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尊重 珍惜生命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h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化德育理论认为,生命既是德育的原点也是德育的终点,更是超越知性德育的现实需要。生命化德育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关注生命意义,关注人生幸福,关注生活世界,关注苦难体验,关注道德事件。生命化德育是成全生命的德育,让生命在德育中诗意地栖居是其核心的表达,也是其最高境界和追求。在学校教育中,不论是作为班主任还是作为任课教师,我们都要努力让学生在生命化德育中提高自己的素质,为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打好基础。对此,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珍惜生命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班主任工作中的生命化德育
  (一)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同学、尊重弱者
  当前的初中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在“421家庭”里,家长的过分溺爱让他们产生“唯我独尊”的想法,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对的。在一些家庭中,有时候孩子做错了事,家长也会找出各种理由为孩子辩解。这些都会让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尊重,不知道什么样的做法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抓住机会,让学生明确尊重的价值和意义,进而让正确的思想指导学生以后的生活。
  【案例一】一次,笔者在食堂偶然听年级组长提起别班有个男孩子,门门功课的作业都不做,成绩年级倒数,体形臃肿,饭量很大。因为成绩不好以及夸张的体形常常成为班上其他同学开涮的对象,在班里也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刚开始是习惯不太好的同学欺负他,比如下课后会把他的书包扔到一楼花丛中,他也没还手,自己捡回来后当事情没发生过;渐渐地,连成绩优异的同学也欺负他。有一次吃午餐时,坐在他身边的同学竟然把盘中的笋干一起扔向他,沉淀已久的怒火终于爆发了,他与带头的同学打起架来,而带头的同学是班级的副班长。教育无小事,我们要抓住身边的每一个细节对学生进行教育。正巧那周周一晨会的主题是“尊重别人”,笔者赶紧把晨会的演讲稿要来打印了一份,在课堂上把这篇稿件重新读给本班学生听。读的时候,笔者重复了几位名人的经典话语,和学生一起朗读叔本华的“要尊重每一个人,无论他是何等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一样的性灵”,但丁的“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于用知识去弥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对人不尊敬的人,首先就是对自己不尊重”。之后,笔者又引导学生对这些话进行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认识,使学生在自主发表看法中明确:每一个生命的孕育都隐含了自然界最神秘的生命密码,生命是独具特质的,因此生命是生而平等的,我们要学会尊重弱者,学会宽容,学会和谐相处。
  (二)教育学生面对挫折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
  近几年,常有学生自杀的事件发生,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都有。学生自杀的原因主要有:(1)被歧视,一些学生因为受不了同学的歧视和嘲笑,心理问题得不到排解最终选择自杀;(2)考试成绩不理想,这里不单单指中考、高考的失利,还包括平时考试的不理想,一些学生因为担心家长的责骂、老师的不屑而选择自杀;(3)为感情自杀,这种情况相对在大学比较多。从这些现象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一些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生命的价值,不能正确理解生命的唯一性。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们要认识到学生这方面的不足,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珍惜生命、爱护生命。
  【案例二】班里有一个女生,是英语课代表,英语成绩出众,总成绩在年级排150名左右,为人落落大方,工作主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在学生中威信也很高。一次,在年级的英语月考中,周围的外班同学(学校的月考是打乱班级排座位的)向她问答案,她碍于这个同学是她小学同学的情面,她就用手势语告诉对方答案。最终东窗事发,德育处决定对两个人进行处分,并在年级大会上宣布。她后悔莫及,在教室里不停抹眼泪,回家后嚎啕大哭,家长也束手无策,她父亲给笔者打电话,希望考虑到女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怕女儿一时想不开寻短见,请班主任能到德育处为孩子求求情,给孩子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对这件事,笔者很震惊,平日里品行兼优的学生在大型考试中竟然做出不理性的事情,从情感角度我挺为难的,十五六岁的孩子是会感情用事的,在同学的友情和考试公正性的天平上她选择了前者。作为班主任,笔者也不希望有这样没面子的事情发生,可是转念一想,从公正公平的角度看,考试来不得半点虚假,学校也希望其他同学引以为戒。于是,笔者打电话与家长沟通,希望家长在安慰孩子的同时配合学校的处理决定,客观理性对待这件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一定程度上,坏事也许会变成好事。家长也同意了笔者的看法。同时,笔者又安排个别班干部安慰她,希望她承受住压力。最后,笔者上了一节题为“爱惜生命”的主题班会课,在班会课上笔者给学生读了一篇叶倾城的散文《岁月背后的回忆》。文中讲了两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因为贪玩而忘记参加集会,老师便用让两个孩子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喊自己的名字一百遍的方式来惩罚她们的贪玩。在全班此起彼伏的哄笑声中,两个孩子完成了“任务”,而其中一个孩子(岳湘)因不堪忍受大家的嘲笑回家后自杀了,另一个女孩也就是作者在文中写道:“如果,岳湘会知道,曾经的奇耻大辱,经过十年的光阴,只不过是岁月背后的记忆,那么,她还会死吗?”文章读完后,笔者让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一致认为岳湘在遭遇挫折后,造成行为上的失控,最终香消玉殒,这样的做法是不妥的。笔者趁机教育学生:“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遇到挫折时,咬咬牙挺过去后,明天依然美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正如文中作者所说的‘曾经的奇耻大辱,经过十年的光阴,只不过是岁月背后的记忆’。”这时,笔者偷偷看了那个学生一眼,发现她的头抬起来了,她的眼神似乎在告诉笔者“老师请看我的行动吧”。到了期末统考,从来没考到年级前100名的她竟然考了70几名。
  “教育的目的是应该让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人文关怀应该是教育的基点。正因为对生命的关怀成为盲点,正因为生命教育的“缺席”,所以一些孩子不懂得尊重、爱惜自己的生命。教育必须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必须是对生命的浇灌和养护,必须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命带来的自由、快乐和幸福。   二、学科教学中的生命化德育渗透
  学科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化德育。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发挥语文教材的价值,让学生在掌握基本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获得道德水平的提高。
  (一)教育学生学会尊重老师
  笔者任教班级的学生基础较差,素质不高,其家长的素质也不高,个别学生经常出口成“脏”,甚至对老师也在背后直呼其名破口大骂。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不便。作为语文教师,笔者常常在语文课上结合教材,教育学生要尊重老师。
  【案例三】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笔者带领学生反复齐读第一段。文中提到“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笔者趁机对学生说:“宋濂作为一代伟人对老师如此尊重,甚至要察言观色。作为中学生,我们是不是应该向他学习呢?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古代儿女见父母要行父子之礼,学生见老师要行师生之礼,同学相见也要行同学之礼。”同时,笔者给学生讲以前教过的韩国学生对老师敬重的细节:他们相当尊重老师,无论课上还是课下见到老师都是恭恭敬敬的,老远就打招呼,就连递交试卷都是双手呈送的。
  为了让学生对尊重老师有正确的认识,真正懂得尊重的意义,笔者还在班会课上多次教育学生要尊重老师,保证课堂纪律,并让学生明白:纪律保证了受益者是学生自己,因为老师可以把教学进度完成,教学质量肯定能提高。同时,笔者与学生一起拟了尊重老师的倡议书:(1)迟到时进教室要喊报告;(2)课堂上遵守纪律,不讲话,不插嘴;(3)交试卷时双手呈送;(4)进到老师办公室不大声喧哗,老师辅导后要说谢谢,问问题遇到老师睡觉时尽量不要干扰老师休息;(5)背后不恶意评论老师,不给老师起绰号。
  一种品德不是靠宣传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长期的教育和学生本身的内化与认同并不断付诸行动。渐渐地,笔者发现,学生双手呈交试卷的多起来了,主动与老师打招呼的多起来了,进到办公室安不大声喧哗的也多起来了,任课老师都表扬学生素质高,有礼貌,师生感情越来越融洽,教学质量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二)带领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
  生命化德育要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要教会学生接受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与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之中。对此,教师可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魅力,使学生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
  【案例四】在教学《斑羚飞渡》时,笔者采取的是先学后教的模式。首先,引导学生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的:(1)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接着,笔者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学。然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了以下问题:(1)斑羚陷入了怎样的绝境?(2)老斑羚是怎样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生存道路的?(3)在飞渡前后,文章多次描写彩虹,有什么作用?这样就使得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善待动物、善待生命。这样的课堂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更是陶冶情操、提升道德感的场所。
  【案例五】在教学《再塑生命》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笔者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文本,并回答以下问题:(1)莎利文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举例说明)?(2)莎利文是怎样逐步引导“我”认识抽象事物的?(3)莎利文走进海伦的生活后,海伦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样,学生带着任务进入学习,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海伦对生命的态度,最终让学生明白: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我们都不要放弃生命,都要勇敢地去面对,去与命运抗衡,从而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美丽。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转变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实施生命化德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素养、道德水平。
其他文献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真情是习作的灵魂。对学生平时的随笔,教师不用讲解过多的写作技巧和套路,可放手让学生随性作文,发表自己的“原初感悟”,即“无格”写作。  课文是最好的写作资源,所以在学生“无格”写作的基础上,教师可用好教材例子,借助课文进行“入格”训练,具体而言就是:基于阅读,进行技法“仿格”训练;通过多维评改,进行“升格”训练;探寻习作序列,加强“出格”训练。  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
期刊
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运用积淀、对话、课堂修炼、反思等策略促进青年教师学科教学能力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期“专题”,我们约请了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的多位教师结合自身的实践撰文,畅谈青年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的相关问题。  一、研究背景  (一)青年教师成长是时代、学校、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青年教师成长是社会期望所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人们对教
期刊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创办于1899年,经清末养正书塾和省立一师等,历时115年。百年杭高曾是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浙江新文学运动的中心。百年杭高,大师云集,名家荟萃,人才辈出。鲁迅、李叔同、朱自清、徐志摩、郁达夫、丰子恺、金庸、张抗抗等名家大师撑起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半壁江山。这些丰富而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在浙江省乃至全国中学界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成为学校语文组接续优良传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精
期刊
中学化学实验多,知识零散繁杂,很难理清知识间的线索以及内在联系,因此学生的学习变得非常机械,不会灵活地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验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系统组织,知识以杂乱无序的状态贮存于学生大脑中。那么有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或思维工具能把化学知识有效组织起来,在建构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进而提升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呢?作为身处一线的化学教师,不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验能力,他们缺的是一种能帮助其汇聚
期刊
王盛之,中学高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杭州市自然科学教学研究会理事,下城区教育学会理科教育研究分会会长,下城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兼职督学,现任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校长。曾荣获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优秀教研员、杭州市名师、市教坛新秀、下城区教育名家(四星级名师)、劳动竞赛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王盛之追求“教师教学有方,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梦想。曾任教过初中科学、高中
期刊
课程是学生在学校的全部学习生活的总和。只有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课程,才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学校课程规划,简言之,就是学校对在本校实施的所有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整体规划,它主要回答两大问题:一是国家课程如何校本化实施或如何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二是校本课程如何合理开发?”[1]因此,制订一份科学、合理的学校课程规划,是对校长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课程领导力的综合考量,也是困扰
期刊
一、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定位  宁波效实中学的课程顶层设计秉承“新教育”的理念,目标在于培养基础厚、后劲足、全面发展而富有个性的时代精英。语文作为基础类的语言学科,其课程规划追求“新教育”理想课堂的最高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共鸣,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本真的生命个体。  语文学习基于知识形态又不应囿于知识形态。语文学习过程既探寻客观世界,又满足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精神诉求。  语文生活应成为学
期刊
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的“指导思想”,从政策层面上宣示了学校课程体系重构的合法性;而如果要达成深化课程改革的“愿景”,在历时一年多的选修课程开发“热潮”之后重构学科课程体系已势在必行。本文介绍浙江省瑞安中学语文学科在这方面的思考与实践,不很成熟,其中有些内容尚处于尝试阶段,但不揣浅薄,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一、必修
期刊
杨云生,男,1966年6月出生,历任慈溪市云龙中学校长、慈溪市慈吉中学校长、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兼慈溪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慈溪实验高级中学校长、宁波市洪塘中学校长等职,现任宁波市惠贞书院校长、党总支书记。曾30多次获得县(市、区)级以上嘉奖,1997年7月、1999年6月两次被评为“宁波市优秀共产党员”,1997年8月被宁波市教委授予“宁波市中小学十佳师德楷模”称号,2002年8月被宁波市人
期刊
【名师档案】 舒继青,男,1962年10月出生,现为浙江省上虞市教体局教研室高中化学教研员。2004年被评为绍兴市首批正高级中学高级教师,2006年被评为浙江省化学特级教师。担任的社会职务有: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学化学分会理事,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学月刊·中学版》杂志特邀编辑,绍兴市第二、第三届名师培养工程导师,丽水中学、松阳一中“借智办学工程”化学学科首席指导教师,等等。  舒继青注重教学经验的总结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