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美学发展格局:一枝独秀与多元共存——兼评“丢弃论”和“不是论”

来源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j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美学发展格局呈现出由一枝独秀到多元共存的发展态势:实践美学在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之中脱颖而出,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之中逐步成为主导流派;90年代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使得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出现了多元共存的格局,各种美学流派在理论建构方面进行着努力探索和研究。实践美学在这种探索和研究之中走向了新实践美学。在今后的美学发展中,新实践美学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全面吸收中西美学优秀遗产,在实践美学发展的雄厚基础上,一定会在中国当代美学百花丛中笑迎新春。
其他文献
虽然总体上而言,道德的生长方式是自然演进的,但不排除在特定时空或条件下,理性建构亦可起到一定作用。以理性建构为主导方式的法治,一定程度上可以对道德演进予以理性干预,
有一种犀鸟,身形很小,专门停在犀牛的背上为犀牛找皮肤缝隙间的寄生虫,这样既可以以虫为食,又可以让犀牛来保护自己。而对于犀牛,他既可以因此减少皮肤里的寄生虫,又可以凭借小犀鸟
采用体外培养方法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对瘤胃发酵的影响。以微晶纤维素为发酵底物,混合酸的添加量为5mg,添加比例分别为0:0、5:0、4.1、3:2、1:1、2:3、1:4和0:5,每个处理
合作学习是当前教育界流行的教学理论,也是人们广泛、热烈讨论的话题,其内在的根基就是人的同一性,学生在同一性促使下聚结为学习小组,并在同一性的支撑下进行彼此间的合作,
主张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学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开展学生的多边思维交流活动,加强实验课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