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误用的主要类型及解决方法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成语误用的主要类型
  
  1、望文生义
  成语的含义不是构成它的单个语系的简单叠加组合,其含义是在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基础上,在丰富的人文背景下,通过引申、比喻等抽象概括出来的,且不可望文生义。如:在写作在中,文不加点,只能使意思变得模糊,并可能使正确的意思变得不正确。
  “文不加点”出自汉代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点”是涂上一点,表示删去的意思。“文不加点”形容才思敏捷,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作者显然望文生义,将“文不加点”的“点”理解成了“标点”。
  2、褒贬不分
   成语和其他词语一样,也有褒义、中性和贬义之分,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如果对一些成语褒贬不辨,就会出现成语使用错误。如:一个人打了草稿,大家来评价和修正,即使后来剩不下多少文字,始作俑者仍然功不可没。
  “始作俑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佣”是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始作俑者”指开始制作佣 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是一个贬义成语。例句是称赞打草稿的人为后来的评价和修改做了积极贡献,不能称其为“始作俑者”。
  3、弄错对象
   成语词语有所侧重,适用对象范围也就不同。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指女的,有的指男的等等。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围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和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如: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出自唐代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成书,处则称栋字,出则称牛马。”“汗牛”是指牛拉装书的车累的出汗,“充栋”是指书堆满了屋子。“汗牛充栋”专门用来形容书籍很多,只能指物,不能指人。句中用“汗牛充栋”形容古代刻苦学习的楷模,使用不当。
  4、前后矛盾
   在成语的使用中,如果对成语的词义、色彩、轻重等把握不准,尤其是两个成语连用时,很容易造成前后自相矛盾。如:这项新规定颁行一年多已经露出了危险的苗头,如不及时关注,恐怕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不牢,未为迟也。”意思是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一出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用在这里与后面的“为时已晚”相矛盾。
  5、画蛇添足
  有些成语运用造成的语句错误,并不是成语本身运用不正确,而是由于成语与句中其它词语意思相同或相近,造成语意重复,画蛇添足,形成语病。如:一个让人看不懂店名,能招来顾客吗?其实,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出自《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是指有某种专长的人。成语的意思是让内行的人笑话,前面不能再加“让人”。
  6、生搬硬套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短语,,其鲜明特点就是结构相对稳定,不允许生搬硬套。随便更换语素或拆删结构,就会造成成语运用方面错误。如:有的干部开拓意识不强,工作前怕狼后怕虎,出了问题就躲之夭夭。
  “躲之夭夭”是模仿成语“逃之夭夭”生造的一个短语。成语“逃之夭夭”出自《诗经•周南•桃夭》中“逃之夭夭”。意思是桃树长得枝叶茂盛,后以“桃”谐音为“逃”,是逃跑的诙谐说法。作者仿造的“躲之夭夭”属于生造词语。
  7、不明典故
   神话、古代作品中的语句、人民群众的口头俗语等,如果不明典故,很容易造成成语误用。如: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重结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出自元代乔孟府《两世姻缘》第三折:“末将不才,便求小娘子已成秦晋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在春秋时,秦和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并不指两国的关系友好。
  
  二、解决方法
  
  1、注意成语中有没有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含义的现象
  成语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种定型、定义的固定短语,具有含义上的整体性和结构上的固定性两大特点。例如“高山流水”就有比喻音乐高妙和比喻知己或知音这样两种含义。其他如稳扎稳打、瞻前顾后、力透纸背、洋洋洒洒、呼风唤雨、不绝如缕、不翼而飞、如虎添翼等等。不过也要注意变化,如“灯红酒绿”现在只保留形容欢乐作乐的腐化生活一种含义。
  2、注意成语的“约定俗成”
  成语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其习用义逐步固定下来。其词义、适用对象、感情色彩谦敬用法、特殊用法等都是“约定俗成”的。如“相敬如宾、破镜重圆、琴瑟之好”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青梅竹马”只用于幼年男女之间;“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而不能用于事物之间;“抛砖引玉”是谦词,而“鼎力相助”是敬辞;“名不虚传”的“名”是名誉、好名声,一般名称则不可用;“恻隐之心”指对别人的不幸表示怜悯;“倚马可待、一气呵成”是专门用来形容文思敏捷的;歇后语风趣幽默的特点,就决定了它不能用在严肃庄重的场合等等。
  3、注意平时“熟视无睹”的成语
  即平时常见但不常用的成语 ,容易忘词生义而误用。如万人空巷、安土重迁、七月流火、奇文共赏、河东狮吼等等。
  4、注意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1)准确审题,明确选择恰当的还是不恰当的。
  (2)冷静分析,推测命题者意图,寻找迷惑点。由于疏忽将正确答案首先排除的想象是常有的,殊不知,当你苦于在说不清道不明的选项中徘徊时,却有一个漏掉的选项存在着十分简单的入选理由,而且理由可能还很充足。
  (3)紧密结合语境忌先入为主。注重搭配、适用范围、感情色彩、有无重复等等。
  (4)利用相似或相近的成语 替换。如不厌其烦和不胜其烦、孤注一掷和破釜沉舟等。
  (5)有时,越是自己熟悉的越有可能用法是错误的。相反,自己不太熟悉的其用法倒有可能是正确的。一般来讲,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是容易排除的,另外两个要避开生僻的,因为越是生僻的越不容易出问题。
  (陕西省洋县东韩初中)
其他文献
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的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衡量一个教师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培养语文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核心工作之一。  自学态度,是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前提;启发思维,是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依托;掌握方法,是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重点;良好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关键 。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
期刊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并在不断运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领域。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落实党中央号召的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随着校园网络的发展和教学观念的转变,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应用于中学的课堂教学中。这不仅开阔了学生和视野,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自主性原则。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很难实
期刊
英语教学是一门重要课程,我在英语学习的环境与情景的创设方面想了一些办法。几年来我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创造一切条件采取一切可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喜欢学、乐于学,并且随时随地可以学。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积极营造和创设学习英语的环境,努力创设直观、有趣的英语学习情景,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大胆实践、大胆交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以达到快乐学习,快速成功的目
期刊
要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关键是构筑新的教育理念,突破旧的教育模式,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上进行革新。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它的教育功能也应该具有新的时代要求:那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的教育活动目标,为创造性的理念开辟适应形势需要的发展道路。  因此每一个政治课教师都要努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塑造学生的创新品质。我通过近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物理学是一门以物理实验为基础探索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物理教材以物理现象为学习与探究的领域,既介绍了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也关注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注重科学素质的培养,兼顾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材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出发,对物理学科进行以主题辐射型的整合,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扩大学生认识事物的视
期刊
初中英语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后,向我们广大初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该怎样去教学生?    一、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新课改”新在哪里    最大的特点就是课堂教学突出与学生学习为主体,即要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我们知道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它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而课程改革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就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
期刊
摘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要采用多种策略注重学生积极情感的养成;要创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要精心设计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手段,营造积极情感课堂环境。  关键词:英语教学 情感 兴趣 培养    情感是影响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情感能激发出浓厚的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和内驱力。有些情感态度,不仅与英语学习有关,而且还是在英语学习方面取得成功的前提条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优化课堂教学;开展多种实践活动;面向全体,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只有这样,创新教育才有所成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 课堂 教学 创新 学生    创新是当今社会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
期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专门安排“数学广角”这一单元,目的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注重了让学生解决几道问题,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甚至有的教师把例题讲完了,也没有明白其中的数学思想。这样的教学就失去了“数学广角”单元编排的意义。  那么为什么要向学生渗透
期刊
什么是教学艺术?曲阜师大李如密教授认为:“教学艺术乃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本文采用其说,从美的角度来探讨小语课堂教学艺术。    一、教学内容的疏与密  古人在论及中国画的构图技巧时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意思是说留下的空白,可以用来跑马,用墨多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过去。  语文教学也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对非重点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