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瘟疫”应雷厉风行

来源 :理财周刊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cys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尚主席把这种全国蔓延的骗局比作“瘟疫”,很形象。如果我们的行政机关在这种有可能迅速扩散的“瘟疫”面前,仍然是不紧不慢地调查研究,对棘手问题能推就推,甚至置之不理,这种“瘟疫”的传播就很难被遏制。
  “不仅老百姓很难识别,有的时候甚至需要监管部门花很大力气来进行确认,而且这种一本万利或者无本万利的事情,如果不及时制止,就会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这是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在“整治非法证券活动协调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上说的一番话。
  尚福林主席所指的“瘟疫”为何物呢?他接下去解释了一番:“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趋活跃,全国有25个省市区都出现了以到境外上市为名,推销所谓‘原始股’等非法证券活动。目前证监会已经对上百起涉嫌从事非法证券活动的公司进行了调查。据了解,非法证券活动花样不断翻新,隐蔽性很强,投资者则大多是退休人员、下岗职工等社会群体。”
  这么一说,《理财周刊》的老读者都不会感到陌生了。针对“原始股”等骗局的揭露和斗争,本刊从2004年底就开始进行了,后来又于2005年、2006年分别在《封面文章》以及《财事焦点》等栏目中连续曝光这种骗局的最新动向。
  实际上,即使您不是老读者,只要家里开通了固定电话或者是手机用户,也不会对这种骗局感到陌生。因为时常有陌生电话会提示您到某某证券公司去“领资料”等,而这些电话的背后无一不是在推销“即将获得暴利的原始股”。
  然而,令人感到万分遗憾的是,尽管媒体陆续曝光,数量极大的受害者不断投诉、报案,却很少引起行政、司法等部门的重视。作为一个连续3年曝光此类骗局的记者,我时常感到非常无奈的一点是,经常有读者打电话到我办公室或者在本刊的网站上留言,询问已经购买了这种“原始股”后该怎么办,而我却很难回答这个问题。
  找证监会投诉吗?很多人去电了,近乎统一的回答是“证监会只管理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这种非上市公司的事情不归我们管,至于它们的真假,我们也一时难以辨别”。找公安局报案吗?很多人尝试了,但是往往“不予立案”,因为说它们诈骗,这种股权却往往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是一堆不值钱的废纸而已。虽然几乎永无上市套现的可能,却难以定一个准确的犯罪嫌疑。其他如工商局、产权交易所、法院、检察院、银监会等,答复惊人地一致:“我们无能为力。”
  整整三年过去了,全中国又增加了多少个受欺骗的投资者,而直到此时我们才看到一线曙光。据新华社报道,3月20日的北京,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发行股票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中国证监会近日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召开整治非法证券活动协调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决定推动地方政府建立打击非法证券活动的长效机制,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大案要案。
  可是,您知道这个《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发行股票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是何时出台的吗?是2006年12月12日。整整3个多月过去了,这些部门的头头才有时间凑齐了开第一次工作会议,而真正要处理一批案子,给受骗上当者一些赔偿,看来还有待时日。
  尚主席把这种全国蔓延的骗局比作“瘟疫”,很形象。如果我们的行政机关在这种有可能迅速扩散的“瘟疫”面前,仍然是不紧不慢地调查研究,对棘手问题能推就推,甚至置之不理,这种“瘟疫”的传播就很难被遏制。
  我曾经报道过一位为了追讨被骗财物颠沛6年,信访过所有能沾边的行政、司法机关,甚至绝望自杀过的残疾人郭哨龙。他说:“我也理解我们的法律有给他们(骗局制造者)钻空子的地方,我也知道证监会要具体处理还有些困难,但设一部热线电话接听一下类似我这样的受害者的投诉,告诉我们一下这种股票究竟是真是假总还是不很难的吧。其实我最初也怀疑过原始股的真实性,可是到处打听也没人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后来架不住骗子的煽动就上当了。如果有个部门能打电话咨询一下,提示一下风险,估计很多受害者就不会倾家荡产了。”
  不知道听了郭哨龙的这番话,那些高居庙堂的人士会怎么想。设一部热线电话,倾听一下投资者的疑问,并不要太多人力物力,可是却可以避免无数家庭悲剧的发生。这样的举手之劳,为什么迟迟没有进展呢?
其他文献
加息之后,储户是否转存更为合算,对于这个问题要细细盘算,不能一概而论。对于是否要提前还贷,更是要全面权衡。  3月18日起,央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自2005来以来,央行已连续加息4次。  加息了,对于老百姓们来说喜忧参半。喜的是存款收益上升了,有了一笔“加”来的收入;忧的是贷款成本
期刊
渴望自由是每一个人心中永远的梦想:自由地支配时间与金钱,自由地展开翅膀飞向自由的天空、憧憬的方向……于是,自由行越来越成为人们心怡的出行方式。你可以选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然后,安静地住上三五天,什么都放下,什么也不牵挂;你还可以选择在几个国度里辗转,在一个城市里暴走,或在一个景点沉醉。一句话,自由随你行。  然而,有人却要说:万事皆备,只欠东风。君不知,出境游,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签证是道
期刊
有人把3G牌照发放的猜想叫作中国电讯行业的“哥德巴赫猜想”。尽管3G牌照可能推迟到年末发放,但关于3G设备的百亿招标已经悄然开始,和3G设备相关的企业将在这块蛋糕中分一杯羹。“光打雷不下雨”的3G概念,此次终于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80亿到100亿元的开支    业界本以为2007年第一季度3G牌照将尘埃落定,结果最近的风向标悄然转换,各大投行和业内专业人士纷纷预测TD测试将继续进行,3G牌照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一部与每一位中国人切身利益关系密切的法律,它的实施会对我们的经济生活产生哪些重大的影响呢?  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经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之后,已于近日正式颁布,并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作为一部与每一位中国人切身利益关系密切的法律,它的实施会对我们的经济生活产生哪些重大的影响,本刊记者走访了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一
期刊
“两会”上关于取消利息税的提案已引起媒体纷纷报道,取消利息税也已成为一种强势舆论。不过与此同时,认为不可能取消利息税、利息税需要作合理调整的声音也一直存在。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包括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内的27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取消利息税的提案。一时间媒体纷纷报道,取消利息税渐成为一种强势舆论。  不过,在这一强势舆论的背后,认为不可能取消利息税、利息税需要作合理调整的
期刊
从当初年少得志,万众瞩目的“小帅虎”,到如今默默向上,成熟稳重的陈志朋,入行已经20多年的他,在经历了起起落落的沉浮之后,如今演艺事业和投资副业都渐渐走上正轨。  出道时的如日中天,对于很多演艺圈的明星而言,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它可以使你的演艺事业达到顶峰,但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制高点,从此很难逾越。陈志朋便是这样一位。  在电视台的节目彩排现场,和刚出道时的小帅虎模样不同,记者面前的陈志朋的肤色不
期刊
3月17日,央行突然宣布加息,自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很多人依据教科书上的理论担心这是个坏消息,事实上,不少业内人士也作了股市“黑色星期一”的预期。然而,19日的A股市场走势可以用“满地眼镜”来形容——大盘反其道而行之,出现暴涨的走势,屡攻不下的3000点也轻松地一跃而过。  从去年以来的加息效果似乎在表明,加息与A股关联度越
期刊
要做好理财规划就必须对自己的风险特征以及理财特征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因为不同的特征会对理财方式和产品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风险是一个客观的概念,这意味着风险是可以被度量的。但对于一个确定的风险,在不同的感受主体那里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和态度。一个人的风险特征是其理财过程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风险特征可以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  风险偏好。这反映的是个体主观上对风险的态度。风险其实就是一种不确定性,
期刊
在香港买股票,没点资金量还真不行。就拿汇丰银行来说,一手400股(港股以一手为基本交易单位),按3月16日收盘价每投134.3港元计算,不计交易费用、买入一手就需要高达53720港元。于是,香港的一些金融机构就推出了为投资者提供月供计划的服务。  金小姐是个很善于理财的人。2005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当年10月开始每月用1000港元投资汇丰银行的股票,到目前为止,她已经有100多股汇丰银行的股票了
期刊
央行的多次加息,已经让先前选择固定利率房贷的人尝到了甜头。尽管目前新客户难以赶搭固贷调整前的“末班车”,但继续加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人们在选择房贷产品时,仍可对这种锁定成本的贷款形式予以关注。  孙先生去年7月在光大银行申请了一笔10年期的固定利率房贷,银行给予他的贷款利率为6.08%。尽管比当时的浮动利率的贷款利率5.814%略高了些,但是孙先生认为,国内经济正处于加息周期中,目前略高的利率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