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直视手术同期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房颤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t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手术时同期采用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房颤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心脏直视手术同期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的40例房颤患者,对40例房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服务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并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应指导,告知如何准备测量脉率、脉律。结果:通过在围术期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服务,对40例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发现总治疗有效率为875%(35/40)。结论:对采用心脏直视手术同期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的房颤患者,在其围术期内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能够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也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心脏直视手术;射频消融迷宫术;房颤;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0-0118-02
  心房纤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通常情况下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致使房律发生紊乱的一种现象。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社会环境的恶化等诸多因素,使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心房颤动,并且房颤的发生率也越来越年轻化。研究显示,年龄增长和房颤的发生率呈正相关,而7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发病率高达10%[1],因此房颤越来越受到普通大众的关注。在房颤发作时,心率快且无规律可循,最高频率值600次/min[2]。房颤的发生还会诱发高血压、心衰等疾病或加重其病情。目前临床治疗房颤的主要手段为心脏直视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术治疗,但是好的治疗手段离不开围术期的护理工作,良好的护理工作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促进病情恢复。本文即是对心脏直视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围术期护理工作进行探讨分析,现研究整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行心脏直视手术同期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的40例房颤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53~82岁,平均年龄(689±42)岁。其中肺动脉高压13例,心功能Ⅱ级9例,心功能Ⅲ级26例,心功能Ⅳ级5例。房颤病程2个月~14年,平均病程(65±37)年。
  12治疗方法40例患者均行心脏直视手术同期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建立体外循环,确保体外循环下心脏始终维持跳动。然后在采用灌洗式射频,将射频的输出功率设为50W,在心脏不停跳情况下快速完成右心房迷宫术,再将主动脉阻断,在心脏停跳时快速完成左心房迷宫术,再行瓣膜手术。
  2围术期护理工作
  21术前准备工作在手术开始前1天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如配血、备皮、卫生等准备工作,耐心教导患者进行有效深呼吸、有效排痰,同时指导患者学会和习惯在床上大小便。向患者介绍ICU的住院环境,告知患者住院期间尽量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提高治疗依从性。很多房颤患者往往为老年患者,容易出现不良情绪以及对治疗结局会有怀疑,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开导和解释工作[3-5]。将手术方案、流程、治疗效果告知患者,让患者了解,从而打消不良情绪。
  术前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当及时予强心药、利尿药、血管活性药物保护心功能,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期向管床医生汇报。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22术中护理静脉通路护理即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及时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路,为插管、穿刺以及设备调试做好准备工作。
  手术中护理人员要控制好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准备好相关急救设备。并且保证手术的安静有序,静止非手术医务人员进入手术室。其他医务人员必须进入手术室时做好无菌操作。
  23术后护理
  231心律监测护理完全房室传导阻滞是射频消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极高。一般情况下手术病人术后常规放置了临时起搏导线,当心率低于60次/min时,应当启用临时起搏器,人为控制心脏搏动,让心房依照房室的顺序规律搏动[6],逐步恢复窦房结功能。护理人员对起搏器的原理要有了解,学会使用,指导患者如何调节各项参数,对心电监护仪上的起搏信号要会识别[7]。学会常见的心电图知识,例如房室传导阻滞等,一旦发现有传导阻滞、长RR间期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以免因传导阻滞引发晕厥等情况[8]。
  232胺碘酮护理对于术后早期仍发生房颤的患者,应及时给予胺碘酮进行纠正。在手术结束返回ICU后,可用胺碘酮维持至患者清醒,一般用量是20~30mg/d,护理人员应注意胺碘酮静推速度和心率,若患者心率每分钟低于80次,需要通知医师调整用药剂量。患者清醒后可拔除气管插管,同时将胺碘酮改为口服,用量200~400mg/d。术后长期口服胺碘酮,根据患者心率进行调整。口服三个月后若患者仍时发房颤,当行电复律,随后继续口服至少三个月胺碘酮[9]。
  233低心排监测护理很多患者术前心功能分级提示患者心功能差,心肌储备力低下,同时长时间的手术必然会对患者的心肌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诱发部分患者出现低心排的情况。对于低心排患者应当及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同时护理人员要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进行维持,密切观察反搏效果,并做好相应记录。在进行反搏时,由于反搏管容易堵住动脉血管从而对下肢的供血造成影响,因此要做好预防下肢栓塞工作。定期观察患者下肢皮温、皮色等变化,并注意保暖,可以适当抬高下肢,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被动运动,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减少栓塞的发生。嘱患者在病房内保持安静,不可过度躁动,影响导管移位[10],从而对反搏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234呼吸道护理手后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训练,并尽量自行咳痰。指导患者咳痰时将手按住胸部切口处,以免过度咳痰牵拉伤口造成牵涉痛,若患者疼痛明显,适量予镇痛药物控制疼痛,以避免因呼吸浅引发的肺不张以及低氧血症[11]。咳痰困难时要进行雾化、吸痰等护理,尽可能排出痰液。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及早下地进行活动,以避免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235出院护理指导出院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一定的出院指导,告诫患者出院后要多休息、适量运动,两者有机结合。保持稳定的情绪,不过喜、过悲。每天保证摄入营养足够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有助于心肌细胞修复和心功能的恢复。若患者行瓣膜置换术,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按时服用抗凝药物,若频繁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时要及时就诊[12]。告知患者和其家属如何测量脉搏及脉律,并做好相关记录以便复诊时供医生参考。患者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时,要及时来院就诊检查。
  3结果
  通过围术期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服务, 40例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其中恢复窦性心律35例,仍有房颤4例,房扑1例。
  4体会
  心房纤颤作为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近年来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呈年轻化趋势。临床采用心脏直视手术同期射频消融迷宫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围术期的护理能够帮助医师做好手术准备工作、监测生命体征、消除不良情绪、增强患者信心、提高疗效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心脏直视手术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房颤,是目前治疗房颤最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方法。其手术的治愈率高、危险性小。熟悉的操作流程和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手术前、手术中的全面护理配合,能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孙莲莲,丁恒,王瑾瑜,等.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术中并发心脏压塞后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27(3):252-253.
  [2]周莹,王琳.出血危险度评分在房颤射频消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5,16(5):449-451.
  [3]石丽,王琪,刘加林,等.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的围术期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4):777-778.
  [4]王琳,李文静,居维竹,等.房颤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抗凝药的应用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51-53,67.
  [5]周云英,周蓓,杨美珍,等.1例房颤射频消融后并发心包和胸腔大量积血的抢救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156-157.
  [6]刘娟,白玲,姚丽,等.医护联合责任组对房颤行射频消融术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4(21):117-118.
  [7]马玲波.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中术后并发症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3,(31):21,23.
  [8]彭飞,钱亿超,周惠芬,等.Carto-3标测下房颤射频消融的术中配合及护理[J].医药前沿,2013,25(29):309-310.
  [9]李吾枝,常玉霞,杨旭,等.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围术期护理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6):59-61.
  [10]杜美兰.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术中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5,37(20):95-97,174.
  [11]李海楠,吕晓静,田海涛,等.房颤患者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4):2240-2242.
  [12]洪慧,陈晓玲,石开虎,等.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永久性心房颤动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1):5-8.
  (收稿日期:20160321)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土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C18 (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醋酸铵溶液-乙腈(85∶15);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土霉素在0.12-9.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RSD=0.6%(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目的:研究中国安氏Ⅰ类错[牙合]成人与美国安氏Ⅰ类错[牙合]白人牙颌颅面形态结构的差异。方法:从西安市11所大学2098名新生中选取符合标准的101名(男53名、女48名)安氏Ⅰ类错[牙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为贯彻落实卫生部2010年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各大医院都在竞相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不断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高医院的形象、效益,提高医院竞争力
【摘要】目的: 观察助产护理对防止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分娩的132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助产护理,统计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进行复苏护理,通畅气道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34岁,因双颊部凹陷于2005年9月8日行双侧面颊部白体脂肪颗粒注射充填术。在局部肿胀麻醉下,用10ml注射器抽取下腹部脂肪,经处理取得纯脂肪颗粒10ml,平均装入2支5ml一次性注射器内备用。术前标出面颊部凹陷需注射的范围,在耳前发际内作2~3mm切口,将连接装有5ml纯脂肪颗粒的5ml注射器的16号钝头从切口进入标出范围内的浅筋膜层的远端,边退边注射脂肪颗粒,多个
目的:观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效果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6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根据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
目的:探讨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不同电解液中对纯钛种植体表面进行生物改性。方法:试件预处理后分别在不同化学组成的电解液中进行微弧氧化处理。扫描电镜(SEM)观察微弧氧化膜层的
【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功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运功功能的恢复状况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
【摘 要】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4例,均行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照组22例采用单纯钉棒系统内固定,观察组22例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结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结果:①手术切口疼痛时间观察组(40±15)d较对照组(60±10)d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下肢麻木症状消失时间1~3d,平均(256±10)
【摘 要】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白蛋白纳米粒的最优制备条件及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情况。方法:以青蒿琥酯包封率为定量指标成分,确定牛血清白蛋白质量,青蒿琥酯浓度,旋蒸转速等影响因素,并以L9(33)正交实验安排实验;根据结果筛选出最优处方后,考察纳米粒的体外释放情况;MTT法考察纳米粒对人肺癌细胞A549的体外抑制率,并与青蒿琥酯原料药比较。结果:最佳制备条件为:取500μL浓度为35mg/mL的牛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