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察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da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地质灾害的不断增多,必须要加强地质勘察技术管理水平。地质情况是复杂多样的,根据区域以及场地等变化而存在某些差异,为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安全,要进行必要的地质勘察,确保地基稳定,最大限度的减少滑动破坏,在沉降差、局部倾斜度以及沉降量方面能够尽量保持地基不变形。本文就地质勘察技术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地质勘察技术;问题;措施
  地质勘察技术的涉及范围较广,复杂性较强,对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以及水文质地勘测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求我们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确保地质勘察的全面性以及准确性。要正确勘察路基以及工程场地的岩石土层结构,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性质,选择准确的构造物结构以及地质资料,对不良地质条件进行科学评价。特殊岩层的地质类别,对工程的危害程度等,都要事先进行地质勘察管理,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一、地质勘察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地质勘察技术的认识不够
  地质勘察技术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地质勘察的了解不充足,甚至造成某方面误解。地质勘察主要是指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岩石土层的地质构成进行充分研究,其次是利用土体的力学知识以及合理化指标开展地质勘察工作[1]。地质构成问题的正确研究可以为岩石土层建筑的处理提供依据。土体力学知识与指标的研究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管理。地质构成具有特殊性特征,存在于地下,地质勘探只有利用钻探技术进行,地质勘察的场地也具有唯一性特点,不能两个地质勘察公司进行同时施工,地质勘察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可比价值。现阶段人们对地质勘察技术的了解不够,在选择地质勘察单位时,比较盲目。基于以上问题的了解,建设单位在选择地质勘察单位过程中,尽量选择专业性较强,技术操作较为规范的单位,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二)地质勘察技术报告的质量存在问题
  地质勘察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对勘察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制定出详细科学的地质勘察技术报告。但是现阶段地质勘察报告的制定过程不规范,质量问题严重,报告中经常出现某些常识性错误,或者报告内容不完整不合理等,甚至地质勘察报告中的试验指标等不进行系统化评价,没有明确的报告结论以及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方案,实际使用价值不高。地质勘察报告文字处理不科学,图表以及表格的配置不规范,出现应该加表格的地方没有加,而不需要表格的地方却附加上表格,细节处理不严谨。此外,地质勘察报告的制作团队由一些专业性技术性不强的工作人员组成,勘察经验不丰富,专业技术掌握不熟练,造成勘察报告技术含量不高,不利于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制定。
  (三)地质勘察技术的管理工作不到位
  地质勘察技术要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管理。地质勘察主要是在室外进行土工试验以及地质资料的整理分析等,整个地质勘察过程的施工单位只有一个,其他的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都不参与,直接导致地质勘察的全过程没有科学的监督,完成依靠地质勘察人员的自我管理。但是实际地质勘察过程中,经常在钻孔的数量、钻孔质量、土样的选取以及土工试验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2]。虽然现在建筑工程在施工设计图的检查监督过程中会对地质勘察的信息数据进行核对审查,但仅仅是地质勘察工作后的审查管理,而且事后审查力度不够。部分审查人员不专业,工作不到位,对勘察资料进行大体浏览,地质勘察过程中的管理出现空白。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力学指标研究精确度不高,导致地质构成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
  二、地质勘察技术的管理措施
  (一)运用先进的物理勘探技术进行地质勘察
  在地质勘探过程中,运用先进的勘察技术提高地质勘察工作的工作效率。物理勘探技术主要是利用物理观测仪全方位探测勘察区的物理场,对观测后得出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准确判断地质勘察区的地质构成、深度以及其他特殊地质构成情况等。配合先进的设备比如透视仪、综合测井仪、地质雷达以及地震仪等辅助操作,物理勘探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有两种较为常见的技术,一种是物理层折成像勘察技术,主要工作原理是使用已经有的平洞或者勘探中的钻孔,对透射波进行采集汇总以及处理,准确确定钻孔的波速值,保证地质判断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种是地质勘察钻孔彩色电视探测系统,它是在现代化电子技术高度发展应用的基础上研发制造出来的,技术含量较高,与传统的地质勘察摄像管物理探头相比较,自身的功能消耗较低、体积较小、重量比传统探头低便于携带、探头的冲击力较强、图像的几何失真度小、探测系统的性能较好较稳定、自身电路设计制作科学合理、使用寿命较长以及图像的重现功能好等诸多优势。
  (二)数字化技术在地质勘察技术中的应用
  随着数字化技术以及智能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健康发展,地质勘探技术中逐渐融入数字化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数据库处理技术等。在地质勘察过程中信息数据的处理速度越来越快。智能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地质信息数据进行自动化采集、传递以及汇总,然后对采集好的地质信息数据进行科学分类、集成管理、合理的分析研究,及时发现信息数据的规律以及错误的信息数据,有效制定出解决方案[3]。地质勘察中传统信息数据采集系统逐渐被淘汰,数字化技术成为信息管理的主导,使整个地质勘察的全过程实现数字信息化,勘察报告中文字处理更科学,图表会进行自动化生成,杜绝了图文处理不合理现象。地质勘察资料的管理减少了人工整理环节,数字化模式更方便快捷,地质勘察技术的硬件系统逐步实现网络化办公。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地质勘察结果的信息数据显示更直观、更详细,减少了地质勘察工作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任务量,降低了地质勘察工作的出错率,为地质勘察技术人员提供安全性资料依据,从根本上推动地质勘察技术的快速发展。
  (三)地质勘察技术的操作技术人员管理
  地质勘察技术的操作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熟练掌握必要的技术管理方法,以及丰富的地质勘察技术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提高地质勘察工作的综合操作能力。地质勘察技术人员本身承担着较大的勘察责任,比如地质勘察技术人员对室外或者野外勘察信息数据资料的分析研究、地质勘察工作中突发问题的解决处理能力、地质勘察资料的正确利用以及信息数据真假的辨别等。若以上工作处理不好,责任意识不强,就会严重影响以后的地质勘察工作。地质勘察人员要掌握全面的地质勘察知识包括地理技术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钻孔勘探等,充分发挥对地质勘探工作的热情、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地质勘察信息数据的归纳处理能力,端正工作态度,充分认识到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社会价值,实现地质勘察技术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地质勘察技术的进步发展对建筑工程以及水文工作事业等的快速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地质勘探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优化,在信息数据采集处理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现阶段地质勘察技术发展还不成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措施,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地质勘察技术的数字化管理,确保地质勘察信息数据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周顺林.浅谈煤炭地质勘察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低碳世界,2014,21:189-190.
  [2]高山.铁路遥感地质勘察技术体系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4,04:6-10.
  [3]郭建明,程超.解析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4,10:27.
其他文献
兰州高新区于1991年3月获国务院批准成立.从一条街起步,高新区目前已形成了以雁滩园区为核心、面积达10多平方公里的政策“洼地”,在区域创新发展中发挥了很好的吸引、辐射、
期刊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时提出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在当今精准脱贫攻坚快速推进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当地原本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