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人生》中高加林爱情抉择下的深刻内涵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ma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路遥的笔下,为读者展现了高加林生活中的两位女性:刘巧珍和黄亚萍,她们分别代表着朴实的农村和繁华的城市。高加林在她们之中犹豫不决,向往城市但城市不接纳他,回到农村他又不太甘心。在他的人生历程中,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决定着他整个命运的起起落落。
  关键词:高加林;爱情抉择;刘巧珍;黄亚萍
  作者简介:吴海琪(1998-),女,汉族,四川宜宾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2015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01
  一、美丽善良的农村贤惠妇女形象——刘巧珍
  巧珍是一个美丽善良,爱情真诚,坚强勇敢的农村女孩子。她从一开始就对加林哥产生了爱慕之感,因为他那健硕的身姿、丰富的文化与学识,她的爱质朴纯真,她在桥边很直接地向高加林表白了她炽热的爱。刘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而实际上她所得到的爱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完美的,而她对于高加林来说只是在他失意时找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她把自己置于高加林的附属地位,从来都觉得自己应该满足加林哥的所有要求。
  在高加林陷入重做农民的苦恼时,帮他在县城里卖馍,帮他化解各种农民的尴尬与不自在,巧珍想方设法地安慰他,“等咱结婚了,你七天头上就歇一天!我让你像学校里一样,过星期天……”而且巧珍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村里人对他们俩的风言风语,坚毅地跟着加林哥,想要为他分担一些苦恼。而高加林对于巧珍的爱情,似乎只是为了和村民赌气一般,而不是在冷静思考下做出的选择,他时常会在想起城市生活的时候懊悔,厌恶自己和一个不识字的女人产生了感情。
  在高加林重回城市之后,巧珍也没有过多的纠缠,她一方面为他找到新工作而开心,另一方面又担心加林哥会不会成为了城里人就与她产生隔阂。可最终他们俩还是因为没有共同的生活语言而分开了,在桥边的分手,一切都显得那样平静却又伤心欲绝!在理想之光幻灭后,她以无爱的婚姻表示对命运的抗争,巧珍也正是体现了中国农民的质朴美好品质的人物形象,只是最终的结局让人感到惋惜不已。
  二、见多识广有思想有文化的城市现代女性——黄亚萍
  城市生活给了高加林大显身手的机会,又让他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高加林的确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当他们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谈论的都是时事政治、国家大事!往往能够激起高加林心中的理想追求,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向往之情。
  更重要的是,高加林喜欢城市中的生活,“当星星点点的灯火在城里亮起来的时候,高加林才站起来,下了东岗。一路上,他忍不住狂热地张开双臂,面对灯火闪闪的县城,嘴里喃喃地说:我再也不能离开你了……”他渴望在城市中扎根,他瞧不上农村的生活和土地。
  但是黄亚萍与高加林之间又有很多的差别,一个是干部的女儿,一个是农民的儿子,两人生活背景的差异,有时候会使高加林感到来自农村的自卑和地位上的不平等。而且在对待情感方面,黄亚萍也不像巧珍一样,对高加林的完全服从。她更像是一位主导者,牵着高加林的感情在城市之中游走。而这一切的基础前提是高加林在城市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当他被人告发之后,工作不保,两人的感情也没有了基本的保障,最后不了了之,一切都不复存在。就像高加林最后与黄亚萍告别的时候所说:“我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我已经又变成了农民,我们无法在一块生活。再说,你很快要到南京去工作了。”他们俩明知不可能在一起了,只能含泪分开。
  三、爱情抉择中对命运的反抗
  中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青年的感情问题在当时的社会中也存在很大的问题,理想追求与身份的匹配,正是他们所面临的巨大难题!高加林向往城市,渴望与黄亚萍一起去到更大更远的城市生活,他不甘心就一辈子当个农民。可是,他的亲人们都让他相信命运,就像高加林在被辞退过后清醒地意识到:“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如果要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要离开地球。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
  梦想破灭,高加林又回到了农村,此时的巧珍已经嫁为人妇,德顺爷爷说他抛弃了巧珍就像丢弃了一块金子,他也为自己的冲动决定所懊悔,到头来,发现自己最爱的还是善良可爱的巧珍,但他已经没有了第二次选择的机会。
  高加林有着深深的“城市情结”,他选择了黄亚萍,也就意味着抛弃巧珍即将进入城市生活,却没想到城市抛弃了他。他再次回到了土地的怀抱,村里人并没有嘲笑他,而是鼓励安慰让他能够重新树立做人的信心,不被生活中的苦难和命运的捉弄所打倒。高加林这才意识到生养他的土地是他最亲的亲人,不应该一次次地被他抛弃,就如金子般的巧珍,丟弃了一次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在小说的最后一章节,路遥也标明了“并非结局”,最终以高加林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叫喊着:“我的亲人哪……”我想,这也是作者为大家留了白,这也是他暗示着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无限的发展前进,所以说,小说的结尾并不是高加林的结尾,我们每个人都有结局之外的人生。相信还活在自己热爱的这片土地上,高加林一定会有自己理想中的结局!
  参考文献:
  [1]路遥.《人生》[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年3月第2版.
  [2]周燕芬.路遥《人生》爱情内涵新解[J].名作欣赏.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科技的进步使得许多社交软件得以开发,应运而生的新媒体让知识的传播越来越迅速,通过各种网络工具,可以第一时间传播到每个使用者手中。新媒体背景下事物的传播速度快,用户群体多,负面信息的传播力度更加广泛,近现代文学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批评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特征,同时加入的群体更具有广泛性。这对于现当代文学批评既有有利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文章就在新媒体背景下现当代的文学批评发展的模式以及未来
摘 要:欲望主题的书写在乔叶的小说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她始终用悲悯的目光关注城乡变革背景下社会边缘群体的心理,借文学的力量剖析人性中最平凡也是最复杂的本性——欲望。乔叶通过欲望探索的视角扼住人性的喉咙,窥探欲望的善、恶及复杂性。  关键词:乔叶;欲望书写;人性  作者简介:杜欢欢,江苏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
摘 要:现代诗歌无论是从创作角度,还是从审美鉴赏角度来说,与之相关的文学要素和心理机制是十分繁多的,但缘何选取隐喻、象征、体验、想象这四个词语作为现代诗歌的关键词?是因为它们与现代诗歌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即它们与现代诗歌之间存在着“根本必然性关系”。本文意图在于从根源上明确和摆正与现代诗歌存在着必然性关系的几个关键词:隐喻与象征、体验与想象。以传承与彰显诗歌的纯洁性、创造性,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
作者简介:甘卉馨(1997-),女,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本科在读,主修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01  萧红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原名张乃莹。生于黑龙江呼兰河畔,魂归香港浅水湾边。在不到32年的生命里,萧红留下了近70万字的创作:包括受到鲁迅激赏的成名作《生死场》,
期刊
做好毕业阶段的小学语文复习工作,要引导学生复习小学阶段应掌握的语文知识,立足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即将迈进的中学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和承接.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
由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生产部主持召开的煤质选煤工作会议,1989年3月22~24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部分省煤炭厅、矿务局、矿和选煤厂负责煤质和选煤工作的领导以及科研、设
湖北钟祥女诗人余秀华的“新诗热”近年来得到了主流媒体的关注,相关研究也随之展开.余秀华诗歌的创作一方面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一方面也继承了中国文学的传统.意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等学习方式,转变观念,进而让学生
“我有一片井口大的天空!”井蛙说。  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因此诟病井蛙的无知、无欲、无为。然而井蛙能独霸一口水井,成天端坐在凸石上,闲来透过水面,坐看云卷云舒,岂不羡煞旁人?东海又与他何干?  巧了,村上春树也曾说过:“我一生的梦想就是待在井底。”作为知名作家,他却从来不喜欢上电视,不喜欢做宣传。与世界保持距离。准确地说,是保持清闲。的确,大多数人害怕空闲给自己带来的无聊。所以当今的世界已不再清闲了
期刊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以他敏锐独特的视角、锋锐犀利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形象.从女性文学的研究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