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創新篇:藝文樂活,發現澳門之美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c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當藝術、文化成為生活中的一種常態,甚至融入到生活中的細節之處時,這座城市就開始慢慢改變,變得更加熟悉,更加清澈,回歸鄉土的創作,也讓澳門慢慢被發現,被認同。
  當藝術、文化成為生活中的一種常態,甚至融入到生活中的細節之處時,這座城市就開始慢慢改變,變得更加熟悉,更加清澈,回歸鄉土的創作,也讓澳門慢慢被發現,被認同。
  在地文化的發掘
  澳門這幾年的文化藝術事業發展很快,但從牛房倉庫的角度看,就可以看出2015年不斷增加的濃厚藝文氛圍,這一年無論是專業的藝術演出還是戶外活動在全澳不同地區上演,均引發不少關注。而牛房倉庫在本年度就2到3場大型活動,包括了油畫展覽等不同形式的活動來吸引本土居民與外來人士。
  牛房的團隊早在2001年就在婆仔屋駐紮,到2003年搬遷至牛房倉庫,在成立發展的過程中確實得益於政府的資助不少,其實包括牛房在內的大部分文藝場所,在澳門都有類似的發展方式,由民間創辦人們聯合經營,通常創辦人都有自己的專職或者主要職業工作,投入藝文活動或組織大多是義務性工作,牛房現階段的員工其實也只有兩名。因此民間多以團體的形式來推動澳門文化的發掘、展示、傳播工作。
  而回顧過去的幾年,特別是2015年澳門藝文發展的過程,不難發現有以下三大特徵:
  第一:澳門藝文逐漸深耕在地。不僅政府、社團都提供不少空間為本地創作人使用,更藉此發表作品,在空間上讓創作人有所成長。剛回歸之時,澳門還是單一的創作和藝文環境,不少創作人不僅對澳門本土的文化認識不深,對於澳門在地的藝術家也聯絡甚少,組織分散,導致一些創造人或者藝文工作者即使有創作的才華與作品都無法廣泛的傳播與交流。因此,後來產生牛房倉庫等藝文中心,在提供場地的基礎上,以不同的方式來鼓勵本地藝文工作者不斷進行思考與創作。
  當然在地文化的發掘也需要參考其他地區的發展模式與趨勢,特別是在其他地區發展較少的版塊可變成另外一個鼓勵本土創作人開發、創作的方向,例如水彩繪畫、行為藝術等。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創作的方式也要不斷更新,利用最新的多媒體、Video等方式呈現,一方面區別於傳統的版畫展覽,另一方面更鼓勵本地藝術家開拓視野,不斷革新。
  第二:澳門藝文發展呈現合作形態。一方面,近年來澳門加大與內地、海外等地區、國家的合作,藉此希望提升大家對藝術的相互認識,從進共同發展。不僅加強與內地藝術家的交流,更把視野積極外擴,放眼全球,通過不同經驗的體會與交流,全方位的提升藝術家的藝文認知,因為不單單是辦展覽活動才是藝文展示,好的形式與內容都層出不窮,需要本地藝術家多多參加,互相學習交流。
  第三:藝術創作不局限在單一空間,更加多元。例如過去在婆仔屋,除了基本的葡式建築以外,還有公園、大樹以及咖啡廳等方便居民、遊客前來聊天、分享,精心欣賞不同的景色、文化元素搭配,而搬遷到牛房倉庫後,我們並未將活動僅僅局限在牛房倉庫,除了一些必要的展覽,親子活動如陶藝學習等放在室內,更加鼓勵藝術創作走出去,藉助不同的形式向居民與外來遊客展示,更要在不同的區域巡遊,而非僅僅停留在牛房倉庫之中。去年,我們更藉助推車的形式,將藝術創作放在推車上,沿著步道在各區巡遊展示,讓更多的居民參與到這樣的展示活動中去。在此之前,更有例如在雀仔園的創作、在青州鐵皮屋、木屋區的二次創作展覽,藉助藝術的形式去到那些場所,進行不同形式的創作,從而吸引到大眾去認識不同的區域,也更加激發創作者的創作熱情與創意,通過這樣類似的活動,可以讓民眾真真切切地看到並且感受到藝術是如何改善環境的,不用高深或者令人望而生畏的設計就可以令到環境發生新的改變。如此同時,對於本地居民而言,更是喚起大家過去難忘的那段經歷,對於老中青三代的居住者雖然擁有不一樣的記憶,卻獲得同樣的回味。青州經歷過不同的時期,在澳門近代的發展歷史上扮演者重要角色,也發揮了不同的作用。我們試圖藉助原有的青州鐵皮屋等建築,加上邀請曾在當地行善救助貧苦的高齡修女重新回到原來的住處,回憶在過去艱難貧困的日子裡,這些修女如何通過簡單的幫助,與周圍的街坊建立起友好互助的關係,也許今天,傳統的青州人都已經搬離,但是通過藝術的創作卻可以喚醒大家昔日的記憶,不忘曾經,才能在未來走得更好。
  短期扶助與長久規劃
  澳門藝文事業的發展的進步確實有目共睹,這其中政府的政策與資源扶助發揮了重要作用,藝文團隊搬來牛房倉庫十多年了,之前與民政總署多次成功合作,不僅在土地空間上民署給予了非常大的支持,也在不少活動中提供幫助。例如每年都會舉辦一些促進文化界、藝術界的從業者與優秀人士交流與成長的展覽與對外活動等,開拓了本地藝文工作者的視野,也有助於將澳門成功的文化推廣到世界不同地方。雖然活動接二連三,但其實藝文界更加希望政府能與業界一同推出更加長遠的計劃,也就是說短期的展覽、交流互動與對外學習都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養中長期的人才與建立長遠發展的目標與制度規範。事實上,舉辦這些交流活動、展覽並非只是為了活動本身,活動結束看似一切也就結束了,這樣短期內也許看似熱鬧,但長期來看卻對澳門藝文發展益處甚少,澳門藝文工作者需要更多額機會去學習、成長與發展,更要讓他們看到新的希望與發展可能,因此得到單一的協助往往是不夠的,而這樣的協助也不是通過一個展覽就可以完成的。
  當然因為有了政府的扶助,資源的投入使得澳門整體的文化藝術氛圍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不僅讓澳門的藝術作品得以在本土創作、展示同時也更好的在外界宣傳澳門的成果,除此之外,更有邀請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前往澳門進行創作交流,這種種的舉措無疑都提升了澳門文化藝術事業的水平。但是如果只是局限在一時一地的創作必然存在發展的障礙,澳門的藝文工作者與政府都需要思考如何讓藝術文化走出去,更通過藝術這樣的紐帶將澳門傳統的舊區進行活化聯結,一方面有助於老舊社區的更新,另一方面也讓舊區真正在多區分流遊覽的政策中扮演關鍵角色,例如美副將大馬路周圍有傳統意義上的龍華茶樓、觀音古廟、牛房倉庫等多種藝術文化、餐飲元素,就可以通過合理的紐帶將這些歷史記憶賦予新的創新元素,從而吸引市民與遊客前往,在加強文化傳播的同時,更有助於改善澳門的社會問題。   當然,除此之外,藝術文化的發展就像教育一樣,一方面需要受教的機會,另外一方面也需要長期的訓練、時間來配合成長。因此澳門政府更要從長遠的角度與業界一同探討澳門藝術文化產業、事業的長期發展路徑。例如每年政府部門都要求藝文社團將下一年度的藝文活動詳細列出,這樣的一個模式雖然有助於政府資源的補助,但是對於長遠的發展而言卻是瑣碎無益的事情,而政府在此過程中與社團的互動過少,很多時候幾乎是單向的,也造成藝文活動或者政策的短視化,因而迫切需要政府與民間藝文團體加強雙向溝通,而民間力量也存在相互間互動稀缺的問題,因此良性有效的互動成為制定長遠規劃的重要一步。
  一步一腳印,發現“新”澳門
  談及澳門的文化,很多人想起了博彩,想起了葡國時代的建築元素等,但其實澳門的這400年中西文化交融史為我們留下寶貴的歷史記憶與財富,而今天本地的藝文創作者對此知之甚少,更可況外來的交流人員。在兩岸四地鮮明的藝術文化氛圍與特色中,澳門雖然擁有得天獨厚的歷史財富與文化寶藏,但似乎我們“羞於表達”,讓這樣的榮光在三地的競爭擠壓下略顯暗淡,因而從觀感上似乎讓人產生了澳門文化藝術創作默默無聞,遠遠落後其他三地的錯覺。這樣的感覺也來自於多方面的原因。其一,在歷史的部分,考慮到澳門本地的人口結構,長期以來不斷的新移民湧入,不僅對在地藝術文化的瞭解不算熱衷,更有絕不多數都無法瞭解深入,因此這需要花費10年甚至20年的時間,加大投入,持續的認知在地文化,我們今天看到台灣成熟的藝術文化創作氛圍其實也是多年不斷推廣與投入的結果,因此今天的澳門仍舊處於成長的階段。現實中存在不少人對澳門的藝術文化歷史好奇,但肯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財力的人仍然少之又少。去到國外你可以發現,不少藝術家可以通過全職的創作來提供自己的生活與後續的藝術發展,但在澳門,想藉助純藝術創作維持生活與後續發展似乎是難上加難的挑戰,因此外界往往認為藝術家是無限風光的,多半是假像,只有放下家鄉,才能夠更好地認識藝術文化事業的真實性與重要性。
  其二,對於本土的歷史元素,澳門人認識不夠。早在數百年前,葡國人藉助澳門打開亞洲的市場,在傳教領域也是如此,現在亞洲的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的天主教信仰與早期澳門的傳播甚至是培訓關係甚深,日本明治維新以後,不少教會人士紛紛前往澳門進行相關培訓受教,因此不少日本宗教文化界人士對於大三巴的歷史如數家珍,甚至超過了在地的澳門人。
  其三:對於本土的藝文工作者存在一個較大的挑戰,那就是很少主動交流,雖然本地藝文工作者也去亞洲、歐洲的多個國家如法國、英國等交流,但仍處在起步階段,而在大中華區域的交流也常常局限在外地藝術家前來澳門,本土人士被動接待、介紹大概發展的簡單模式,這也局限了澳門本土藝術家的發展和眼光。
  因此在這樣錯綜複雜的歷史發展導致澳門人、澳門藝術家並沒有完全認識這塊土地,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中,我們更需要一步一腳印,發現澳門傳統之美,澳門藝文之美,而對於澳門的深度認識不再是從日本、韓國的傳教士口中得知,我們的認知將來自於我們細緻的探索中。
  當然論及“新”澳門,也必須重視新生世代的發展,加強本地青年藝術工作者的培養,這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加大投入與提供發展機遇。澳門有留學歐美的文化藝術類學生甚至小有名氣的創作者,但是往往存在一個因為澳門本土缺乏長遠發展機遇而不願意回來的困境,很少人能夠在畢業後就有去藝術學校教書這樣類似的工作,因此誘因不足也讓優秀的藝術文化青年的回流成為一個殘缺的夢想,但在新的時代潮流中,正因為誘因不足,我們更要鼓勵青年以創業的角度回到澳門發展自己的事業,而不要局限傳統的發展模式,找到自己與澳門藝文事業“新”的發展活力。
  未來的2016,對於藝文界而言仍是充滿期待的,不僅期待藝文工作者自身更加富有創新的活力與成長的動力,更期待包括市民、遊客在內的欣賞著都能夠在價值觀上有所調整,一方面要尊重創作背後的辛勞付出,一方面更要在創作的啟發中去思考自己的生活、工作如何創新、如何完美的結合,這樣一來,藝術不僅用來欣賞,更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態度與模式,藝術就是生活的理念也不再是一句空談。
其他文献
政府去年採取財政緊縮政策,但是,背道而馳的是,政府租用辦公樓的開支,卻芝麻開花節節高——2014年6.46億(元,下同),2015年7.88億,今年10.9億,比2011年的4.2億,翻了1.5倍有多。陳明金議員自2011年就持續關注這個問題,並認為,政府辦公場所,分散在商業大廈,既不利於政府的威嚴,也不利於提升行政效率,每年開支巨大,不符合善用公帑的原則,因此,建議政府利用閑置土地,適時興建政府
期刊
連綿的雨天,讓澳門處於潮濕陰冷的環境下,到處濕濕嗒嗒,但這並不影響遊客遊玩澳門的熱情,拱北關口和關閘一帶,依舊擠滿了熙熙攘攘撐著傘的遊客,可是他們並沒有閒情逸致去欣賞雨天的澳門,而是眼睛緊緊盯著腳下,生怕一不小心就滑倒,可是無論再多小心翼翼,總會有人摔得猝不及防,連聲的哀嚎和滿身的污水,讓旁觀者更加不知該如何前行。  在珠海關口,工作人員在入關大樓內外鋪上了吸水的地毯,同時擺放了小型的吹風機,呼呼
期刊
最近閙得沸沸掦掦的多金事件和海一居事件,本來二者都是自由市場經濟下的一段再正常不過的插曲, 不想在澳門卻一再被有心人士精心演繹,最終把特區政府摆上枱面,企圖以民意綁架政府逹到個人目的……  殊不知現實世界就是這樣,投資學上也沒有不用交學費的課堂,買賣股票還沒有哪個金融機構會告訴你包賺不賠的,要是真有的話, 世界上就沒有股災了,澳門賭埸也不應有十八月連跌的慘況了吧?所以說,這班多金苦主十之八九都是眼
期刊
自去年底前海關關長賴敏華被發現伏屍海洋花園公厠,政府對此的後續跟進引來社會猜測不斷, 加之特區高官發生奇特方式自殺疑點重重,引發不少負面社會情緒,有人說是和內地官員被自殺有關,也有說法是其本人參與犯罪有關……近期,警方終公佈其死於自殺而非坊間所揣測的被自殺,更澄清其與參與犯罪活動無關。此舉原是為撲火之作卻將事件由疑案轉向定性作懸案——特區史上首位高官非正常死亡案之一大懸案。  儘管警方透露若在家屬
期刊
時令轉眼入冬,澳門進入十一月,卻依舊溫度高升,伴隨著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火熱上演和美食節的交相輝映,澳門的十一月熱鬧非凡。然而,熱鬧是他們的,屬於過客,並不屬於全澳市民。月初的海關關長賴敏華突然自殺,引起各方的猜疑;隨後賭收的小小回升,給眾人帶來了小小竊喜,帶來了持續回升的希望;備受爭議的善豐重建終於看到曙光,但海一居的土地爭議絲毫不減。無關其他,特首於十一月下旬公佈的2016年度財政報告和201
期刊
環保從來都不是個人的事情,生活當中不乏有不少人認為環保是環保局的事情,但環保局是公共部門,環境也不是環保局破壞的,而是每個生活的人無形之中改變了環境的狀況。居民在生活中參與環保,是每個公民的社會責任。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從細節處參與環保,本期的受訪嘉賓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綠色未來”副會長袁嘉浩非常關注環保,有很多方面的建議。他提出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全球厄爾尼諾現象很嚴重。聯合國一直
期刊
呼籲環保,減源減廢,是如今全球都在努力倡導的生活方式。在剛剛過去的2015巴黎世界氣候變化會議中,誕生了里程碑式的《巴黎協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國將正面迎接日後的氣候變化行動,這份協定雖是“不完美的”,卻也為世界解決氣候危機奠定基礎,甚至有環保組織稱,這份協定將加速化石燃料業的衰亡。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國家,一直致力於源頭減排減廢,近年來也出臺了不少環保方面的律法和規定
期刊
北區人口密度大,公共活動空間更顯珍貴。位於祐漢街市天台球場、永寧街露天球場、駿菁露天及天台球場,適時為居民青年學生提供了極佳的運動好去處。這裡本人首先要讚揚的是由民署管理的祐漢街市天台球場,儘管位於多座大廈重重包圍之中,但貴在到處儘顯人性化的設計,首先是晚上9點45分閉場,儘量地減輕對周邊居民的生活作息的不良影響。其次,在空間佈局上,羽毛球場和籃球場佈局錯落有致,周邊充份利用空間設有石櫈避雨亭,最
期刊
作為一個隨處都有塑膠袋派發的地區,澳門的“限塑令”已經算是姍姍來遲。曾有調查稱美國人每年用掉1000億個塑膠袋,相當於每個美國人平均每天用1個塑膠袋;而彈丸之地的澳門,普遍情況是平均每人每天用掉2.2個塑膠袋,全年總和就更是天數。看看隨處可以見到小吃攤販外賣打包一份所用掉的東西就可想見了——兩個塑膠袋,一個泡沫飯盒,一把一次性塑膠勺子,一雙一次性木筷。要在短期內改變這些談何容易,但至少澳門政府在政
期刊
塑膠袋造成的“白色污染”,一直是城市環境治理的一大難題,而超級市場等大型連鎖商家,免費提供給消費者的塑料袋更是數量驚人,大部分消費者把超市塑料袋帶回家中當垃圾袋使用,丟棄後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既然澳門的社會各界已經對塑膠袋收費的措施勢在必行,那麼根據本澳情況來看,塑膠袋收費的價位、範圍、監管等限塑細節方面又該如何考量?  “綠色未來”副會長袁嘉浩對環保局草擬的1元收費標準表示驚訝,參考香港和內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