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调查儿科ICU专科新护士培训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现状及产生因素,探讨如何实施护理人员的管理。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对60名儿科ICU专科新护士培训前后进行对照研究。结果:ICU的新护士培训后焦虑和抑郁层度明显降低.结论:规范化专科培训时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促进儿科ICU新护士成长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儿科ICU:新护士:焦虑:抑郁:心理保健[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12-033-01
随着重症医学的高速发展,国家二孩政策的开放,按专业化标准培养符合现代监护要求的ICU高级护理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儿科ICU危重病人多,没有家属陪伴,很多儿童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护士责任重大、护理操作复杂繁多,属于高风险职业。新护士因为岗位薪酬过少、紧迫的在职学习和提高学历的需要、护理部检查和考核过多、感觉生活压力很大,低年资护士承受着诸多的工作压力。目前针对儿科ICU新护士心理健康的研究有限,故对儿科ICU新护士培规范化培训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研究分析,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消除或减少其压力源,以减轻低年资护士的工作压力。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一所综合性三甲医院和一所三甲儿童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和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进入
Icu工作<1年的护士60名作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为女性,年龄20-26岁;学历本科6名,大专54名,护师4名,护士56名;其中刚毕业直接进入ICU工作护士10名,儿科普通病房轮转后再进入ICU护士35名,非儿科病房轮转护士15名。分别于儿科ICU规范化培训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问卷调查,评分标准按量表计分方法计算出标准分。总项目分>40分即为有抑郁和焦虑情绪。
1.2研究方法
在两所医院儿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大力支持下填调查表,以不记名、自愿的原则,自行独立完成,使用统一指导语,不做特殊讲解。
1.2.1此次调查在培训前(设对照组)和培训后(设观察组)各发出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60份,其中对照组收回有效问卷59份,回收率98%。观察组收回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100%
1.2.2补充调查:在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后,针对问卷中所反映的问题,对培训前和培训后抑郁指数≥0.51者,发放抑郁相关因素调查表25份,进行补充调查,回收率100%,有效率100%.再对重度抑郁的3名护士进行了个别访谈。补充调查的主题是:产生抑郁现象的相关因素。
1.3研究设计:问卷调查法。
1.4统计学方法:以均数、标准差、百分率进行描述,运用t检验和x2检验比较两样本的差异.采用PESS11.0软件进行结果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儿科ICU新护士焦虑和抑郁分析报告。
2.结果分析
2.1一般资料
2.1.1此次调查为培训前后自身对照比较,两组资料运用t检验和x2检验,无统计学差异,资料具有可比性。
2.2调查结果如下:
2.2.1对照组和观察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比较。
根据表1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焦虑,两组比较P<0.05,即实验组抑郁发生率和抑郁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2.2.2有无儿科工作经历护士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比较,见表Ⅱ
根据表Ⅱ结果显示:无儿科工作经历的护士抑郁和焦虑发生率高于有儿科工作经历的护士,而护士平均SDS得分高于SAS得分说明有抑郁现象者多于有焦虑现象者。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儿科ICU新护士焦虑和抑郁发生率较高,规范化培训后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大大低于培训前,没有儿科工作经历的新护士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高于有儿科工作的新护士。
3.1儿科ICU新护士因为承受压力大,容易导致精神紧张,影响休息和睡眠,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甚至在工作中因思想不集中而出现差错事故的发生,给患儿带来伤害。3.2规范化培训是专业发展的需求。对ICU工作的年轻护士,在岗位胜任力及心理健康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按专业标准培养符合现代化监护要求的重症监护病房(ICU)高级护理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3.2临床实践能力的培训是决定ICU护士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儿科ICU危重抢救配合频繁,药物计量配置特殊,没有儿科工作经验者往往不能有效的配合抢救,心理压力大。
3.3人员配置合理。选择理论扎实、操作熟练、热爱学生、富有耐心,具有循循善诱、乐于奉献品质的带教老师,带给新护士自豪感和安全感,利于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3.4制定和实施心理健
康保健措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培训管理中要刚柔相济,既要注重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又要重视对护理人员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关心新护士的生活,及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定时减缓压力,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防止心理崩溃。
3.5提高新护士待遇。重视在工作中的保健因素,处理好医生和护士的关系,规范奖酬金的分配。管理要提倡以人为本,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加快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进程.在纠纷处理中,应实事求是,找准问题的实质,将对新护士的消极影响降到最小程度。
3.6工作中科学合理的排班,配备足量的临床护士,作好二线保障,为ICU新护士提供心理安全感。
小结:儿科ICU新护士岗位责任重、技术含量高、承担风险大,身体和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管理中可以遵循先普通病房再进入ICU的原则,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同时注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进儿科ICU新护士成长的有力措施。本研究只针对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了研究,对于产生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原因尚需要进行系统化的研究。
[关键词]儿科ICU:新护士:焦虑:抑郁:心理保健[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12-033-01
随着重症医学的高速发展,国家二孩政策的开放,按专业化标准培养符合现代监护要求的ICU高级护理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儿科ICU危重病人多,没有家属陪伴,很多儿童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护士责任重大、护理操作复杂繁多,属于高风险职业。新护士因为岗位薪酬过少、紧迫的在职学习和提高学历的需要、护理部检查和考核过多、感觉生活压力很大,低年资护士承受着诸多的工作压力。目前针对儿科ICU新护士心理健康的研究有限,故对儿科ICU新护士培规范化培训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研究分析,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消除或减少其压力源,以减轻低年资护士的工作压力。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一所综合性三甲医院和一所三甲儿童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和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进入
Icu工作<1年的护士60名作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为女性,年龄20-26岁;学历本科6名,大专54名,护师4名,护士56名;其中刚毕业直接进入ICU工作护士10名,儿科普通病房轮转后再进入ICU护士35名,非儿科病房轮转护士15名。分别于儿科ICU规范化培训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问卷调查,评分标准按量表计分方法计算出标准分。总项目分>40分即为有抑郁和焦虑情绪。
1.2研究方法
在两所医院儿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大力支持下填调查表,以不记名、自愿的原则,自行独立完成,使用统一指导语,不做特殊讲解。
1.2.1此次调查在培训前(设对照组)和培训后(设观察组)各发出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60份,其中对照组收回有效问卷59份,回收率98%。观察组收回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100%
1.2.2补充调查:在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后,针对问卷中所反映的问题,对培训前和培训后抑郁指数≥0.51者,发放抑郁相关因素调查表25份,进行补充调查,回收率100%,有效率100%.再对重度抑郁的3名护士进行了个别访谈。补充调查的主题是:产生抑郁现象的相关因素。
1.3研究设计:问卷调查法。
1.4统计学方法:以均数、标准差、百分率进行描述,运用t检验和x2检验比较两样本的差异.采用PESS11.0软件进行结果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儿科ICU新护士焦虑和抑郁分析报告。
2.结果分析
2.1一般资料
2.1.1此次调查为培训前后自身对照比较,两组资料运用t检验和x2检验,无统计学差异,资料具有可比性。
2.2调查结果如下:
2.2.1对照组和观察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比较。
根据表1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焦虑,两组比较P<0.05,即实验组抑郁发生率和抑郁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2.2.2有无儿科工作经历护士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比较,见表Ⅱ
根据表Ⅱ结果显示:无儿科工作经历的护士抑郁和焦虑发生率高于有儿科工作经历的护士,而护士平均SDS得分高于SAS得分说明有抑郁现象者多于有焦虑现象者。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儿科ICU新护士焦虑和抑郁发生率较高,规范化培训后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大大低于培训前,没有儿科工作经历的新护士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高于有儿科工作的新护士。
3.1儿科ICU新护士因为承受压力大,容易导致精神紧张,影响休息和睡眠,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甚至在工作中因思想不集中而出现差错事故的发生,给患儿带来伤害。3.2规范化培训是专业发展的需求。对ICU工作的年轻护士,在岗位胜任力及心理健康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按专业标准培养符合现代化监护要求的重症监护病房(ICU)高级护理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3.2临床实践能力的培训是决定ICU护士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儿科ICU危重抢救配合频繁,药物计量配置特殊,没有儿科工作经验者往往不能有效的配合抢救,心理压力大。
3.3人员配置合理。选择理论扎实、操作熟练、热爱学生、富有耐心,具有循循善诱、乐于奉献品质的带教老师,带给新护士自豪感和安全感,利于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3.4制定和实施心理健
康保健措施,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培训管理中要刚柔相济,既要注重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又要重视对护理人员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关心新护士的生活,及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定时减缓压力,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防止心理崩溃。
3.5提高新护士待遇。重视在工作中的保健因素,处理好医生和护士的关系,规范奖酬金的分配。管理要提倡以人为本,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加快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进程.在纠纷处理中,应实事求是,找准问题的实质,将对新护士的消极影响降到最小程度。
3.6工作中科学合理的排班,配备足量的临床护士,作好二线保障,为ICU新护士提供心理安全感。
小结:儿科ICU新护士岗位责任重、技术含量高、承担风险大,身体和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管理中可以遵循先普通病房再进入ICU的原则,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同时注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进儿科ICU新护士成长的有力措施。本研究只针对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了研究,对于产生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原因尚需要进行系统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