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油气井井筒完整性检测方法

来源 :石油钻探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yica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深层油气井井筒“完整性失效部位不唯一、失效形式多样化”、定位识别难度大的问题,基于现有检测方法,集成优化相关设备和工艺,形成了以“声波+电磁”特征为核心的深层油气井井筒完整性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定位并识别油管泄漏、丝扣渗漏、套管泄漏、套后水泥环窜流、液面下泄漏和多重泄漏.采用该方法检测了试验井的井筒完整性,成功确定了生产管柱两泄漏点的位置和泄漏类型.研究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形成的检测方法可准确识别深油气井井筒完整性失效类型和确定失效位置,可为深层油气井建井、修井和井筒完整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为了明确沥青路面低温性能研究现状,对沥青路面低温开裂研究进行了概述,总结了沥青低温性能评价指标,从预估沥青混合料开裂温度、沥青混合料应力应变及能量指标三个角度综述了沥青混合料低温评价指标,分析了测试方法和适用性.结果 表明:临界开裂温度及劲度模量更适合评价沥青低温性能,基于断裂力学提出的断裂能指标改变了以往从单一应力或应变角度进行评价的状况,评价效果更好;半圆弯曲试验及圆盘紧凑拉伸试验由于操作简单、试件易制,具有更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为开发南海东部某油田边际油藏,设计了一口水垂比高达4.90的大位移井M井,钻井过程中面临储层埋深浅、稳斜裸眼井段长、安全密度窗口窄、井眼清洁困难和套管下入摩阻大等技术难点.通过研究与应用井眼轨迹控制、井身结构优化、井筒当量循环密度ECD控制工艺和安全高效下套管工艺等技术,顺利完成了该井的钻井作业.应用结果表明,五开井身结构显著提高了井壁稳定性;使用连续循环阀系统及岩屑床破坏器,井底ECD变化率降低至小于1.9%;应用漂浮下套管及全掏空旋转下尾管工艺,顺利下入?244.5?mm套管×4200.00?m及?1
分析清楚长宁区块龙马溪组和五峰组井眼失稳的原因,提出强化井眼稳定的钻井液技术对策,对该区块水平井水平段的钻进至关重要.基于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页岩膨胀、滚动分散试验,揭示了复杂地层的井眼失稳机理,提出了“强化封堵微观孔隙、抑制滤液侵入和阻缓压力传递”协同的井眼稳定技术对策.采用砂床滤失仪、高温高压滤失模拟装置、微孔滤膜等试验装置,优选了以封堵剂为主的长宁区块油基钻井液处理剂,构建了适用于长宁区块的强封堵油基钻井液体系,其抗温135?℃,抗盐10%,抗钙1%,抗劣土8%,400?μm宽裂缝的承压能力
为了解决节流器砂埋后打捞失败导致的气井关停问题,在分析卡瓦式节流器结构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气井节流器的砂埋判识方法,分析了节流器砂埋后的打捞复杂原因;结合常规钢丝打捞作业、连续油管磨铣打捞作业和起管柱作业的节流器处理措施,研究了连续油管冲砂打捞砂埋节流器的技术思路和作业流程,推荐了冲砂打捞工具串,并分析了对应连续油管及油管直径的理论最小冲砂排量.现场试验4口水平井,冲砂后均成功打捞出了砂埋?88.9?mm油管节流器,成功率100%,平均总耗时小于1.5?d,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研究表明,连续油管冲砂打捞
为深入认识钻井过程中井下钻柱振动的特征、明确振动激励源,利用ESM存储式测量系统对某超深井旋转钻进过程中的振动信号进行了测量,并分析了钻柱粘滑和涡动的主要特征;以此为基础,分别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对钻柱振动信息进行频域和时频分析,确定了引起钻柱振动的主要频率,进而明确了其振动激励源.研究发现:钻柱发生粘滑运动时,三轴加速度呈同步周期性变化,其周期为10?s,主要频率成分为0.1?Hz;钻柱发生涡动时,三轴加速度均呈杂乱无章的不规则波动,主要振动频率为钻头转速的2倍频、转盘转速的1~5倍频
塔里木油田跃满西区块深部地层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易出现井漏、井塌、卡钻和盐水侵等井下复杂情况,目前所用钻井液存在高温增稠、抗CO32–/HCO3–和劣质土污染能力差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了以抗高温聚合物降滤失剂APS220和新型高温稳定剂HTS220为主剂的高温恒流变钻井液,在试验分析主要试剂性能的基础上确定了基本配方.通过室内试验,评价了该钻井液的高温恒流变性、抗CO32–/HCO3–污染性能和抗钠膨润土污染性能,试验发现,其100与180?℃时的塑性黏度比值为1.3,动切力比值为1.5,初切力
为了准确表征页岩油藏复杂裂缝中多相流体的流动,建立了嵌入裂缝多相流动模型和多裂缝交叉网络多相流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多相流体在多裂缝交叉网络中的流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裂缝网络多相渗流数值模拟方法解决了表征流体单一、裂缝尺度范围大、划分网格要求精度高、流体参数在裂缝界面处不连续等问题,能够判断水力压裂裂缝与天然裂缝沟通的规模及距离,数值模拟计算的地层压力可以表征页岩油藏裂缝网络附近区域内压力随生产时间的变化规律.裂缝网络多相渗流数值模拟,实现了数值模拟的高效计算,为评价页岩油藏储层提供了新的技术
2021年6月23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消息,目前京津冀3地机动车超标排放信息已实现共享,通过机动车超标数据平台可互相查询信息,对排放超标车辆进行协同监管.rn据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统计,截至2020年,河北省机动车保有量1800万余辆,省内每年在途重型柴油货车大约1.3亿辆次;河北各地市大气污染源解析结果显示,机动车排放量占当地污染源比例大约在15%~30%.
期刊
近日,曼恩商用车与德国码头运营商汉堡港务仓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HHLA公司)战略合作的“Hamburg TruckPilot”自动驾驶卡车测试项目大获成功,标志着自动化驾驶卡车可以高效、安全地应用于集成运输物流工作场景中.
期刊
为了明确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氮气原油变稠的机理并制定相应的开发对策,提高注氮气的采收率,开展了缝洞型油藏注氮气致稠机理研究.该研究通过注氮气模拟试验,分析了氮气抽提作用、氮气含氧量和伴注水对原油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气含氧是引起原油黏度增大的主导因素,含氧量为1%时,仅需2?d多即可将氧气耗尽,黏度达到18000?mPa·s,为初始黏度的6倍;含氧量为5%时,在7?d多时间内黏度持续升高达到1122000?mPa·s,为初始黏度的366倍.乳化含水和抽提对原油黏度的影响相当,黏度升高1~3倍.研究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