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计划 理财先行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uan2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胎放开了,约吗?生孩子不易,养孩子更难,成本最高的北京生二孩养到大学毕业的成本至少45万元。即便是一些中小城市,如果没有20万元的积蓄,也压根就不敢生。因此,如果你计划生二孩,还是先做好理财计划吧。
  10月29日晚间,五中全会公报允许普遍二孩政策。通过《新闻联播》确认新闻属实,杭州的刘栋(化名)百感交集:为了生二孩,他在两年前不得不辞了事业单位的工作,让妻子在美国又生了一个孩子。如今创业没有想象的顺利,他也没法回事业单位上班,二胎政策放开让他五味杂陈。
  最大利好是公务员人群
  在希望放开二胎的人群中,像刘栋一样的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职员是最迫切的。他们吃着“皇粮”,开除的代价让他们想生二胎而不敢生,因为代价太大。
  记者的一位朋友是公务员,他有一个姐姐,30年前母亲为了生他,丢掉了教师的工作。生了一个女儿之后,这位朋友很有强烈生二胎的意愿,但是一直不敢生。“终于等到了二胎放开。我原来以为还要等一两年的,这下好了。”朋友说,他马上就会开始二胎计划。
  实际上,对于普通人来说,二胎放开是一个“利好”,但是没有公务员群体对这个消息反应强烈。农村由于一胎是女儿的可以再生一个,加上罚款也不高,很多想生二胎的人早就生了。计划生育政策尽管对所有人都有约束,但是一般地方几万元的罚款,有些西部城市只罚几千元,对多数强烈想生二胎的人来说还能接受。只有北京等大城市,超生罚款超过40万元,才让不少想生二胎的人望而却步。
  相比之下,由于“开除”利剑高悬,导致有些公务员想生二胎不敢生。而像刘栋一样为了再生一个孩子辞职的,毕竟是少数。
  事实上,即便是“少数”,这个人群的数量依然不少。在北京某国企上班的路先生之前与记者闲聊时说到,他们单位有几个女同事陆续辞职说出国了,但同事都怀疑她们其实是去生二胎了。他本人只有一个女儿,很想生二胎,但是迫于单位开除的压力,一直不敢生。如今政策放开,路先生坦言,自己肯定会再生一个。
  解决人口危机刺激经济
  全面开放二胎,预期之中,也是预期之外。民间传闻,二胎政策2015年年底开始会在浙江等省份进行试点,全面放开预期要在2016年甚至更久之后。为什么会提前呢?
  人口危机加剧,民间呼声很高,经济增长放缓,使管理层最终下定了决心。联合国《世界人口前景2010修订本》曾按高、中、低三种生育率方案对中国人口增长率作出预测,按照中方案,中国人口将在2026年转入负增长,此后负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直到2060年才稳定下来。而按照低方案,中国人口在2017年达到13.6亿的峰值后迅速下降。分析认为,当前我国人口面临三大危机:少子化,增长率低,红利在消失。
  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股票分析师告诉记者,实体经济太差,他原本对经济前景比较悲观,二胎政策放开,他的信心增强了不少。他认为,多生孩子就需要买房子,或者换大房子,拉动消费,其他直接的消费就更不用说了,从长久看对经济刺激的作用会比较大。
  有专家分析称,从“单独二孩”政策实行一年多的实际效果来看,每年受惠于新政而增加了几十万新生儿。再加上本次进一步放宽限制的“全面二孩”,根据估算,未来每年平均新增的小孩规模预计将在250万左右。
  有人算账说,按照每个孩子每年带来3万元消费来计算,那么每年新增的消费就是750亿元。除此之外,伴随着新生人口数量的增加,房屋、教育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内的民间和政府的投资都会成倍放大,因此在最开始的5~10年里,每年可能额外增加2250亿元的投入。将以上两项预期数据相加,3000亿元相当于中国GDP额外增长0.5%左右的水平。这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实现“保7”的目标,同时也会提振国内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
  你养得起吗?要生二孩理财先行
  二胎政策放开,让人雀跃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担心:会不会导致中国人口暴增?
  这样的顾虑也许是多余的。在记者身边的人群中,想生二胎的多数已经生了,只有几个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朋友有生孩子愿望,其他多数人表示即使政策放开也不愿意再生,因为压力太大。
  某门户网站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个情况。多数受调查者表示“不想生,一个孩子都养不起,哪还敢生两个”。
  生孩子不易,养孩子更难,居高不下的养育成本让一些人望而却步。二胎政策放开后,很多人表示不想变成“孩奴”,并不想生二胎。
  
  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在成本最高的北京生二胎,养他到大学毕业的成本至少45万元,这还不算换房子的费用。如果想给他好一点的教育,或者家里没有老人帮忙带需要请保姆,那成本很轻松就会多出几十万。即便是一些中小城市,如果没有20万元的积蓄,也压根就不敢生。
  因此,如果你计划生二孩,还是先做好理财计划吧。
其他文献
纽约佳士得“战后及当代艺术”晚拍举槌,卢齐欧·封塔纳创作于1964年的“CONCETTO SPAZIALE, LA FINE DI DIO”以2917.3万美元成交,约合人民币1.85亿元,刷新了封塔纳的个人拍卖纪录。  卢齐欧·封塔纳,生于阿根廷,其父为意大利人,其母为阿根廷人。先与其雕塑家父亲共同工作,继之独立工作。1930年,封塔纳在米兰画廊Il Milione举行了首次展览,此后的数十年间
期刊
“没有不对的食物,只有不对的人。”千万别武断地说“××真是世界上最难吃的食物”或者“我绝不会想要尝试吃××”之类的话,很多情况下,你只是没有去对地方遇对人而已。  我得承认自己出生在一个并不善于烹饪羊肉的地方,并且在童年时代目睹过并不高明的宰羊人笨手笨脚处理一只脾气倔强的羊的惨剧,这一切都给羊肉蒙上了一层莫名的阴影。我想很多在饭桌上不好意思地表明自己不碰羊肉的人,大多都只是因为他们在小时候吃到了膻
期刊
几年前,有专家计算出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养一个孩子的花销需要48万元左右。有些人认为偏高,但还有很多家长说他们实际花费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二胎虽然全面放开了,但巨大的经济压力,让很多人怕做“孩奴”,压根就不敢生。那么,多养一个孩子到底要多花多少钱?《投资与理财》帮你算了账:在北京等一线城市,穷养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起码要45万元,如果富养的话,100万元很快就花出去了。中小城市费用相对低一些,如果花
期刊
二胎政策放开后,许多人都在问身边的朋友:你还要吗?我也问了,有几个要的,但不如预想的多。原本觉得应该还会要二孩的几个朋友和亲戚,都表示不敢再要,原因有“经济压力太大”“再要太累”“年龄到了,想生太难”,等等。  这与原本预想的情况有些不大一样,二胎放开,大家并没有“蜂拥而上”。虽然政策允许生,但再养一个孩子,除了要承担很大的经济压力,精力上也不一定顾得过来。《投资与理财》算了一笔账,在北京穷养第二
期刊
徐翔陈鸿桥  最近股市大幅反弹,让不少人忘了几个月前暴跌的痛。好在相关管理部门没有忘,这不,他们最近频频出手,为股民“报仇雪恨”了。  私募大佬徐翔被抓,类似的传闻最近几年几乎每年都会上演一两次,最终都不了了之,这次是真的了。新华社记者从公安部证实,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徐翔等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股市内幕信息,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股票交易价格,其行为涉嫌违法犯罪,近日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
期刊
生二胎容易,要养却没那么简单。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不少家庭都开始犹豫,多一个孩子,在新增一份喜悦的同时,也多了一份“甜蜜的负担”。如何为二胎攒钱一时间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  懒人小白:定期存款最省事  对于理财入门级选手来说,不想费时费力去挑选理财产品,又想得到稳定安全的收益,那定期存款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任何一款理财产品都有发行期限和兑付期。在购买当日,账户上的款项即被冻结,没有计入理财产
期刊
毕加索与市场的关系看似极为矛盾:一方面他竭力支持共产主义,特别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另一方面他不仅是一位艺术天才,也是极为敏锐精明的商人。  以前一些艺术图书、电视片常常把毕加索塑造成一个如何艰苦奋斗、如何愤世嫉俗的穷画家,其实和“真实状态的毕加索”有不少距离。毕加索算是艺术家中发展顺利的代表,也是二战后全球最富有的艺术家。1956年他委托经纪人捐给法国共产党组织的各种活动的资金就超过600万法郎
期刊
白羊座  羊儿们12月份的总体运势可以说是十分理想的,在工作上,要相信自己实力,不要妄自菲薄。在财运方面,偏财运不佳,还是不要轻易投资为好。  金牛座  本月金牛座的运势不是非常如人意,但是经过努力之后,依然有可能得到改变。在工作方面,金牛座如果想要提升,关键的还是要好好学习一番,然后以理论指导实践。健康方面,多多锻炼,注意身体。  双子座  本月双子座的运势还算不错的,在工作上,双子座本月需要处
期刊
各种当地美食吃腻了,吃货们的心也蠢蠢欲动了,眼睛瞄上了外地的美食。于是乎,互联网发挥了它强大的能力。馋了,阳澄湖大闸蟹、查干湖冬捕的鱼、云南脐橙,别着急,APP一下,第二天就到了!  自从有“互联网+美食”以后,吃货们在短短的几年中,经历了“互联网+美食”上的快速的、跃进式的“世纪变迁”。下面我就简单描述一下,我感受到的几个不同“世纪”!  公元一世纪:“评价”  一切都只源于我们美食的渴望!  
期刊
原来买一套学区房可能只是供一个孩子上学,现在买一套学区房便可以供给两个孩子,等于加大了学区房的价值,显得更值钱。  上期《投资与理财》杂志的封面故事是抢购学区房。当时编辑部发放的调查问卷显示,考虑买学区房的人所占的比例较小,很多人表示,不愿意为了天价学区房而牺牲掉自己的生活品质。短短半个月时间,同样的话题发生了微妙变化,一切源于10月29日公布的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若二胎新政策实行,房地产市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