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的修缮理念与工艺应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ueli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的修缮理念,引出建筑修缮的工艺,并尝试提出提高近代历史保护建筑修缮成果的策略,以期能够提高人们对建筑文物修缮的重视,更好地保留建筑风貌,传承历史建筑文化,仅供参考。
  【关键词】近代历史建筑;修缮理念;修缮工艺
  当前,近代历史保护建筑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遗留历史的见证,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其修缮工作受到了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予以了大力支持。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近代历史建筑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如何借助现代修缮工艺完整的保留历史建筑的风貌,将历史建筑文化传承下去,是修缮的重点,同样也是此次探讨的根本目的。
  1、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的修缮理念
  建筑的存在极为有必要,其作为人们生活过的场所,有助于古代历史文化的探究,同时也能反映出社会的变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放在当下也极具观赏价值,是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历史文化研究的突破口,在开展修缮工作时,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真实性。古建筑具有浓郁的历史韵味,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要想最大化保留其历史意义,就必须要遵循真实性原则,在修缮时尽可能保留建筑原有的布局样式,不随意更改建筑所传递的历史信息。二是可逆性原则[1]。当古建筑处于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则应当秉承可逆性原则,在充分把握建筑结构方法、不破坏建筑韵味的基础上,适当引入现代元素,以此来改善周围环境。三是整体性原则。古建筑应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性,重视其与周围环境的相适宜性,在修缮过程中充分考虑民间习俗、传统艺术等非物质文化形态,不仅要保护建筑的整体性,同时也可对某个构件进行重构。
  2、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的修缮工艺
  2.1平面布局修复
  在恢复建筑原有的平面布局时,首先要对建筑内部环境进行实地勘察,结合建筑所处的年代,了解建筑的布局特点,确保对建筑平面布局做到心中有数。在修缮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建筑原有构件被破坏,比如隔断、柱、檩条等被拆除,对此则需要在修缮后期对缺损的构件进行修补。
  2.2立面风貌修复
  若保护建筑出现柱、墙倒塌等情况,必须要按照建筑原有的工艺进行重新砌筑;如外墙砖墙面出现缺损、风化情况,就可采用批补法、镶嵌法等进行修缮,当墙面缺损深度未超过10mm时,应用与原砖墙相同材料的聚合物砖料粉进行批补,并做好勾缝工作。若墙面缺损深度超过10mm,则可先采用原砖墙相同的碎砖材料进行镶嵌修补,接着采用相同的聚合物砖料进行批补,并重新进行勾缝[2]。在使用镶嵌法和批补法进行修缮前,需要使用清水对缺损墙面进行清洗。
  2.3建筑结构加固
  结构加固是建筑修缮的重要内容,首先应完善结构体系,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若建筑墙体出现倾斜,则可在外墙内侧增设木柱,形成两跨木框架体系,从而提高建筑的抗侧刚度。其次,做好墙体构件处理。对于建筑外墙倾斜严重的,应予以局部保护性拆砌,同时拆砌所用的原材料需按照原有的工艺和形态进行重新砌筑,在重砌时需确保立面砖面依旧朝外。再者,做好木构件处理。近代建筑多采用木构件,随着时间推移,原木柱、木梁、楞木、檩条等极易出现开裂、虫蛀等情况,其承载力大大下降。若木构件出现局部开裂,可通过在木构件之间增设扁钢抱箍增强承载力。若木构件截面尺寸过小,则可以采取增大截面尺寸,调整间距等手段,以此来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
  3、近代历史保护建筑修缮保护措施
  3.1提高人们对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
  为有效控制建筑文物的破坏程度,有必要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可以通过新媒体网络渠道,加大对建筑文物保护的宣传,同时组织开展相关网络保护活动,将文物保护意识渗透到人们思想中。此外,还应在教育教学中落实文物保护教育,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开展相应的文物保护宣传和教育。最后,制定文物保护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以法律条款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增强保护意识。
  3.2规范统一建筑文物的修缮流程
  对建筑文物修缮流程进行规范,能更好地避免修缮过程中对建筑造成二次破坏。首先,对建筑进行勘察和鉴定,了解建筑的材性、材料、结构特点等;其次,制定修缮计划,做好修缮设计,包括建筑修缮设计、消防设计、节能设计、环保设计等内容;再者,科学开展修缮,结合建筑历史背景、建筑特色合理开展外墙清洗、结构加固、砖石增强、憎水处理等工作;最后,严格开展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出具建筑修缮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书后方可竣工。
  3.3保证修缮资金充足
  若建筑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在修缮时应由政府出资,当修缮资金充足且有剩余,可用于日常保养和维护;若建筑文物属于村组织所有,则应由村组织自行支付修缮费用。在修缮时若需花费较多资金,则可上国家上报建筑文物的破損情况,由国家下拨资金来弥补修缮费用缺口。当建筑文物修缮规模和范围较大时,依靠国家财政难以支持修缮工作开展,则可以适当采用BT模式进行筹资,鼓动社会各界力量、自愿者、龙头企业参与进来,不断拓宽修缮资金来源,保证资金充足。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在经历历史的洗礼后,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通过建筑我们可以窥探出以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探究古代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针对这类建筑修缮,其工作非常艰巨,如何在修缮工作中将现代建筑技术与建筑文物保护结合起来,是修缮工作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修缮工作必须要考虑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将建筑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燕坤.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在传统木结构建筑修缮中的应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3):58-58.
  [2]李竟贤.古建筑文物保护及修缮需重视问题探索[J].明日风尚,2018(6):112-112.
其他文献
期刊
为保障杉木高世代种子园生产种子的品质和产量,应用5×5杉木优良无性系全双列交配14年生测定林和5年生第2代种子园无性系单交试验测定林,采用胸径、树高和材积联合选择了优良
提出了一种融合视觉的柔性虚拟夹具方法,用于辅助未知环境中的机器人遥操作.通过引入柔性系数实现机器人倾向于理想运动方向程度的调节,保证已知环境中遥操作的安全性和操作
期刊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用活《地理填充图册》,极大地调动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综合判断能力。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how to use “Geo-Filled Atlas”
目的:18F-FDGPET/CT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一种先进的影象学诊断系统,它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在精确的解剖层面上显示局部的组织功能,达到取长补短,信息互补的效果,准确提供原发灶、区
【摘要】市场化养老是社会养老体现中重要组成部分,养老社区的设计与建设必须跳出传统思维,激发更具开放性的讨论和合作模式。  【关键词】市场化养老;客户导向;空间环境;组织结构;文化属性  1、前言  养老地产常常被认为是一个福利性的慈善事业。这里我们要区分开养老保障性需求和市场化需求。市场化养老是社会养老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与福利保障性养老在土地供应,资金来源,养老体系上都有很大区别 。养老作为一个
道咸以来,儒学因遭遇“千古之奇变”而面临无奈的沉沦,是个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作为社会重心的士绅阶层因时代的变局发生转型、分化,其再生产机制亦因科举停废而中断.但士绅
以大田栽培的10年生银杏实生苗为试材,研究了自然条件下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光温的日变化,衰老前期、中期和后期叶片的Fv/Fm、PIabs在一天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