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喂料装置密实段参数优化设计及耦合仿真

来源 :包装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粉体物料螺旋输送过程中存在粉尘污染、输送效率较低的问题,为实现粉体物料脱气密实输送的效果,以粉体输送密实螺杆结合微负压真空仓的方式,对螺旋喂料装置的密实段进行结构设计及参数优化。建立螺旋喂料装置的三维模型,并选用遗传算法进行参数优化,结合EDEM-Fluent耦合仿真对所设计装置密实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物料的平均质量流量约为0.831 kg/s,输送最大密度为889.299 kg/m3,最大密实百分比为20.51%,质量流量在0.783~0.883 kg/s的范围内波动,波动
其他文献
以济南市顺河快速路南延(英雄山立交至南绕城高速)建设工程为工程背景,结合现场爆破振动监测及ANSYS/LS-DYNA建立模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小净距隧道爆破开挖中,先行洞在后行洞上台阶爆破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先行洞三向振速中,X水平径向振速最大,且与合速度大小接近,先行洞振速由掌子面后方至隧道入口处呈现衰减趋势,提出了现场监测应根据对于X水平径向的数据调整爆破方案参数。针对济南隧道的施工条件,现场采用CD法施工方法,通过控制实际爆破单段药量、炮孔深度、超前小导管、复合衬砌超前支护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
湖北某水库导流洞放空钢管闸阀因故障无法正常开启,对水库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需采取有效措施放空水库以便在汛前完成闸阀抢修。根据工程特点和抢险需求,设计采用聚能爆破方法对放空钢管进行切割,并对环形切割和局部矩形切割的两种聚能切割方案进行了比选。根据拟采用的聚能切割器材料和几何形状,利用ANSYS/LS-DYNA对聚能切割效果进行模拟,以穿透钢板后的射流速度作为聚能切割效果的评价指标,确定了该切割器(顶宽6 mm、底宽30 mm、高25 mm、聚能罩夹角90°)的最佳炸高为13~17 mm,并进行了爆破切
依托老挝南俄1水电站扩机工程爆破开挖,选取已有典型建筑设备,开展爆破振动跟踪监测,基于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了主爆孔与预裂孔诱发爆破振动的差异;借助光滑粒子流(SPH)数值计算方法,从装药结构、起爆方式及抵抗线大小三个方面,分析了造成主爆孔与预裂孔爆破振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预裂孔诱发的爆破振动峰值水平普遍高于主爆孔;装药结构、起爆方式和抵抗线大小均会影响爆破加载特性和爆破近区损伤的演化与分布,进而引起爆炸能量传输与分配的不同;预裂孔一般采用不耦合装药,并通常由导爆索侧向起爆,抵抗线也较大,其炮孔壁上的爆破荷
鉴于现代武器弹药的高命中精度,H型钢柱作为多数钢结构厂房的重要承重构件,研究其在近距离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毁伤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相似法则,对某典型钢结构厂房H型钢柱作缩尺变换,利用LS-DYNA有限元软件,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对不同比例距离下9组装药近距离爆炸冲击H型钢柱相似模型作数值模拟。通过对比H性钢柱遭受到爆炸荷载作用前后承载能力,确定钢柱损伤指数。结果表明:(0.100 m·kg-1/3,0.400 m·kg-1/3)区间内,最大损伤指数0.533,最小损伤指
为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钢筋混凝土水塔爆破拆除效果的影响,对两座结构相似的水塔(1#水塔、2#水塔)进行定向爆破拆除。1#水塔爆破切口角度为198°、余留支撑体截面面积为0.68 m2、爆破切口高度为1.5 m、定向窗夹角为45°、采用爆破法开凿对称门;2#水塔爆破切口角度为200°、余留支撑体截面面积为0.70 m2、爆破切口高度为1.2 m、定向窗夹角为63.5°、采用机械法开凿对称门。两座水塔起爆后,1#水塔按预定方向顺利倒塌,2#水塔切口内混凝土全部剥离飞
安全关系到爆破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为了研究精细爆破条件下安全管理转型路径以及爆破公司安全管理的优化升级,基于管理目标、方法和对象的新变化,分析了系统性安全管理“三高”特征:安全对技术高度依赖;政府、社会高度参与;安全责任高度细分。结果表明:建立提出精细爆破综合评估标准体系是实现从控制性管理到系统性管理的转型的有效手段,要注重标准的遴选和稳定性,更要注重标准的研发;精心施工的条件建设要采用性能优良的设备和技术,更要注重以信任和责任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尤其不能忽视一线职工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系统性管理的安
为了解决施工中“飞管”问题和“充气管”搬运、操作的安全隐患及公安机关对二氧化碳膨胀爆破治安管理的难题,采取对致裂管结构的优化设计和现场实爆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经过“设计-试验-改进”的反复研究,成功地研究出一种新型致裂管和孔内充气工艺并开发了末端管控信息系统。初步现场应用研究认为二氧化碳膨胀爆破产生的振动值仅是同样药量的炸药爆破产生的振动值的1/20~1/15。
基于温寨航电枢纽工程纵向混凝土围堰爆破拆除案例,对工程进度、爆破区域周边环境及爆破方案进行研究,采用变线密度装药与工业电子雷管起爆网路相结合的方案,对围堰成功实施
深部矿山爆破开采不可避免的受到初始地应力的作用,为探究高地应力下组合孔破岩规律,对初始应力与组合孔爆炸应力联合破岩机理进行分析,开展不同应力作用下组合孔爆破破岩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应力对爆破作用的抑制或者促进取决于其与岩石的弹性极限的对比关系,当初始应力小于岩石的弹性极限时,表现为抑制作用,当初始应力大于岩石的弹性极限时,表现为促进作用。加载不同初始应力时(岩石峰值应力为90.58 MPa),组合孔破坏失效单元个数、裂隙扩展长度均符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拐点处应力值为25 MPa,为岩石峰值
以可得然包装膜代表生物基包装材料,选取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以及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为研究对象,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