端倪来。”顿了顿,又恨恨地说,“老夫人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不就遂了那个小蹄子的意!”
  “桑嘉小姐……”勸说的人叹口气,语气不忍,“还好人死如灯灭,小姐她看不见,不然还不知道她多伤心……”
  长珈顿在原地,这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冷不丁听见人提起,还生出一股恍惚感。风雨如晦,她想了想,不想惊扰假山中的两个人,将手里的灯笼吹熄。五月的天,她冷得发抖,不过在黑暗中,她想,那两个侍女倒是有句话说得不错。
  还好人死如灯灭。
  二
  顾家在桓城也是有名的商贾世家,百年基业积累下来的产业,财富惊人,只可惜子嗣单薄。到了第五代,除了一位老祖宗,就只剩一个顾桑嘉。
  初夏的风雨潇潇,带着沁骨的凉意,不过回房的这条路,长珈已经走过无数遍了,即使吹熄了灯笼,闭着眼睛顺着黑暗,她也能找到路。黑暗混着风雨一层一层地向她席卷,静谧地包裹着她,勒得人喘不过气来,隐藏的伤口在黑暗中也被硬生生撕扯开,血淋淋地展现出三年前的一桩旧事来。
  顾家只有一位嫡亲的孙女,叫顾桑嘉。苏城原本应该娶的,是这位顾小姐。
  三年前也是这样的梅雨天,不过那个时候大雨滂沱,洪涝从南方扩大蔓延的范围,除了收成不好,万物凋敝,当然也包括江南的养蚕商户。那年的绸缎一尺得上千金,上好的绸丝更是微乎其微,顾桑嘉亲自带顾府的家丁去江南收购上好的红绸,来绣自己的嫁衣,却在回来的路上遇见事故,命丧荒山。长珈是她从江南带回的绣娘,那天夜里,顾桑嘉救了她一条命。
  长珈辗转从荒山中跋涉找到顾府时,就已经下定决心,要用这一生,来偿还顾桑嘉的救命之恩。只可惜当时老太太听见顾桑嘉出事就晕了过去,醒来犯了癔症,拉着长珈的手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孙女。众人当时只想顺着顾老太太的意,暂时哄一哄她,没想到到如今,老太太也还是没清醒过来。   长珈在黑暗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往闺房里去,这样的冷嘲热讽,其实听多了也就习惯了。
  顾桑嘉在三年前的那个夜晚救了她一命,她回来本想报顾桑嘉救命之恩,谁想事事来不及预料,走到如今鸠占鹊巢的地步也非她所愿。所有的非语她只有忍,这是她该偿还的债。
  等到苏城从南方回来,已经是七月初了,缠绵的雨势终于停了,长珈的嫁衣绣鞋也全部都做好了,顾家的家丁开始忙里忙外,张罗着婚事。
  苏城从南方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上门去见长珈。婚事将近,他将从南方带回的小玩意儿送给她,玲珑小巧的几个妆奁,打开全是女儿家喜欢的精致小巧的礼物,有鸳鸯宅的胭脂,有长善斋的糕点,有长秀坊的皮偶……
  长珈忍不住满心的喜悦和柔情,从妆奁中拿出一只小皮偶人,放在手里反复颠着,垂着眸又忍不住抬头看他。他去江南是办差,回来清减了不少,穿着赭色的袍子,显得空荡荡的,侧对着长珈正凝神看檐角的滴雨,眉眼倒是一如既往的温和斯文,却隐隐有萧瑟之意。
  两个人默默无言,过了一会儿,苏城就告辞离开了。
  长珈抱着苏城送她的礼物,回到房间后坐到窗前,指骨捏得发白,猛地将手里一直握着的那只皮偶扔向桌面。沉闷的一声响,皮偶的一只腿断裂开,但是嘴角往上,还在无知无觉地笑着。长珈看见皮偶腿断了又觉得心疼,怔怔地坐了片刻,眼泪就掉了下来。
  她知道,她就知道。苏城还想着顾桑嘉。
  长珈闭上眼,想起顾桑嘉。她第一次看见顾桑嘉,是在南方的桑城。洪涝将桑城淹成了水城,洪水未下去的时候,长珈就坐在房顶上,呆呆地望着将她熟知的一切全部吞没的洪水。水淹过房顶没到她的小腿,整个世界都是灰蒙蒙的湿气,安静的死气,连哭都是空洞无声的。
  远远的却划来一艘小船,大概七八人,六位家丁,一位侍女,顾桑嘉站在船头,身后有人给她撑着伞。当时万物静籁,她穿着青色的襦裙,眉眼是鲜活的颜色。船驶过来,她的眼神不忍,透着怜悯,问稀稀落落攀爬在树上或者房顶幸存的人:“请问桑城王家怎么走?”
  人人灰败的脸上都是冷漠,没人回应她。她环顾了一下四周,叹了一口气,然后吩咐下人从船舱里掏出一袋袋的干粮,抛给毫无生机漂浮在洪水上的人。
  长珈看着船漂过她身边的时候,顾桑嘉亲手给她一袋干娘,目光悲怜,眉眼低垂。长珈仰起头望着她,顾桑嘉长得很好看,眉眼柔和下来像是画本里的神仙。长珈从她手里接过粮食的时候,她还对她笑了笑,然后柔声安慰:“不要怕,京城的救援这两天就到了。”
  长珈望着顾桑嘉,抿了抿唇,怯怯地说:“我知道王家怎么走,我原先是王家的绣娘。”
  顾桑嘉愣了愣,眼神有些意外,但很快笑起来,温柔地朝她伸出手,将她拉上船,说:“劳烦姑娘带路。”
  顾桑嘉如愿找到王家,王家绣阁建在清文山,上好的绸缎都放在绣阁中,想来没被这洪水给毁掉。顾桑嘉下了定金,约定洪水退了之后便来取,之后便启程回桓城。临走时,她将长珈带上了。
  谁承想他们从南北上,用馬车换船上地面的时候,会在山里遇见一群土匪。那群人,除了踉踉跄跄死里逃生的长珈,一个人也没有回来。
  三
  长珈现在再想起来,只记得凄厉的惨叫和林中星点的火光,后来再有意识,是她披头散发、浑身是伤地沦落在桓城的街头。顾家是世门大家,长珈找到顾府并没有费太多的力气,她赤着脚,手心里死死握着顾桑嘉的一支钗子,拍响了顾府的大门。
  有人来开门,那人一脸嫌弃和疑惑地望着她,她的眼泪顺着眼角不停地流,她举起手里的钗子,说:“顾桑嘉,顾家小姐,她出事了。”
  整个顾府大乱,那时候顾老太太在外面谈生意,整个顾府都没有主心骨。
  长珈第一次看见苏城,是在她到顾家的隔天。天降大雨,没有人顾得上管她,她不敢动也不敢乱走,坐在一处门槛上靠着门。她的衣服被山林里的枝杈都划破了,也没有鞋,脚上的血都干涸凝固了,又流出新的血来。廊下的风雨飘到她身上,带着深入骨髓的冷。
  而后是哒哒的马蹄声,满府乱窜的家丁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簇拥着他走进来。苏城走得很快,应该是接到顾府的消息就来了。雨下得那样大,他也没有撑伞,浑身淋得湿透,手背在身后,一边疾走一边偏头问:“人呢?”
  身后的人朝她一指,他就抬头望过来。很奇怪,他当时浑身湿透,偏偏眉眼如墨,温润如玉地立在那里,让人想到上香的寺庙,威严庄肃的佛像,檀烟寥寥,世间在此刻无声。
  长珈手足无措地站起来,苏城蹙眉望着她片刻,然后偏头望向身后的家丁:“顾老夫人不在,你们就连礼数都忘记了吗?”
  然后有人领着她去洗漱换衣,拐弯的时候长珈回头去看,他身上还滴着雨水,应该很着急,可这个时候他还注意着她的狼狈,要将她安顿好。长珈那时候就想:他真是好人。
  后来她整理好了去见苏城,有人给她端来一杯茶,她接过来,久违的热度传来。苏城坐在她对面,眉深处是微不可查的忧思,耐心地问她:“发生了什么事,还记得吗?”
  长珈浑身不可抑制地抖起来,眼神放空,牙齿都轻轻打战,努力回忆道:“我们从水路转陆路,因为桑城没有住店,就赶路,到了岸上清文山的时候已经是暗夜了。”
  当时还在下着雨,雨水噼里啪啦地砸在泥土上,山中的一条路根本走不通,顾桑嘉掀开车帘看看漆黑的山林,长叹一口气,说:“再走下去,路滑夜深,恐怕会出事,我们先在这里停一晚,等雨势小一点天微亮的时候再赶路吧。”
  那几个家丁都是能手,当即下了马车,在旁边用带来的帷幕搭起一个帐篷,守在马车旁。后半夜长珈突然醒过来,她掀开车帘一看,雨林中依依稀稀有几簇火光。她本来还以为是哪里失火了,后来想想不对,这几月的大雨,林中到处都是湿的,怎么会失火?
  她想来想去觉得不对,推醒了顾桑嘉和那个侍女。三个人面面相觑,只见那火光一闪一闪,从四面围合绕过来。长珈一想就觉得不对了,三个人悄悄在夜色中下了马车,借着夜色的掩护叫醒那几个家丁。   思来想去,几个人一起逃目标太大,被吸引过来了一个都逃不了。那个境地下,其实没有太多的思考时间,顾桑嘉身后的那个侍女说:“我留在马车里,看看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也好分散注意。”
  长珈想代替侍女留下来,那个侍女却说:“你是本地人,万一……万一有什么事,你带着小姐,还知道从哪里可以逃……”
  顾桑嘉握紧那个侍女的手,知道这不是婆婆妈妈的时候,便含泪带着长珈和一个侍卫顺着旁边的水道暗暗潜过去。他们都藏在水道中绕过去的时候,岸上山林中却火光大炙,隐隐的打斗声传来,还有凄厉的惨叫,这种争执声没有持续多久,很快便又沉寂下来了。
  三个人在黑暗中对视一眼,都能看见对方眼中的泪意。
  “后来……”长珈两眼无神,极力思考着,浑身都抖起来,瑟瑟发抖的整个人缩起来,惊惧茫然,“那些人又追了上来,家丁被杀,顾小姐说两个人目标太大,就、就和我分开了,临走前,她将头上的簪子给我,让我防身……”她抬起漾着泪意的脸,泪珠一串一串地滑下来,“我就来到京城找到顾家,可……她还没回来……”
  长珈在朦胧的泪意中抬头朝苏城望过去,他偏头听着她的话,凝神沉思,看起来冷静又镇定,只是脸色苍白。听完长珈的话,他还略微笑了笑,说:“你从清文山赶到桓城,赶来花了多少天?”
  “七……八天,已经八天了……”
  苏城又陷入沉思,过了很久,他朝她客气地道谢:“八天已经很赶了,辛苦你了。”
  等他端起手边的茶盏时,杯盖和杯身发出清脆的瓷器相撞声,苏城愣了一下,然后抬头朝望着他的长珈,将发抖的手掩进衣袖里,微微一笑。
  长珈想,大概那个时候苏城还是有一丝侥幸的,她完好地回来了,或许顾桑嘉也逃出来了。
  可惜造化弄人,抬起手翻云覆雨,给了他致命的一击。
  苏城回自己的府邸收拾了一下,带上一队家兵,在当晚带上长珈赶往出事的清文山。大雨越发滂沱,他们到清文山的时候,浑身已经没一处是干的。那时候具体的情景长珈已经记不住了,只记得脚一步深一步浅陷在山泥中的感觉,大雨冲得人眼睛都睁不开,雨水从头淋到脚,身子重得抬不起来。
  整个卫队的人在山上搜了一整天,远远地听见有人大呼了一声,苏城在雨幕中疾驰过去。
  绕着山脚的那条河脉,雨水噼里啪啦地砸在水面上,泛起巨大的水花,长珈僵硬地站在原地,嗓子发不出声来。过了很久很久之后,她浑身僵硬无知无觉地转过身,僵硬地背过去往前面去。
  也许是因为疲倦,也许是因为雨幕太大,苏城没有发现她的异常。长珈那个时候感觉自己可能是发烧了,嗓子像是堵着什么,张口说:“那边我找过了,没有。”她顿了顿,问,“刚刚那边发生什么事了?”
  苏城的眼神是深深的倦怠,隐隐有急色:“掩在泥土下的尸体,是桑嘉身边的侍女和那些家丁。”
  没有人敢说话。后来……长珈将那皮偶的半条腿同那个皮偶一起放进妆奁中,合上了妆奁,她不想再去回想往事了。后來就是漫天漫地的搜索,既然清文山上没有找到,苏城开始在周边的城镇找。
  七天后,找到了在水里泡得发白的顾桑嘉。她浑身肿胀,长珈当时不在,后来听人说,她身上的肉被河底的鱼吃得东零西落。苏城找到顾桑嘉的尸体后,抱着她坐在船头上,一坐就是一天一夜,直到他体力不支晕过去。
  四
  长珈一直在担心,她一直不知道苏城为什么会答应娶她。
  顾老太太人老经受不住刺激,看着苏城运着棺柩回来当即就晕倒了。也就是那时候,长珈才明白,一个人,会伤心到那样的地步。
  苏城整个人都像是被掏空一样,极快地瘦下来。顾老太太晕倒卧病在床,顾桑嘉的丧事,是他一手操办的。他抱着酒坛在顾桑嘉的灵堂上大口大口地喝酒,身上的风度镇定已经没有了,醉醺醺地抱着酒坛倚在灵堂和长珈说着他与顾桑嘉的往事。
  他们青梅竹马,天作之合,他爱她,想此生的明月光,不可替代。他从十五岁那年就在期待,什么时候能将她娶回家呢,什么时候能够将她娶回家呢?等啊等,等到了她及笄,等到她到了碧玉年华,就高抬大马,三请九聘,将她抬回家。
  长珈默默听着,看着那如墨般的俊美男子抱着酒坛哽咽着,泪顺着眼角流下来,他一定伤心绝望到顶点。他和长珈说:“……都是我不好,我不该逗她……”
  “我不该笑她。她不会刺绣,不会便不会了,我为什么笑她,还让她自己去绣嫁衣?”
  “如果不是我,她不会去桑城,不会出事……”
  他一口血呕出来,血迹星星点点地洒在前襟。长珈轻轻叫他一声,他沉睡过去无知无觉,她不知怎么,鬼使神差地,抬手去擦他嘴角的血迹,擦完之后却怔怔地,手隔着虚空顺着他的额角抚到他的下颚。
  平地里突然狂风暴起,风卷着雨丝席卷进屋内,一声惊雷砸在耳边,灵堂中的招魂幡疯狂地扭转翻滚。长珈偏头,顾桑嘉的棺柩静静地停放在正中央,紫红的棺材寂静无声。长珈看了半晌,却轻笑了一声,将手直直地贴在了苏城的眉眼间。
  后来的故事,就中止在老太太醒过来的那一瞬间。顾老太太从疾病中挣扎着醒过来,满屋子的人都不敢说话,老太太视线流转,望见躲在人群后的长珈,笑起来:“嘉儿,怎么离我那么远?别担心,祖母病好了。”
  长珈愣愣的,苏城从老太太的榻边猛地回头望向她,目光复杂,最后归于平静,也唤她:“是啊,快过来。”
  这就是一开始,为了哄神智不清的老太太,她从桑城无依无靠的孤女一跃成为顾家大小姐的始末。长珈后来想,苏城答应娶她,很大的一部分的原因可能是来自于老太太——在她在顾家待的第一年开始,顾老太太就一直问苏城,什么时候来娶她的“孙女”。
  老太太每一次问的时候,长珈都装作无所知地侍奉在老太太的身边,偷偷看苏城的反应。他经常都是眉头微皱,但大概又是怕老太太瞧出端倪来,所以很快舒展,笑意不及眼底,只是敷衍说:“近日比较忙。”   长珈心底叹口气,不是不惆怅。去年顾桑嘉的忌日,因着老太太,所以忌典是不可能在顾家操办的,苏城府邸的祠堂中,摆着顾桑嘉的灵牌,用的是苏城妻子的位份。
  长珈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去祭拜一下顾桑嘉。如果不是她,长珈应该会死在那场淹没桑城的洪涝中。在顾家的锦衣玉食中,她日日都会想起顾桑嘉,没有她,她大概已经是江底的一捧白骨了。可是去年她去苏府祭拜顾桑嘉的时候,苏城却不在。
  直到暮色袭来,夜色笼罩,长珈才在前厅里等到匆匆归来的苏城。明明是初夏,他身上却带着凉意,身后几个人簇拥着他。他一抬头,就看见了等在前厅的长珈。
  长珈觉得那一刻他的眼神很奇怪,凌厉,凛然带着剑出鞘般的寒芒,仿佛看的不是她,而是什么恶心到极致的垃圾。她悚然一惊,面上的惶恐毫无遮拦。
  下一瞬苏城就叹了一口气,脸上的神色收斂,用手揉揉额角,再抬起头来时,眼神温和,又是她熟悉的那个温润如玉的公子。他看着长珈,说:“吓到你了?”
  长珈摇摇头。
  后来就是祭拜顾桑嘉,长珈上完香的时候转身看见苏城在望着自己。祠堂的烛火很暗,他背着光,脸被笼在暗处的阴影中。长珈觉得他那天有些奇怪,或许是因为是顾桑嘉忌辰的原因,她有些忐忑,不安地问:“怎么……怎么了?”
  连带着暗处的苏城的声音都有些模糊不清,长珈只能看到他沉默地望向顾桑嘉的灵牌,话却是对她说的:“你倒是有心。”
  长珈愣愣的:“顾……顾小姐救过我的命,我……应该的。”
  “嗯,”苏城重复她的话,语气淡淡的,“她救过你的命。”
  苏城每次在顾桑嘉忌日的时候都会喝醉,那年也不例外。平时长珈祭拜完顾桑嘉都会离开,那天却没有。等到最后的最后,苏城在酒气下晕染的越发沉默时,长珈看着眼前这个男人,终于忍不住哭泣出声,将手放到他的手背上,劝慰道:“苏……苏大人,你、你不要这样,桑嘉小姐泉下有知,不知道会多难受啊——”
  苏城没有抽回手,长珈能感受他身体的僵直,她的眼泪一滴一滴地打在她的手背上,真情实意地说:“逝者难安……”她顿了顿,苍白的脸上却有红晕,“老太太都能将我当做顾桑嘉,你……”她哀哀地说,“为什么你不能?”
  天上的浓云散开,雨后的新月高高挂在天边,人间四五月,正是一派生意盎然的好景色。苏城酒喝得有点多,神智清醒,但是眼眶却渐渐红起来。
  长珈记不得过了多久,只记得那天最后的印象,是苏城望着她,眼睛通红地笑出来。
  长珈合上妆奁,想,到底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如今苏城已经答应娶她,至于他心里的那个人,也就算了,反正陪在他身边的那个人,是自己就好了。
  这是她最后一次回忆往事了。
  八月中旬的时候,苏城派苏府的家丁护送长珈回自己的祖籍之地旬州上香。这是苏家的规矩,进门的媳妇在成亲前,得到祖坟去见见苏家的老祖宗,上香认人过门。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顾桑嘉出事带来的阴影,这次长珈去旬州,苏城派了很多人保护她,她临走前还依依不舍,拉着苏城的袖摆说:“我去了。”
  苏城低眸含笑不语地望着她,目光温润。
  长珈低着头,有点不好意思:“等我……等我回来,就是你的妻子了。”
  苏城却没接话,望着她身后的马车,说:“早去早回……”长珈就放了手转身走进马车里。
  马车遥遥晃晃走了很远的时候,长珈撩开帘子,往后面看,苏城还站在府门口望着她。她笑笑,放下车帘。
  出了桓城往旬州赶的时候,山路比较颠,摇摇晃晃的让她昏昏沉沉的。惊醒的时候,她发现车子停下来了,四周极安静,撩开帘子,是在一处山林里。苏城派给她的那些侍卫守在车外,她松口气,唤来一个侍卫问:“这是哪里?”
  那侍卫左眉一颗痣,闻言笑笑:“过了这个山头就是旬州了,夜晚不好赶路,我们就在这里歇一歇。小姐先去睡一觉吧,有我们守着呢。”
  长珈环顾四周,只觉得有些眼熟,大概每个山林都是差不多的。她理了理碧色的衣裙,笑笑,客气地说:“如此有劳了。”
  临进车里时,一滴水滴在她脸上,接着越来越多,长珈仰头看,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起雨来了。雨势渐大,她只好躲回马车,有些心不在焉,也渐渐睡过去。
  再次惊醒,是在深夜,周围太安静了,她觉得不对,她掀开车帘一看,雨林中依依稀稀有几簇火光。她刚醒过来,睡意朦胧间还以为是哪里失火了,后来想想不对,外面正下着雨,林中到处都是湿的,怎么会失火?
  苏城派给她的那些侍卫都不见了,这场景唤醒了她久违的记忆,只见那火光一闪一闪,从四面围合绕过来……
  五
  张秦回苏府复命的时候,苏城还没睡,应该是在等他。他眉眼柔和,一派的清润雅致,正在擦拭一块灵牌,张秦不用看也知道是顾家小姐顾桑嘉的,他低下头,左眉上的一颗痣隐下来,说:“确定好了,看着那群人将她拖进山林中,碧色的衣裙看不见的时候,我才回来的。”
  苏城笑了笑,嗯了一声。
  张秦犹豫了下,问:“就……就这样,要不要?”他做了了手划脖子的手势。
  苏城摇摇头:“桑嘉心善,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之身,桑嘉的经历,让她经历一遍就好,再说……”他笑起来,眉眼的温润间透出一股残忍的杀意来,“这样不见得比直接杀了她要仁慈……”
  他叹口气,温柔地望着怀里的灵位:“从去年抓到那伙山匪,问出口供的时候,我就想这样做了。”
  时间溯回到三年前,马车摇摇晃晃地行驶在清文山,长珈因为晕车,晕得昏昏沉沉的。顾桑嘉本来想连夜翻过山头的,但看她那个样子,有些不忍,掀开车帘看看漆黑的山林,长叹一口气,说:“再走下去,路滑夜深,恐怕会出事,我们先在这里停一晚,等雨势小一点天微亮的时候再赶路吧。”
  于是,一行人就在原地停下来。那几个家丁都是能手,当即下了马车,在旁边用带来的帷幕搭起一个帐篷,守在马车旁。   后半夜雨声淅沥,大家都睡熟了,顾桑嘉突然醒过来,她掀开车帘一看,雨林中依依稀稀有几簇火光。她本来还以为是哪里失火了,后来想想不对,这几月的大雨,林中到处都是湿的,怎么会失火?
  她想来想去觉得不对,推醒了长珈和侍女,三个人面面相觑,只见那火光一闪一闪,从四面围合绕过来。顾桑嘉一想就觉得不对了,三个人悄悄在夜色中下了马车,借着夜色的掩护叫醒那几个家丁。
  思来想去,几个人一起逃目标太大,被吸引过来了一个都逃不了。顾桑嘉说:“大家分散跑,盡量将注意力放小,马车放在这里做幌子,快。”
  长珈不动,昏沉的脑子突然醒过来,望着顾桑嘉,又望望侍女,说:“那土匪看马车里没人,肯定就知道我们逃走了,会立马追过来。马车里留些人,就说这一队只有这些人,剩下的人也好掩护。”
  顿了顿,长珈说:“我是本地人,万一……万一有什么事,我带着小姐,还知道从哪里可以逃……”
  那个境地下,其实没有太多的思考时间,顾桑嘉身后的那个侍女说:“长珈说得对,我留在马车里,看看这些人到底干什么,也好分散注意。”
  顾桑嘉握紧那个侍女的手,知道这不是婆婆妈妈的时候,便含泪带着长珈顺着旁边的水道暗暗潜过去。
  他们都藏在水道中绕过去的时候,岸上山林中却火光大炙,隐隐的打斗声传来,还有凄厉的惨叫。这种争执声没有持续多久,很快便又沉寂下来了。两个人在黑暗中对视一眼,都能看见对方眼中的泪意。
  长珈忍了忍,远处的那些人从旁边搜过来,她咬咬牙说:“你躲在这里不要动,我出去引开他们。”
  顾桑嘉握紧她的手,执拗地说:“不,不行,熙儿已经死了,我不能这样做。”
  长珈就说:“没事,我认识路。”又说,“带着你不好走,目标大,你就躲在这里。”
  顾桑嘉听出她的意思,大约嫌自己是累赘,她忍住泪,还从头上拔出两支簪子,递给她一支,说:“用来防身。”
  长珈接过来就走了。
  去年苏城抓到那伙土匪的时候,有人瑟瑟发抖地招供:“我们本来找不到她的,找不到的,可离顾小姐藏身的那个灌木丛前面,我们看见了手帕,还有碧色的外裙,才知道那里躲着人,就、就动了色心……”
  那时候他从审问所回到苏府,正好长珈来祭拜顾桑嘉。他望着这个女人,她楚楚可怜,舌灿莲花,其实再恶心不过——她怕自己逃不了,不放心,所以出去的时候,在桑嘉藏身的周围放下手帕,脱了顾桑嘉给她的衣服。
  多恶心啊。
  更恶心的是之后她来找他去清文山救桑嘉的时候,他被泥下的尸体吸引去了注意力,而那个时候,顾桑嘉还没死,她就被人掩着口鼻,摁在清文山脚下的那条河里。雨水噼里啪啦地砸在水面上,泛起巨大的水花,她挣扎出水面,漆黑绝望又泛起生机的眸子直直望向长珈,可她僵硬着,转过了身。
  顾桑嘉就是那个时候,被摁死在河水里,距离自己不过一丈的距离。
  现在是让她自己尝尝恶果的时候了。
  尾声
  顾老夫人病倒了,苏城一直在她身边孝敬着。每次她问起顾桑嘉时,他就笑:“老太太忘记了?她已经嫁给我了,在我府里呢,等你好起来,我就带她来见你。”
  老太太就不问了。
  后来的几年,滂沱的大雨再也没有过,不知道谁,将歌谣的后半部分补齐了。
  可怜的姑娘啊不要彷徨,心上人他不曾移心,设一个请君入瓮局,撒一把还彼之身网;谁家痴心的情郎啊,用心血为针,用隐忍为线,从虚情中探,从假意中观,从隐瞒中查,从真相中还,还那朗朗乾坤日夜冤,想那枯骨腐泥心头砂;小雨儿下,墓碑儿建,尸骨儿殓,来生又是一段白头偕老缘……
其他文献
一、  妹妹说,城南来了个貌美的算命先生,每天去看他的女子,从城南几乎要排到城北。  我当然是不信的,于是买了瓜子、花生跟她同去观看。那先生的卦摊前十分热闹,人头攒动,那人神情淡然,眉梢眼角流露出那么一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整个人坐在那里摇着卦,竟然像是一幅画。  我定了定心神,吐了一地的瓜子皮:不怎样,这个先生不好看。  妹妹好像完全没听见我的品头论足,她的眼睛直勾勾的,仿佛被摄了魂魄,口中喃喃
期刊
2017年7月到10月,长沙市博物馆推出了“诸侯礼乐——随州出土周代青铜器特展”,展览攻击展出84套280件来自两周时期湖北随州出图曾、鄂等过的典型青铜文物,包括一套九鼎八簋、曾侯乙编钟的“姊妹钟”和神秘暗纹扉棱提梁卣等青铜瑰宝,反映周代高度发达的礼乐文明。  团子:我就知道小沐对礼乐这一块感兴趣,当时《国家宝藏》播出的时候还被她安利了一拨。  川贝:她自己也喜欢弹琴啊哈哈哈。  林阿饭:对!我听
期刊
上期回顾:舒城一时不察,竟然把沈夜给睡了!从此开始了和他同床共枕的甜蜜生活,沈夜一心趁热打铁求名分,最后入乡随俗去抢乞女族的圣花求娶舒城!  我被他喊得一个激灵,他却转身就走,我也不知道他打的什么算盘,只能跟着人流,往前慢慢挪移。挪了片刻,我寻了一个少女便问:“请问一下晚会的地点在哪里?”  听我的问话,少女立刻兴奋起来:“你是外乡人吧?你也要来参加我们的晚会吗?你很有品位呀!”  说着,她便拉着
期刊
序  洪荒之初,诸神与天地共生,天地之间,有灵者得智,悟天道而得形,本无人类。  天地广大,生灵稀少,杳杳无声,女娲怕孤单,便用泥土捏了人,渡之以气,使天地增色,人类畏暗,天帝便制星星挂于天穹之上。  天后觉得星星漂亮,便缠着天帝多造几颗,以饱她之眼福。天帝为讨好爱妻,今天放一颗,明天放两颗,后天放个百来颗,还都有自己的运行轨道,时日一长,天帝天后一看飞来飞去的星星,再看身后四个黑着脸的自家孩儿,
期刊
被清宫戏刷屏了大半年,你有留意过清宫后妃在正式与非正式场合的穿搭吗?今个儿穿衣无灵感,要不要去她们的试衣间看漂亮衣服?走走走。  古色古香的试衣间里,身着紫褐色服饰的宫女来回奔走,忙而不乱。她们穿着内务府统一提供的衣服,从衣装上并不能看出各自地位的高低,倒是或娇怯或严肃或谦卑或凌厉的姿态,能让人捉摸出个一二来。  因了现在正是秋冬时节,这群宫女早早换上了紫褐色系的保护色,不再是春夏时绿色系的穿着,
期刊
策划/天天闹乌龙的晴子  突然觉得人生最简单又美好的小乌龙是明明记得今天才周三,一看时间发现已经周五了,没有比这个更快乐的事情了吧!日常生活中大家也闹过很多啼笑皆非的乌龙事件,谁的事件能当上飞客栈乌龙院的院长呢?  婆娑果:  买lo裙的时候发现一个十分尴尬的问题,那就是我的我胸围属于s码,我的腰围属于m码!最后没办法,我只能选择m的。因为小裙子是预售款,45天才能发货,我还很担心自己减肥成功,裙
期刊
连连看关键词:  孝庄 杜甫 岳飞  题材:不限  城隅的猫  《篇中人》  三更天,杜甫夜归。  点灯,铺纸,研墨。  “家国末路,群雄并起,一少年为生计投军。”  杜甫想,英雄该孔武有力,故事才有后路可循。想着想着,少年从胸怀家国天下到历经生死荣辱,一生就此铺陈笔下。  或许,再赋诗一首?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
期刊
很多年后,漫天萤火与白幔飘舞,他在轿中,看着他心爱的姑娘为了他走了很多里路,从东夷遥遥一路至京都,终于来到他面前。  一  整个月显的人都知道,东夷族的十一公主青徽喜欢他们驻城的将军苏冀,月显是边陲防守的一个城镇,东夷族常年攻城掠夺粮食布匹,聚集流民在边境骚扰家户,月显的前任太守软弱无力,对东夷的进攻屡屡败退,直至苏冀的到来。  那一日月沉星稀,夜色墨云涌动,青徽第一次随军侵略月显,她坐在运押粮草
期刊
上期回顾:处理完赈灾银粮一事,宋沅出宫去找沐易,沐易领着宋沅回了“杨府”,并自曝身份告诉她自己是杨子令。宋沅大惊失色!自己居然看上了父皇替她暗中培养了多年的细作!  杨子令在自己府上被我逼到这地步,居然也没恼火,而且既然已经被抵在墙壁上了,索性放开了说道:“我的意思是,我喜欢你,但我骗了你,并且还在最初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给你造成的伤害。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理由,骗了你就是不对,只要你还肯让我继续喜欢你,
期刊
楔子  揽尽倾国色,美人如云来。  以女子为尊的大楚国小倌馆盛行,而其中最为人知的,便是楚都凤楼。传闻凤楼之中,便就是看门小厮,也是倾城姿色,其楼主沈夜,更如天人。  众人揣测,约就是凭着这样的姿色,沈夜才能嫁入第一贵族舒家,成为舒家少家主的正室夫君。  听这些言论,凤楼真正的主子牡丹不由得挑眉而笑。  他身着浅粉色华袍、外笼绣绘艳丽牡丹云纱,站在窗口调笑刚刚利用自己的妻子推行了男官制的沈夜,漫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