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两重空间中的人物镜像

来源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l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封锁》描写了在封锁时期的电车上,吕宗桢和吴翠远的主体意识瞬间觉醒时发生的美妙爱情故事.在封锁的瞬间和封闭的车厢空间中,他们由“好人”变成了“真人”,释放了被压抑和被束缚的生命活力,但在永恒开放的时空中,这短暂的瞬间只是一个美丽的泡沫,最终在封锁结束之后破灭.《封锁》展示了现代人在文明社会中个体的异化和精神困顿,探寻了小人物生存的无奈和境遇,揭示了人性深处幽暗的本质,试图寻找现代人在多重“围城”中突围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学习兴趣建构于学习者意识自觉的基础上,是借助听、说、读、写等行为而达至的一种身心参与状态.在具身化认知视域下,强调学习的涉身性、体验性和情境交互性特征,学习兴趣的发展过程呈现捕趣、沉浸、灵动、悦享四个不同梯度.当下,学习兴趣的逻辑推演和水平提升,通常会遇到障碍,如学习活动的他律依赖与自主性欠缺,教学过程的矛盾纠葛与思维缺位,学校管理的目标偏颇与方式异化,功利文化的根深蒂固与潜移默化,网络平台的信息冗余与共享度低等.坚持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促进学习者、教师、学校、社会及网络环境的多方联动,实乃助推学习兴趣发展
《白毛女》1945年公演的成功拉开了它作为革命文艺传奇经典的序幕.作为20世纪下半叶公演次数最多、影响最为广泛的革命文艺作品,它是延安时期文艺与政治、革命艺术与传统艺术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成果,是革命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的成果,是历史与时代的产物.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过程中,《白毛女》敏锐觉察党和人民的意识形态诉求,揭露社会主要矛盾,以文化的力量成为革命斗争中的有力武器,对现实社会产生不间断地持续性影响.从革命文化的视野剖析革命进程中《白毛女》的文艺特点,不仅有利于探析革命文艺与人民、与传统艺术
课程文化历来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化.新时代正在推动着课程文化进入“新常态”,主要表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十四五”发展规划、教育现代化2035进程、后疫情的教育生态等方面的诉求.具备“新常态”的课程文化,总体展现出共生性、智能性、自觉性、协衡性、审美性等特性.课程文化的“新常态”要持续发挥对课程高质量建设的积极效果,最主要的是充分发挥人为因素的能动性,即需从政府、社会、学校、教师、技术等维度采取有效的方法和路径,协同一致,形成合力,筑牢课程文化的“新常态”,以更加契合新的时代要求.
依据《二十五史》《四川通志》《潼川府志》《遂宁县志》《蓬溪县志》《射洪县志》《宋代蜀人著述存佚录》《清代蜀人著述总目》、各乡镇志及遂宁各姓族谱等各种传世、出土文献和数据库,全面考订遂宁市(射洪市、船山区、安居区、蓬溪县、大英县)古代各类著述.按照经、史、子、集四大部类编排,收录民国以前今遂宁市籍作者之著述和外籍作者关于今遂宁市地域之著述.方志、族谱,下限延至民国.家谱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三大支柱(正史、方志、家谱)之一,故据目力所及,择要选录,用以弘扬传统文化、保存乡邦文献.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知识的呈现与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碎片化学习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中使用越来越广泛,呈现出学习时空、内容、形式的碎片化特点.碎片化学习虽为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便利,但也出现了碎片化知识分散,没有形成体系;碎片化内容良莠不齐,造成学习干扰;碎片化学习形式花哨,流于形式的问题.为了使碎片化学习的优势在大学生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展示,要正确认识碎片化学习,转变学习思维;要兼顾碎片化学习与系统性学习;要建立碎片化学习效果评价与反馈机制.
由于设备的不完善,图像在传输过程中会被噪声污染而失去原始图像的细节特征,为了使噪声图像变得清晰且其特征明显,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去噪方法,构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去噪网络结构,并对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反向传播算法进行优化,从而加快模型的训练速度,有效地提高去噪效果.最后通过与经典算法实验的对比来进一步说明本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去噪效果.
源于西方的现代教育理念及其实践深深扎根于人文主义的传统之中.“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潜能发展和增强”,“强调身心二分、心先于身”是现代人文主义教育学的基本主张.现代教育实践的展开及其演进正是建立在这些人文主义的教育信条之上的.然而,随着各种新兴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正在引发的变革,现代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后人类时代.现代人文主义教育学的核心理念及其实践正在遭遇新的时代境遇的挑战,重审现代人文主义教育学势在必行.基于后人类时代视域,借鉴后人类哲学话语,展开对现代人文主义教育学的批判并尝试建构一种后人文
普职分流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将面临着重要转型,在职业高等教育中将承担更重要的作用.以内江师范学院“三分式”人才改革为契机,从班级管理、教学体系和第二课堂出发,探讨不同生源背景下的测绘工程“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并针对其不足提出改进措施,符合学生多元化发展的规律,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汉语普通话中名词的重叠现象较少见,仅限于亲属类称谓和少数带有量词意义的名词可重叠,但在隶属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中,名词重叠是普遍存在且突出的语言现象.本文以重叠式名词的结构类型为经,地域分布为纬,从类型学视角来描写了西南官话重叠式名词的结构类型,分析重叠式名词的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比较了普通话与西南官话重叠式名词的共性与差异,同时归纳了西南官话重叠式名词内部的蕴含关系,并从名词重叠的历史层次、认知方式两方面解释了西南官话重叠式名词较多的原因.
通过对比《人民日报》新闻标题中各标点符号在传统报纸与微信公众号上的出现频率,考察了《人民日报》在不同媒介下新闻标题标点符号的运用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从相同点来看,逗号在两种媒介新闻标题中出现频率都比较高,占比接近三分之一;从不同点来看,两种媒介新闻标题中出现频率最高和最低的标点符号不同,报纸新闻标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引号,出现频率最低的是省略号,微信公众号新闻标题使用叹号的次数最多,没有使用过间隔号.这种差异是由于标点符号的媒介功能不同所导致的,最后指出了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标点符号的规范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