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南通女子体育发展史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ward2000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21-01
  摘 要 在近代这一段艰苦的岁月中,一批试图救亡图存的爱国人士打开国门寻求挽救民族的灵丹妙药,西学的传入让人们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而女子体育也由此步入了历史的舞台,南通女子体育同样也经历了一段波澜起伏的历史。本文研究分析了近代南通女子体育发展史和各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与所处社会环境的关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反思,期望能为南通女子体育教育的发展贡献一己微薄之力。
  关键词 近代 女子体育 发展 南通
  近代西学在上海如火如荼的进行时,南通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也在潜移默化中走在了西学东渐的前沿,其中,在中国近代民营企业家张謇等一大批进步人士对女子体育大力的发展下,南通女子体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
  一、近代南通女子体育教育的起步阶段研究(1840-1906)
  (一)教会学校女子体育崭露头角
  教会女学是中国女学的先河,当她们看到中国女性缠足等一系列的陋习时深表同情,于是,就决定立刻在中国开办女学。在当时掀起了一股参与女学的浪潮。教会在南通境内创办了不少女子学校,如1873年,在海门大洪镇圣母堂创办海星女学。
  虽然传教士开办女学的目的并不在为中国女性服务,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侵略和渗透,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它对中国女子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们倡导自由平等,鼓励天足,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中国女性的思想。
  (二)中国本土女学的发展
  随着西学东渐的进一步发展,女学的发展就不仅仅局限在教会学校了。一方面,受到教会女学的启示,另一方面,甲午战败,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发生裂变,从而产生了各种救亡图存的思潮。
  1.张謇与南通学校体育的兴起
  張謇(1853-1926年),字季直,号音翁,江苏南通人。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在体育方面,尤其是女子体育方面的贡献是不容忽视。
  张謇兴办女校:在近代以前的旧社会,女子的地位非常的低,受到的歧视也是十分的明显。1902起,在张謇的倡导下和推动下,大兴办学之风,陆续建办学校。在通海五属公立中学以及通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所设的体操课中,都明确规定了每周体操课的教时数。1906年,张謇与其兄私资购通州城内西北民宅,创立通州公立女子学校。
  随之南通各县的学校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开始出现,这段时期内,各个学校的女子体育教育还不是很普遍。
  二、近代南通女子体育教育的逐步发展阶段研究(1907-1937)
  在各地出现兴办女子学校的浪潮下,清政府也开始考虑创办官方的女子学堂。1907,年晚清政府颁布《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和《女子小学堂章程》,南通的女学教育的发展才更深层次的得到了社会实施的法律保障,并一步一步走向繁荣。
  (一)南通市女子体育发展历程
  为改善办学(包括体育教育)条件,张謇广募资金以“襄助女子师范学校之建设”。特别是将南通女子师范第三次将校址迁至公共体育场附近,为南通女子师范体育教育活动与课外运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帮助。此外,南通的女子学校体育教育还新增了田径。球类等现代运动项目。 1917年,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在建校10周年的时候,还举办了溶体育与游戏为一体的大型游艺会。 并于1919年参与南通学校的联合运动会。
  (二)海安县、海门县女子体育发展历程
  1910年,海安县第一所单独设立的私立龙潭女子初等小学堂在徐麟的努力下终于建成。1906年,海门县女子小学陆续出现,有厅治清洁堂旧址的官办启文女学,姜清照办的姜安女学。
  (三)南通县女子体育发展历程
  1910年,南通县第一所女子初等小学在金沙北川门建立;1923年,南通女师学生严兰荣,在日本举行的第七届远东运动会女子排球比赛,为南通最早的出国女排选手。
  1935年8月,江苏省运动会举办分区选拔赛,南通县运动员男49人,女27人,如皋县运动员男29人,女2人。选拔结果,赴省参赛的60名运动员中,南通县有男子田径运动员11人,女子田径运动员8人,女子篮球运动员9人。
  三、近代南通女子体育教育的陷入困境阶段研究(1937-1949)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原本欣欣向荣的女子体育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南通各地的人们仍然顽强地抗争,努力将体育师资培养、学校体育教学、体育场建设、体育运动竞赛进行下去。1947年6月,海门县参加省运动会选手选拔赛在县立海门中学操场举行,有中学生及业余运动员138名参赛。同年12月,南通女师举办师范及初中部级际排球赛。
  随着时代的变迁,男女平等的思想已然深入人心,女子体育的发展更是欣欣向荣,甚至有着超越男子体育的趋势。但是,回顾历史,并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仍然有着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还原历史,更是从中积累经验,将女子体育的发展历史引起更多人的注意,并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来。
  项目编号 南通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KYLX16 0959)
  参考文献
  [1] 张謇全集(卷4)事业[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97.
  [2] 南通师范学校办公室供稿.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简史.
  [3] 南通市档案馆张謇研究中心.张謇所创企事业概览[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330-33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21-01  摘 要 本文对全媒体时代下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网络体育 现存问题  全媒体时代下,全世界的媒体格局无论是从内部还是外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所谓“全媒体”,引用媒介形态说的概念就是传播途径和传播介质而言,是媒体形态的一种复合,它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
会议
中图分类号:G82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21-01  摘 要 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在经过总结思考之后,得出应该按照运动项目规律,进一步完善训练和管理体制,强化科学的选材,加强教练队员的队伍素质建设,优先发展中国田径运动中的具有优势的项目,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田径运动 可持续发展  通过探究和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必须从多个角度、深层次的探索
垦红8号小麦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红兴隆科研所,以垦大1号为母本,克76-252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原代号钢83-70,1990年3月经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垦红8号为中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21-01  摘 要 体育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衍生物,具有多重的意义,不仅可以锻炼人的身体素质,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与象征。本文旨在指出我国体育文化的内涵,分析我国体育文化的特性,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与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提出体育人文精神建设构建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体育文化 内涵 特性 体育人文精神建设  一、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21-01  摘 要 文章运用文献综述法、网上查询法阐述了农村“城镇化”、“市民化”给农民体育发展带来了机遇,并提出农村体育发展的建议与对策,为体育行政部门发展农村体育提供建议。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农村体育 对策与建议  一、对城镇化有关问题的阐述  简单地说,城镇化是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中图分类号:G818.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21-01  摘 要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全面健身活动,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但是,现阶段我国的体育场馆不能满足人民大众的健身需求,而学校建设的体育设施却未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因此,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笔者首先分析了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