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时代的中国式团游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72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纽约客》记者欧逸文随中国旅行团“壮游”欧洲多年后,我也有幸体验了一把,大抵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只不过走出国门扭三扭,越来越不是事儿了。国庆节当天,全车淹没在祝福微信中,身后60岁上下的阿姨说,“那谁祝我国庆快乐,我说自己在欧洲呢”,她随即念出微信回复,抬头冲老伴一乐,“那谁说自己在加拿大”。
  瞧这股“四海为家”的时髦劲,在欧逸文惊叹于“中国式团游”之际,他或许不会想到,“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套路,在遭遇移动无线和社交媒体后,将会演化出怎样一幅壮丽的风景。欧洲游赶个场动辄数小时,睡什么睡,起来连线嗨!
  于是好戏开演。隔着6小时的时差,某东北汉子在大巴会客厅里公放着聊天视频,“哎呀我今天去了哪哪哪啦,宝宝怎么样了啊,早点洗洗睡啊乖”。语气甜腻,对话亲密,如入无人之境。怕有人错过精彩剧集,当事人往往事后转播,逢人便说,我家那谁谁,还不叫我瞎给买,说将来自己挑自己买。包这种东西可不能将就,可不是吗?
  景点一到,一山还比一山高的自拍和直播就登场了。自拍不可怕,在同一景點连续自拍百十张才可怕,一眼望去相册里全是大脸,分分钟逼人密集物恐惧症发作。在景点停留个十几分钟,基本用来花式凹造型,拉过团友当御用摄影师,“我要这样这样这样的”,也顾不上观景,全活在画框里了。
  拍摄美照只是起点,回到大巴上,迫不及待地从海量照片中精挑细选,凑齐9张塞进美图软件,磨皮瘦脸外加花式拼图,编两句抒情空泛的说明,发朋友圈!一条怎么行,多来几个九宫格才过瘾,戏份不够,小视频直播来凑。
  如此从早到晚,一路微信刷屏汇报沿途风景。主题不外乎两点:风景很美人更俏,我在度假我逍遥。由于过分专注,导游不得不频繁提醒,下车看管好个人财物,不要急着发朋友圈回留言,上车再发,上车再发!
  莎翁有云,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女都是演员。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中,讨论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于他人心中创造印象。在意印象管理和人物设定展示,想来也是常情。
  可架不住有些戏精,虚构行程、网上盗图,只为营造虚幻的美好存在感,随手就把路边不起眼的小馆扣上“当地最知名人气最高”的描述,盗图宣称自己刚在某老牌店享用当地某特色美食,满是资深玩家行家里手的自得。让观者难免咋舌,如此卖力演出,虚假宣傳,何必呢?
  有人说同胞凡事认真,干啥都累。上班累,度假也累。团友中有人每天发多条九宫格朋友圈,每条还要从几十个分组中勾选自己人定向分享,想想都头疼,他们却甘之如饴。不知多少人把微信当成日常起居注(生活实录),巴巴地等着期待之人翻牌子点赞,不断强化自己社交生物的属性。
  曾经喜欢的一句话,旅行是离开的艺术。现在恐怕要改写,旅行是离不开的演出。若有所待的游客和即将踏足的陌生世界,中间横亘着朋友圈的万水千山。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现有技术和已有资源分析并设计一个较科学的、符合实际条件的、面向应用的铁路信息资源共享模型,为建设一个可靠的、高效的、易于使用的全路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体系
娘胎里开始的苦难  1875年6月初,《旧金山纪事报》报道了一桩悲惨的新闻:一位孕妇对着自己的太阳穴开了一枪,因为不愿意打掉自己腹中的胎儿,她被丈夫赶出了家门。这位自杀未遂的孕妇名叫弗洛拉·韦尔曼,来自俄亥俄州马西隆市富有的韦尔曼家族,此时距她离家出走已有5年。她可恨的丈夫钱尼教授,是一位酷爱航海、学识渊博、门徒众多且因出色的预言能力而受人尊敬的星象学家、作家和演讲家。如此耸人听闻的报道很快被全国
期刊
作者针对中国航天项目缺乏系统性的风险管理的现状,有必要对我国航天项目提出一整套风险综合管理体系。 本文首先研究了航天项目的风险识别问题,根据风险识别的过程,识
外甥在西部一个省会城市读大学,虽然只是普通本科,却也是全家的希望。一次,我到这个城市出差,便顺便去看看他。那天,和我同去的还有我的工作伙伴小夏,他在当地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  下午4点钟,原本想着正是大学上课时间,我们得等一会儿才能见到人,没想到电话接通,外甥说他在宿舍呢。果然,我们到宿舍的时候,外甥刚起来,有一个同学还在呼呼大睡,还有一个斜躺在铺位上玩手机。大白天睡觉被我逮个正着,外甥送我们下
期刊
一  从第一次闻到那棵花树的香气起,浩阳就觉得和它很有缘分,一定会有什么故事发生!他向來相信自己的预知力和判断力,并为此被家人和邻居说成是小小人儿就“早熟”了。哼,什么叫早熟?第六感官预知力懂不懂?浩阳对大人们不加分析的自以为很是反感,并因此和自己的爸、妈大吵了好几回,想想真是烦心啊。  关于那棵花树的“神秘花香”,得从头说起。那时候,四年级的学生浩阳,并不知道飘香的花树叫桂花树。浩阳的课桌是靠近
期刊
都说春脖子短,今年的春压根儿没脖子。三月半还在供暖,四月未入,满世界便花团锦簇了。冬衣脱了换薄衫,风衣长裙都嫌不利索,宽线衫配小短裙正好,不冷也不出汗。  冬眠期满,春醒了。醒来的春恐我不知,派花儿们来反复催唤。就连树上的白眉鸟,叫声里也充满了泠泠的水音儿。我不得不放下写满字却不入眼的书,慵懒起身,去看看春把那些木呆呆的枯枝老柯都打扮成啥样了。  迎春,连翘,白木兰,最先开花,它们耐得住清晨的薄涼
期刊
本文主要论述了数据挖掘及其在证券行业CRM中的应用.首先,本文在引言部分提出了数据与客户对企业的重要地位、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和本文的总体结构.在第二章中,笔者对本
他出生在三线小城,家庭条件一般.靠个人的勤奋,努力读书,大学毕业后留学海外.回国后当过教师,然后“北漂”,当过公务员,因为与领导不睦,后转到高校任教,再后来辞职下海当自由
期刊
(一)  阿惠工作了,分配在杂货店上班,虽然杂货店有点杂乱无章,但并不妨碍阿惠甜美地微笑。能在雜货店上班也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因为这毕竟是公家的店,拿政府的工资。几个年轻的店员,在店里像木门似地晃来晃去,嫩的像刚上市新鲜的萝卜,整天在店里嬉笑逗嘴。  阿惠的到来,让店里的笑声多了,阿惠一笑露出好看的小虎牙,阿惠说话声音里有点娇,有点嗲,阿惠总喜欢把最后一个字拉得很长。比如,我喜欢吃奶糖呀,那“呀”
期刊
一年一度空前激烈的报刊发行大战尘埃方才落定,随之而来的则是各家报纸在自己版面上大幅刊登宣传本报发行量的广告。发行量大的称:本报发行量高达多少万份,居本市所有平面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