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春猪:爸爸爱喜禾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o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恍惚成人
  和许多同龄人一样,蔡春猪有着那种恍惚成人的感受。好像一下子被套牢在成年人的圈套里,结婚、生孩子,还没缓过神儿来就到了想跑也跑不出来的境遇里。在陌生人眼中,东方夜谭里的老蔡总是热情、幽默、不太正经。可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有“社交恐惧症”,最喜欢一个人海阔天空的思考问题。年过四十的老蔡,脸上似乎却总是写着三个字——不适应。
  对很多、很多事的不适应,这是很多作家写作的源头,不适应人生的突如其来的凶年,不适应龇牙咧嘴的人际交往。在蔡春猪的前半生里,处处都镌刻这种对于生活的不适应和无准备。不同于多数为自己做足人生规划的人,蔡春猪是那种率性而为的人,对于他来说似乎从没有什么“人生该如何如何”的观念。当蔡春猪还是湖南农村里插秧种地的那个蔡朝晖时,他就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他的人生在于不停地“折腾”。
  蔡春猪的父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的愿望只是希望儿子能够安安稳稳,好好过日子,将来能有出息。17岁时候,蔡春猪就从上了两年的职高退学,跑到广东去打工。这是蔡春猪的“第一次折腾”。
  没过多久,他就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折腾”。在1992年这一年,敢于“折腾”的蔡春猪只身一人来到北京,那年他18岁。去北大做旁听生。这个举动也许是源于蔡春猪天性里不甘于平庸、不希望“泯然众人”的强烈挣脱欲。
  刚来北京,蔡春猪腰里揣着在广东打工时赚的一丁点钱,在北大周围的圆明园村开始了蹭住、蹭吃的流浪生涯。在北大附近混迹的几年,除了在圆明园画家村和一些艺术家蹭饭蹭住,蔡春猪业余时间就是到北大听课和从事文学写作。蹭课、吃食堂、写点小文章,没有任何可靠的收入,全靠哥哥接济。
  那些年,蔡春猪的生活没有任何起色。很久之后,一次偶然,蔡春猪的一篇文章在一家杂志上发表,因此他获得了800元的“巨额”稿费。他打趣说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毫无疑问,这些钱对于当时生活拮据的蔡春猪来说意味着什么。好事来了,又来了。因为蔡春猪优秀的文笔和出众的文学才华,杂志社决定雇佣他成为一名正式记者。就这样,蔡春猪的混迹生涯告一段落,他租了房子开始堂堂正正的做一名“北漂”。
  认识他媳妇之前,蔡春猪没有想到过结婚。他觉得结婚这样“靠谱”的事情和自己似乎没多大关系。后来,妻子怀了孕,孩子就顺理成章的来到了这个世界。他给孩子取名叫做喜禾,意思是希望他能够做一个欢喜的农家人。喜禾出生前,蔡春猪与大多数将为人父的男人对孩子的期待不一样,他对于孩子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是希望他能和其他平常、普通的小孩子一样。对于孩子的教育,蔡春猪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打算,上重点中学、上重点高中什么的,蔡春猪不太奢求,只是能够希望自己给予一个父亲所能给予孩子最普通的一切,让他自由自在的长大。那时对于孩子,蔡春猪打趣说,唯一的期待就是这孩子一定要是自己的。
  直到孩子降临人世,蔡春猪才发现命运实在是跟他开了一个不算小的玩笑。
  另一个玩笑
  “我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爸爸带我过马路,我的眼睛到哪里,爸爸的眼睛就跟到哪里。
  爸爸说:自行车、大货车、吉普车、红灯、绿灯、斑马线……
  斑马线上有只小狗被压扁了,爸爸抱起我从它身边绕了过去。爸爸没有说那是什么,他没有看到吧。我看到了。
  一个阿姨尖叫一声后捂着眼睛跑开了,她也看到了被压扁的小狗。
  现在,世界上有两个人看到了被压扁的小狗,如果有世界上。”
  喜禾的世界和普通的孩子不一样!蔡春猪是慢慢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不太一样的。“叫他名字他不知道,刚开始怀疑,这孩子是不是聋子,可是他又能听见声音。他不知道认东西,如果他想要苹果,他也不会说苹果。就连玩具也不会玩。”当时蔡春猪和媳妇没有认为孩子有问题,后来随着喜禾一天天长大,他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就越来越明显了。于是,蔡春猪和媳妇决定带孩子去医院看一下。
  蔡春猪永远无法忘记儿子喜禾被宣判为自闭症的那一天。2011年农历新年刚过,蔡春猪和媳妇带着喜禾来到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这里同时也是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通俗地说就是精神病医院。这一天,喜禾两岁零六天,被专家确诊为自闭症。
  自闭症?得知孩子得的是自闭症之后,蔡春猪脑子里一片茫然。在他的头脑中唯一的对于自闭症的印象来自于小时候同村的一个“怪人”。当时,在蔡春猪出生的县城,有一个怪人每天只做一件事,就是每天早晨5点多从县里步行到几十公里外的城里一家小餐馆吃剩饭,他从来不和任何人说话,就这样风雨无阻地一直走。当时,蔡春猪和其他小朋友还扔过石头嘲笑过他。蔡春猪说现在回想起来,那个人就是他人生中遇见的第一个自闭症人。现在,自闭症这个词对于蔡春猪来说又变得如此的清晰和折磨。喜禾、自闭症这两个词语成为了一体。
  “吾儿,知道那天你父亲是怎么从医院回的家吗?——对,开车。你说对了。你父亲失态了,一边开车一边哭,三十多年树立的形象,不容易啊,那一天全给毁了。你父亲一边开车一边重复这几句话:老天爷你为什么这么对我?我做错什么了?”
  人生总是上演场场反转剧情。对于一个悲伤的故事,最好的方式就是用玩笑来化解它。蔡春猪就是那个挣扎着试图扭转乾坤的孙悟空。他试图将悲剧淡化,变为喜剧,他始终在努力跳出如来佛的五指山。从喜禾被宣判为自闭症的那一天起,蔡春猪也和大多数自闭症患儿的家长一样过起了自怨自艾、以泪洗面的生活,可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
  “对于自闭症家长而言,谁家摊上这样的事无异于一场地震。作为地震的受害者,我们会惊慌会绝望会哭,但我们也不能老哭,总得有中场休息,歇口气吃个饭打场麻将跟女同事调下情,这样的哭才是良性的可持续性的。涸泽而渔什么意思,你懂的。但也不能因为我们开始哭了就认为我们应该一直哭下去,更不能认为我们绝望过就会一直绝望下去。”
  儿子喜禾早晨6点起床,中间午睡2个小时,一直折腾到晚上9点才睡。但儿子睡下后,偶尔深夜,忧伤如巨浪袭来,悲观、绝望让蔡春猪老泪纵横,写博客的过程就是蔡春猪从刚开始的不能接受事实,到慢慢的也开始接受了事实的心路历程。在博客里,蔡春猪又变化为那个试图跳出命运的孙悟空。在命运跟自己所开的玩笑面前,他不断地开着自己的玩笑。他打算用一个玩笑化解掉另一个更大的玩笑。   自嘲,是蔡春猪对待命运安排的独特方式。写博客其实是一种心理自愈过程,心理上自愈了之后,蔡春猪又开始下一个宏伟的“计划”——知道儿子究竟在想些什么?“喜禾是谁?谁是喜禾?”喜禾经常这样问蔡春猪。而蔡春猪也会经常话痨一样问喜禾:“喜禾,我是谁?”“喜禾,这是什么?”喜禾总是给蔡春猪抛出了太多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中的很多都是哲学家思考的人类的根本问题。比如那句“我是谁?”喜禾看见爸爸会喊:“公共汽车”,爸爸喊:“叫爸爸”。喜禾还是会喊“公共汽车”喜禾总是给爸爸很多灵感,这些灵感都被喜禾爸“偷”去了写在了博客。
  与儿子交流这件事的渴望是如许的巨大,那种渴望,就是每天看着喜禾疯跑,自顾自玩闹的那种悲伤。这个孩子究竟在想什么呢?他不叫自己和妻子“爸爸、妈妈”甚至都没有关注到他们的存在。他有很多话想和儿子说,怎么办呢?憋的他难受——那就写信吧!没想到,就是这封感人至深的信,让蔡春猪的命运开始了剧烈的转折。
  2011年5月28日,蔡春猪在其新浪博客发表的这篇《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令他一夜成名。当年7月,蔡春猪出版图书《爸爸爱喜禾》。社会各界对于这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著名作家周国平评价说:“悲痛的极限是哭着笑,笑对人生最悲惨的苦难,人因此而成了半神。成为半神已经是苦难之子的最高成就了。”从此,蔡春猪也由此进入了“喜禾爸爸”时代。
  我是喜禾爸
  自从有了喜禾,蔡春猪似乎有了他内心当中唯一的读者,虽然这个读者也许永远也不会看他的书。但是四面八方的读者从地缝里一下子涌来,老蔡变为了知名作家。
  写博客出书当然是好事,但是做作家、写书都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照顾和教育喜禾。成为了喜禾爸,老蔡开始了全面的学习阶段。从上网搜罗资料了解自闭症到去专业的治疗机构咨询、治疗。蔡春猪和媳妇开始了对于喜禾的全面“培养”。
  学习和了解自闭症的过程,就是蔡春猪与喜禾的相互了解过程。蔡春猪说,自闭症小孩的教育就是反反复复的耐心。“喜禾,你看这是水杯,水杯,如果你要喝水呢,你要先打开它。打开它,你看,喜禾,这就是水杯。如果你渴了呢,你就要喝水,说喝水。喝水。”蔡春猪反反复复和喜禾一起重新学习每一样事物。
  水,杯子、公共汽车。当喜禾在大海边,喜禾千言万语没有办法表达,喜禾就说,喝水。蔡春猪就落了泪。蔡春猪说:儿子一直不知道什么是“爸爸”。对于喜禾来说,爸爸这个词和桌子,椅子一样难以理解。你跟他说,“叫爸爸”。他就说“叫爸爸”。他不知道“叫”跟“爸爸”是两个词。面对“哲学家”喜禾,蔡春猪总是显得很“无知”,他会问喜禾各种问题,见喜禾不回答,蔡春猪会自顾自地回答起来。“然而喜禾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孩子。他对于我们感兴趣的东西都不太感兴趣。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喜欢吃饼干,喜欢壶盖杯盖,喜欢洗衣机,喜欢冲到马路中,喜欢下坡,喜欢撕纸然后吃下去……”
  很多人以为蔡春猪可能会天天以泪洗面,可是蔡春猪却说悲伤只是偶尔的。喜禾的一举一动经常都让蔡春猪陷入幸福之中。哪一天喜禾学会了一个词语,哪一天喜禾叫了一声爸爸,都令蔡春猪高兴得欢呼雀跃、手舞足蹈。
  “他一举一动我都觉得很开心。他吃苹果很专注,嘎吱响,我都觉得很美,声音比舒伯特的小夜曲还好听;他拉屎我都觉得屎很不一样,线条很美,像黄河九道弯。”
  去年,蔡春猪、妻子和喜禾都搬到了青岛,因为那里有一家很好的自闭症康复中心。现在,蔡春猪和妻子的全部精力就是让喜禾尽早康复。蔡春猪说,现在喜禾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让他们夫妻俩乐开花。现在,喜禾会主动地亲吻他们。“他拉完尿,有时有提裤子的意思,虽然能力还不够,这也是进步。”而且,喜禾认得的东西也多了些,会说“出去玩、放开我、喝水”之类的话了。
  面对大家的关注和自闭症之父的头衔,蔡春猪有点害怕:“我不喜欢别人同情。我也不喜欢别人说我伟大。”“我原来对他的幻想就是,上初中的时候,暑假送喜禾去厨师班学点厨艺。跟哪个木匠去学点什么的,跟哪个铁匠去学点什么的,就是有很多手艺。这些手艺是很管用的,一旦将来在工作的时候,他能露几手绝活,一旦搞对象的时候突然之间他还会炒菜什么的。我就想尽量把他往有趣方面培养。事实证明,世界上凡是有趣的人活得不会很惨。”
  这是蔡春猪的“典型性发言”。
  蔡春猪是一个天生乐观的人,他不想说那些煽情的话,对于孩子的爱,蔡春猪的表达方式永远是别别扭扭的。但是,这种自制却带来了更大的力量。
  蔡春猪自己说,喜禾教会他很多,他们实际上是在一起长大,接受这个世界。读《爸爸爱喜禾》时,很多人都被蔡春猪的父爱深深感动了。那是一种“别别扭扭、遮遮掩掩”的父爱,他的展现方式总是含蓄、诙谐的和幽默的,可是,人们在这些“不着四六”的话语背后,看到的却是一个寂寞、孤独的喜禾和一个爱与悲伤并存的喜禾爸。那里反反复复、字字句句都是在说一个字,那就是——爱。
  在《爸爸爱喜禾》这本书的结尾,蔡春猪引用了《基督山伯爵》中的那句话:“世界上没有快乐或痛苦,只有一种状况与另一种状况的比较,只是如此而已。只有曾深受过最深切的悲哀的人,才最能体会最大的快乐。我们必须经验过死的痛苦,才能体会到生的快乐。”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微企业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提升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对于自身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履行,都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如何做好信贷支持是农商行的重要战略方向。  关键词:农商行;信贷;存在问题;对策  小微企业是市场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对于加快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国民就业岗位增加、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中国梦等方面具有
60年前,中国共产党发布了“五一口号”,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新中国未来民主制度的框架.“五一口号”的民主光芒构成一种新型政党关系--多党合作,至此,中国特色民主制度建设就按
受调查者最不能容忍“优先安排子女上学、就业的特权”rn在“您认为当前特权腐败的程度”问题的调查中,45.9%的受调查者选择了“非常严重”,23.8%的受调查者选择了“严重”;另
摘 要:公募股权众筹在立法层面仍未获得认可,深层原因在于其与生俱来的交易困境。就此,公募股权众筹选择的常规路径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信息披露制度并未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投资者准入制度难以克服投资者“羊群行为”、“有限合伙企业模式”的植入将代理成本进一步扩大化、股权众筹平台对于投资者退出的探索难以普遍推行。笔者在公募股权众筹交易的常规路径上做了进一步的优化探索:将股权众筹纳入证券范围,为公募股权众筹铺
人们一说起特权,就会想起官二代、富二代 、星二代,就会想到贵族、特权阶级,心生反感,深恶痛绝,于是抨击他们,怨恨他们,厌恶他们。然而,在内心深处,几乎全部人都向往着成为他们。有一些人甚至一生都在追求特权,希望以特显权,以特权来维护自己、标榜自己。  三种不同内涵的特权  特权,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非常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和话语中,其词义和词性都是不一样的。第一种解释,把特权称为自由权,意味着主体
基于内蒙古中小型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水平较低,顾客的服务感知与服务期望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服务质量特别是服务人员自身的素质等无形的服务质量急需改进等问题,本文提出了需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调节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金融市场上随之伴生出各具特色、种类繁多的融资方式。那么,在面对融资方式的多样性时,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该如何选择具体的融资方案,又如何对融资机构进行最优化选择,从而更好地保护企业国有资产安全、实现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该文通过对现行市场上流行的比选方式与其他方式进行比较,试图探索比选在现代国有企业融资中的优势所在,从而为企业融资机构决策提供一定决策参考指导意义。 
面条这种食物在电影中比较常见,东西阵营分明,东方阵营以中国面条、韩国面和日本面为主,西方阵营以意大利面为主。电视纪录片《面条之路》中对面条的起源、发展、传播路线等探索得比较明晰,面条起源于中国汉朝,由阿拉伯人把面条带入了西方,在面条所到的地区被当地或被发展或被消融,直至形成今天世界各地面条的鲜明特色。  美食评论家殳俏说,当我们谈论意大利的种种面食的时候,这个概念包括了机器做的干面和手工做的生面;
期刊
摘 要:招商引资工作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本文针对此开展研究,系统的分析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风险,并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为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合理的实施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政府;招商引资;风险  一、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中的风险分析  (一)环境破坏风险  招商引资中的环境破坏风险在改革开放初期,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