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引领世界走向生态文明吗?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pp7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道"被理解为自然的方式,即当自然系统不受外力干扰时所展现的运行方式。但"文明"是否也能立足于道?道是否能够昭示文明的演化之路呢?是否会有一种文明能在其基本的设计和程序原则方面有意识地遵循道,从而使其成为一种生态敏感的、可持续的文明?我将在本文中论证,作为当代设计理论的"仿生"理念能够成为推动21世纪道家思想发展的重要工具。道家思想,特别是"无为"的理念为阐释仿生理念提供了强大的哲学背景,注入了深刻的哲学底蕴,同时也使得道家思想能够在当下关于可持续和生态文明的主要原则的论争中发挥核心的作用。同时,
其他文献
近年来,美国刑事被害人制度日益走向完善。它所建立的很多制度非常有特色。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中国刑事被害人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美国的相关制度予以完善。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对文献信息的需求量剧增.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医务人员在医疗、科研、教学中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开发利用文献信
网络时代图书馆的特征表现在:以网络为中心,而不是以图书馆建筑为中心;以检索为中心而不是以收藏为中心;以图书馆员的参与为中心,以数字化资源为中心,而不是以印刷型资源为中
为了研究我省基层所队长的心理健康及压力状况,采用scl-90对232名基层所队长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基层所队长在心理健康总分以及各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不同警种之间
摘 要:以人类为中心、生物为中心及环境为中心之间并不相互否定。放弃人类中心主义并不能帮助生态伦理学为环境保护找到一个坚硬的道德支点。环境保护的道德支点只能在人类自身上造出,这就是“全面的人”。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保护;道德支点;全面的人  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11)03-0001-05  无论是法国哲学家阿尔伯特·施韦兹创建的着眼于
邵逸夫医院是香港著名实业家邵逸夫爵士捐款,与美国罗马林达大学协作建造的综合性医院.因此,图书馆每年都收到国外的大批捐赠书刊.我们利用国际书刊进行馆际交换,不仅解决了
笔者认真分析了医药院校图书馆的特点,并对国外医学图书馆开展的服务项目进行了研究,认为医药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还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可以大力开展以下几项工作。1 根据循
对于无效合同情形下诉讼时效的适用问题,我国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2010年1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就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问题出台了《关于无效合同所涉诉讼时效问题的规定(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