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名牌和住名牌,哪个更有范儿?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920394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27日,哈利法迪拜塔下的Armani精品酒店在经历了5年呕心沥血的打造后正式开张迎宾。
  “当你不知道穿什么的时候,穿Armani就没错了!”这句上世纪在好莱坞坊间口口相传的佳话,终于在世界最高塔尖之下被赋予了次世代的时髦内涵——当你不知道住哪儿的时候,住Armani就没错了!
  十年之前,刚离开Gucci出任YSL设计总监的TomFord就曾说过:“时尚不仅止于服装,而是整体的生活方式。”挥舞着剪刀的时装大师,靠着“征服了衣柜便无所不能”的鸿鹄之志,冲锋陷阵,专横地将时装王国的版图一次又一次地扩大到新鲜未知的陌生领域。
  或许是对用剪刀改变世界的行为方式产生了厌倦情绪,时装设计师的天才构想不再甘于停留在编衣织裤的针线活上,“下木料”、“打家具”,甚至是“造房子”,是“裁缝”们这几年来乐此不疲的新爱好,不务正业,竟然还风生水起。
  
  住Armani比穿Armani更过瘾
  
  “酒店设计和时装界的规则迥然不同,时装界每6个月我就得重新构思寻找新的灵感,而酒店设计则是为世人留下能够真正永恒的东西。”
  在面对自己亲手打造的融8层酒店设施,160间使用ArmaniCasa家具的奢华套房,8家顶级餐厅,3大精品店,甚至ArmaniSPA,Armani会所等设施为一体的Armani精品酒店,已经年逾76岁高龄的GiorgioArmani,难掩心中的激动。
  “当我目睹这样的诞生过程,我不得不为之动容,5年的设计和草图制作,日日夜夜,我终于等到了这天。”尽管执掌着成衣利润业内最高的世界顶级时装品牌,Armani老先生在另外一个全新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感,应该很难在时装T台,甚至为LadyGaGa设计巡回演唱会戏服的过程中找到。
  众所周知,受制于推陈出新制约的时装,毕竟难以逃出潮流更替,从而被沦为过季衫的宿命,即便是像小黑裙和吸烟装这样历久弥新的传世经典,也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天作之合。
  手袋设计师PontinePaus认为,建筑就是时装的延伸。于是一座打着自家品牌印记的“城堡”,俨然就像是一袭承载着设计师之神髓,品牌之理念的不朽华服。重要的是,它由钢筋水泥打造,比锦缎莨绸要结实和令人印象深刻得多。
  虽然这里没有剪裁、拼接、撞色的把戏,但地板和墙纸上的熟悉印花,可以称之为“作品”的餐叉,与香水的味道如出一辙的皂液,印有LOGO的浴袍和真丝睡衣,定制的沙发和大床,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在为那些千里迢迢入住进来的人娓娓讲述属于自己时装帝国的故事。
  Armani迪拜酒店便是这样的完美典范。“我是极简主义者,简单就是美。”Armani老先生在酒店设计的每一个角落都完整呈现其一贯的极简美学,低调奢华。从稀有的Eramosa石材地板、斑马纹木质镶板、布制壁纸一直到浴室的香氛与SPA的配件,无不渗透着“阿式”(ArmaniStyle)时装哲学。
  Armani更强调其独创的“生活风格经理”(LifestyleManager)服务。从住客预约直至离开,都能享受到被生活风格经理视为“主人”的个人专属服务,无论商务、娱乐、休闲到购物、餐饮甚至托婴环节,生活风格经理都会给予最细致和严谨的高品质服务,完成宾客所有的需求、欲望与幻想。相比穿上Armani的时装,住Armani酒店的生活美学体验将远超过仅仅是“视觉美学”的范畴。
  Armani酒店的灵感来源于“沙漠玫瑰”,这完全可以代表时装品牌酒店的存在意义——一座像沙漠中的玫瑰那样永远不会凋零的时髦房子,是时装设计师心目中永恒的终极华服,里面藏着不会过时的品位和风雅,还有他们的梦想。
  
  “不务正业”更赚钱
  
  多栖发展的跨界营销,已然是时尚界最好的一单生意。涉猎广泛能为一个品牌带来多少好处,时装设计师们对此了然于胸。
  时装品牌们越来越关注横向产品多样化,以维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和香水、配饰一样,酒店同样属于时装品牌的衍生产品。时装品牌有着与更广泛社群进行交流的需求,酒店无疑既是一个可以承载设计风格、品牌价值的常设公关机制,与此同时,也是时装品牌一个新的利润来源。
  奢侈品品牌的传统顾客群散布于老年化人口和新一代之间,他们对“体验”奢侈品的兴趣不亚于、甚至超过“拥有”奢侈品的兴趣,豪华旅行业便是其中之一。旅行指南《NotaBene》创始人兼主编AnthonyLassman说:“品牌至上已充斥我们的世界,行程遥远、非同寻常的国际旅行正逐渐成为当今的身份标志。”无独有偶,根据《奢侈热》(LuxuryFever)一书中指出,豪华旅行在1990年至1995年间增长了130%。
  而Armani也并不是第一个嗅到商机的生意人。
  1982年,针织皇后SoniaRykiel曾以黑色魅力重装巴黎Crillon酒店;KarlLagerfeld重新设计过柏林的贵族酒店Schloss。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个又一个时装设计师纷纷以酒店设计为第二职业:Versace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建造范思哲宫殿(PalazzoVersace)酒店;RalphLauren与牙买加的RoundHill精诚合作;Mulberry则用其标志性印花图案装点英国Charlton酒店;Ferragamo收购意大利佛罗伦萨的Lungarno酒店,为这些小型而专门化的旅店提供设计;Bulgari可以在米兰的酒店内为顾客筹办婚礼,提供结婚戒指,然后安排他们前往Bulgari位于巴里岛上的度假胜地欢度蜜月……
  既然经济大环境如此不好,那么仅仅抓住一部分有钱的客人显然是不够的了,让对时装不那么感兴趣的人掏腰包,让忠实的时装精从腰包里掏出更多的钞票,才是王道。
  置本职工作于不顾,当然会招来质疑。摩根士丹利的投资银行分析师在《奢侈品周刊》(LuxuryGoodsWeekly)中写道,“我们仍然认为,向酒店业扩张是一种不务正业的分心,是不必要的风险。”
  理由是,对新一代寻求冒险和行事低调的游客而言,“时尚酒店实在过于张扬”,花费数千欧元一晚的房费对于大多数旅客来说简直荒谬绝伦,与当下阴霾的经济形势和逐步理性化的消费习惯显得格格不入。
  尽管以Bulgari为代表的部分时装品牌也确实意识到了个中风险,采取了与酒店集团合资共同经营的方式;而Ferragamo家族则选择隐身幕后,采取不将酒店冠以自己的品牌姓名。
  但Bulgari米兰酒店投资额600万欧元,2003年净利润为9200万欧元的事实,还是预示了这条另辟蹊径的康庄大道具有光明的“钱途”。如果说Armani酒店最低每晚750美金(约5120元人民币)的房费还没有让你觉得这是一桩足够赚钱的买卖,那么Ferragamo旗下的CastiglionDelBosco酒店高达200万欧元(约1675万元人民币)门槛的会员资格,难道还不足以让你嗅出黄金和钞票的味道吗?
  
  把酒店打造成品牌亲善大使
  
  “当你来到迪拜塔的Armani酒店,你就会如同置身Armani之家。”Armani老先生一语中的,那就是把酒店房间当做时装秀来做。
  比起室内设计师来,服装设计师可能更能体会到人们身体的细微感受。“在如何‘穿戴’一个房间乃至一家酒店方面,时装设计师更有感触。”作为无障碍设计的先驱人物,设计师ToddOldham说,“他们所设计的房间能让置身其中的人显得更好看。”
  MoschinoHotel由一座古老的火车站改建而成的中以卷曲绵羊毛为设计元素的天花板和沙发,以玫瑰花瓣为基本元素的整套床品,充满Moschino式的超现实主义的奇幻味道;PalazzoVersace(范思哲酒店)则处处显现其赖以成名的花样繁复的装饰主义风格,那些金色的装饰狮头、大立柱和鲜明的图案,流光溢彩的古典主义装潢和纸醉金迷的享乐主义调子,无一不浸透着如假包换的Versace式的时髦理念。
  希望花钱得到豪华旅行服务的人群与希望购买奢侈品的人群颇为类似,因此品牌酒店还承担着为时装品牌进行市场营销和推广的功能,吸引这批潜在的新客户去关注或购买这个品牌的时装和产品。
  当游客去到ChevalBlanc白马庄园酒店——隶属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集团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简称LVMH),在里面的Givenchy水疗会所享受SPA的同时,怎么可能对随处可见的LouisVuitton和ChristianDior等LVHM旗下的各大奢侈品牌的产品无动于衷?
  这就像旅游观光节目单上的“定点购物”项目。与其说品牌酒店是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购物的场所,不如说是为购物者提供一个居住的场所更恰如其分。这样的酒店一旦成为上流社会的热门去处,品牌的知名度和形象想不扬名立万都难。酒店将为其品牌发挥出类似亲善大使的作用。
  此外,Armani也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在“造房子”前,先“打家具”是一项多么至关重要的铺垫工作。
  Armani旗下所有酒店和度假村的室内家具和摆设都使用其家具系列ArmaniCasa的产品,这不仅使酒店风格和Armani品牌风格能轻而易举地保持统一,更是Armani涉足酒店业的最大动力。
  于是,这又为时装品牌的包打天下提供了另一条路线,那就是更多的时装品牌参与到家居用品的设计中来,这对那些不那么”阔绰”的时尚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至少不用花费昂贵的旅游费用,足不出户就能在家里完全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时尚空间了,哪怕只是一张VivienneWestwood的墙纸或桌布。
  越来越多的新锐时装品牌也加入到向居住空间领域进军的队伍中。以哥特式的极简主义色彩运用和摇滚客味道的不对称层叠设计闻名HiFashion界的比利时鬼才RickOwens也于近日举办了名为“ToPopABoner”的家具展览;Diesel在前日结束的2010米兰家具展上首次推出品牌的家具系列,以此来延伸SuccessfulLiving的品牌概念;PaulSmith、Acne和MaisonMartinMargiela不约而同地推出品牌的沙发系列;就连Alexander_McQueen在2002年曾经设计过的同名蛋形沙发也被重新曝光进行翻炒。
其他文献
一个矿工的女儿、快50岁还不结婚、有个曾经做理发师的男朋友、被杂志评为“澳大利亚最性感女人”。朱莉娅吉拉德,这位澳大利亚政坛的“撒切尔夫人”,就这样颠覆了人们对女政治家的印象,改变着这个国家的历史。  6月24日,澳大利亚政坛骤变,朱莉娅吉拉德取代陆克文成为澳大利亚首位女总理。陆克文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得力助手:“吉拉德是一位卓越的副总理,终有一天也将成为一位卓越的总理。”只是,他可能做梦也没想到这
今年的米兰设计让人深刻之处在于,奢侈豪华风开始收敛,环保简约、回归自然的概念不约而同地被许多设计师所实践。不论是在材料的回收利用、产品的低能减耗上,还是产品的形态寓意上,他们都交出了一件件令人惊喜的艺术作品。    废物新生  在绿色环保的设计上,材料的应用是最重要的一种。有些设计师着重于强调材质的有机制造、可降解和安全无毒;有些设计师喜欢研究和寻找更多的新型复合材料;而对于另一些设计师来说,充分
Google撤出,犹如一粒石子,让原本百度独大的中国搜索市场再起波澜,面对Google留下的30%市场空白,除了死敌微软、百度之外,网易、腾讯、搜狐这些二线梯队都或明或暗地采取着行动。但正如所谓“震耳欲聋的寂静”, 在前捕蝉的螳螂们心神不宁,伏在其后的黄雀“国家队”却早已蓄势待发。    3月23日,Google突然宣布退出中国,留下价值3亿美元以上的搜索广告市场真空。整个中国的搜索行业都为此沸腾
伴随中国低龄留学潮,以新贵和知识阶层为主的第三波移民潮正在悄然兴起。这波移民潮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甘愿舍弃国内既有的生存优势?    刘宏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文中简称“刘”)    陈弘  华东师范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与潘兴明教授合作编著的《转型时代的移民问题》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文中简称“
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高级、最大规模的精英俱乐部了,TED大会上的演讲人要么是某一领域的佼佼者,要么是某一新兴领域的开创人,要么是做出了某些足以给社会带来改观的创举,他们的演讲视频为全世界亿万粉丝所疯狂追捧。这些崇尚“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的精英,心甘情愿地聚集在TED大会上,建成一个分享探索与未来的前沿思想阵地。    有一天,记者收到一封朋友发来的电邮,标题写着:“你是TED演讲人吗?”  邮件
130名中学生迎着镜头,在齐胸的海水中,重现着60年前解放海南岛战役中那一场残酷的登陆战。没有丝毫救生措施,毫无经验的中学生,承担了本应“武行”来做的危险拍摄。在学校和剧组双重失责下,在阴沟遍布的海水中,3名少年不幸葬身大海。    没有碑石,坟前只有一块30厘米高的大理石,文昌人知道,这里埋葬着一个少年。  站在家族的祖坟地,望着脚下刚刚堆砌而成的新坟,47岁的范高武不禁悲从中来。  那里埋葬着
宇豆腐海椒水,你吃碗,我吃碗,爸爸回来舔锅铲。”这是小时候与伙伴们一起饿着肚子常在街边齐声朗诵的童谣。意思是魔芋豆腐蘸特制的海椒水,在那些无肉的日子里好吃得像卵形(地方语:无法形容的好吃)。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我在重庆酉阳的家里以一道“雪魔芋烧鸭”(那时没有冰箱,就把魔芋埋进冰天雪地里一天一夜,然后取出成为雪魔芋)款待了李亚伟、万夏、宋炜、马松等许多诗歌好汉,他们像吃到山珍海味一样
如果要评选近十年来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亚洲人,菲律宾拳王曼尼帕奎奥肯定会名列前茅。从一无所有的穷小子成长为几乎战无不胜的世界顶级拳击明星,帕奎奥的人生似乎已到达巅峰。但他不满足于衣锦还乡,而是开始积极开拓仕途,准备参加今年5月的国会大选,这或许又将给腐坏不堪的菲律宾政界带来一丝清风。    今年1月,我和曼尼帕奎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刚刚参加完一个赞助商的宣传活动。这位7次获得世界冠军的菲律宾拳击手,在国
在大家的常识中,笔记本的轻薄往往与高性能背道而驰,但ROG不这样认为,为此推出了轻薄与高性能兼得的冰刃系列游戏本。随着工艺的精进以及核心硬件的迭代,ROG也将冰刃系列产品更新到了第四代,并且在“常规”尺寸的冰刃4之外,还为那些喜欢沉浸式游戏体验的高度玩家打造了尺寸更为宽大,性能也更为强劲的冰刃4 Plus,那么它在实际使用中的表现到底如何呢?   未來式坚甲设计   冰刃系列定位高端,自然与其“形
新年伊始,法国“新浪潮”电影主力干将之一侯麦静悄悄地走了。包括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内,人们纷纷收起曾经的质疑,毫不吝惜地将“先锋”“奠基人”“坚守者”“艺术良心”等溢美词句一股脑地抛洒在侯麦离去的脚印上。然而侯麦,他是否真有如众人口中所誉那般才华和成就?他的作品是否真的不可复制并具有超越时代的挖掘深度?  毫无疑问,电影评论家、文学教师、作家出身的侯麦,有着绅士的温文尔雅和长者的宽容谦和,为人处世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