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需要认真备课、巧设导入,更需要抓住要义、先学后教、注重训练。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效率
  语文教师的最大愿望莫过于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了,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根据本人的教學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认真备课、触及根本
  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堂高效率的课,功夫在课下。备课是搞好教学的根本。每次备课前,我都会问自己,这个单元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这堂课究竟要带给学生什么,才开始备课。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二点:一是备教材,即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也应该是课文的重点所在,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效率。二是备学生,每一课我会给学生先列预习提纲,要求学生准备预习本,自己查阅、解决相关问题并提出疑问。然后,批阅学生的预习作业。这样一来,老师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底数及好恶,就能因材施教,知道自己该教什么,就为课堂高效奠定了基础。
  二、巧设导入、引人入胜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呢?导入很关键,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课堂导入上,我一般都会精心设计。或巧设悬念,激发情感;或故事吸引,情境感染。或借助图片、音乐,活跃思维。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我有时先把一部分情节介绍出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皇帝的新装》、《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一类课文时,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我还利用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从与课题有关的奇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之中。如教学《陈太丘与友期》时,给学生讲古代机智聪敏少年的故事,再讲讲陈元方本人的故事,这样,学生在故事的感染下,会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有些教材内容极适合用图片、音乐去激活孩子们的思维,如散文《春》,先利用多媒体给同学展示多幅图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些图片在大屏上展出后,同学们兴味盎然,学习的劲头一下子调起来了。《音乐巨人贝多芬》这篇课文跟音乐有关联,所以上课后,我就给同学们播放了《命运交响曲》,听着音乐,大家仿佛看到了音乐巨人贝多芬扼住命运喉咙的不屈形象,急于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位大音乐家的性格与人生。
  三、抓住要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是有限的。因此,面面俱到、泛泛而谈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学生思维逻辑和记忆习惯的。每篇课文可根据其不同特点精选一两个知识点作为重点,进行大胆的取舍,力求抓住课文的重点,牵一隅而提挈全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春》一文,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内容很丰富,阅读它是一种美的享受,还可以从中感悟到人生的道理。要教好这一课,关键在于指导学生朗读。最开始我也是既讲作家作品、社会背景,又讲修辞方法、结构特色、思想情感等等。后来我发现,这种全面分析作品的方法很拙劣,最后在学生的脑海里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几年再教这篇课文,我舍弃了旁的环节,把重点放在了指导诵读上:范读、配乐读、比赛读、集体读、背诵,通过反复读,学生自然也就理解了文章的语言特点及作家的思想情感等,并且还能将精致优美的语言熟记于心应用于平常的写作训练中。这样授课,突出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有些课文,如《风筝》,它不仅有重点,还有难点。《风筝》难点有好几处,如第一段的“惊异”与“悲哀”,中间段中的“不幸”,最后一段的“寒威”与“冷气”,这些丰富而难解的内容,只有认真深钻,联系语境及中心,才能准确把握,深刻理解。
  四、先学后教、注重训练
  课堂教学要先学后教、注重训练。善教者不是奉送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和实践去掌握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章等知识。例如,我在教《伤仲永》一课时,先让学生在预习中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疏通文意后有学生质疑,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什么道理?之后启发学生互帮互答。学生提不到的地方,老师再重锤出击、讲懂讲透。这样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一堂课中,对学生的训练是多方面的,为了使训练更有成效,教师必须斟酌字句,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要着眼于能力训练。如《孙权劝学》的教学,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博士”在文中怎么理解?像这种文字形式相同而古今词义不同的情况,你能找出几例?提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博士”这一词古今的不同意义,但老师在提问方式上有创新,这就使学生的求同思维和归纳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在这一点上,大家必须明白,我说的训练,不是盲目地追求数量,而是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尽量让学生练得深一些、透一些,“跳一跳摘桃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让他们通过练习,结合所讲授的知识,掌握其规律,举一反三,以取得内容上不断深化,认识上不断提升,技能逐渐完善,迁移能力自然发展的效果。
  总之,提高语文课堂效率,需要认真备课、巧设导入,更需要抓住要义、先学后教、注重训练。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内,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习得了技能、形成了能力。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效率,需从以上几个方面做起,让学生真正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新课程理念下,许多教师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他们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以期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让课外阅读成为孩子“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成了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急需解决而又任重道远的一个课题。   一、有效阅读情境的创设和形成   英国著名作家肖伯纳曾说过这样一件事:许多英
期刊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完善语文学科教学方向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文性的建构已成为语文教育者的共识,大家都在致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力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然而,这又是一个多么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方能较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建构。  一、转变语文教学理念是人文性建
期刊
学习语言需要识记大量的词汇、知识点,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在积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从而提高使用语言的综合能力。英语教学中的听写是广大英语教师普遍采用的用来积累语言知识点的有效方法之一。如何灵活、恰当、有效地运用听写手段,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不断尝试,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听写策略。   
期刊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积极主动发展。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千方百计地设置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景,想方设法营造快乐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从而让语文教学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   一、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因此,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从中学数学教学这个侧面来思考,创新教育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数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在数学问题的探索中有新的发现,在思维层次上有新的提高。   课堂教学是创新学习的主渠道,是开展教学创新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构建创新方法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尝试提出下面的思路和做法。   一、充分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
期刊
《英語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九年级的学生毕业时在词汇方面应达到以下要求: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然而,教师在教学词汇时一个很深的体会和困扰就是学生记忆单词时记得快忘得也快。部分怕吃苦的学生在大量的词汇面前,产生畏惧
期刊
初中数学已被公认为是一门基础性强、学习成绩分化严重的学科,进入初中后,有些学生因学习方法不当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往往是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学生轻松学好数学,真正做数学学习的主人,是值得每一个教师思考的。   一、指导学生学会看教材   目前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善于看数学教材,他们往往是死记硬背,
期刊
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基本理念、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执行能力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保证。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表现在:教师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定位;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教学环节和步骤的设计;怎样驾驭课堂教学;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案的思考。实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前提条件,而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是关键。  一、整合资源,精心备课,明确目标,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实现和谐教学
期刊
内容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为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力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大力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关键词:人格魅力、激发兴趣、创新意识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滲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当今
期刊
很多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感很难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甚至有些初中数学成绩很好的学生都为此而苦恼。尤其是高一上半学期,学生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少数学生甚至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根据初高中教学的不同之处的分析,谈谈应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一、初高中教学的几个不同   概括来说,初高中教学有以下几点不同:教材体系不同、教学方法不同、学生的学习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