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失范引发征地悲剧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1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年末,四川成都唐福珍自焚案让国人见识了私产所有者捍卫其财产的决心,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了私产所有者在面对公权力侵扰时的无助。当我们以为唐福珍惨剧已经是私产所有者保护其财产时所能出现的最惨状时,殊不知到了2010年,我们才发现唐福珍案只是惨剧的开始,最为惊心动魄的惨案还在后头:3月25日,贵州省贞丰县发生一起警民冲突,20名当地村民因反对农地征收而被当地警方抓走;3月27日,江苏东海县黄川镇一户村民为阻拦镇政府强拆自家的养猪场,父子二人浇汽油自焚;9月10日,江西宜黄拆迁事件引发全国媒体关注……
  
  一个最为简单的理由是,当农地征收领域如果只发生一两起野蛮拆迁时,我们可以说是有关政府方面的问题,但是当我们经常可以从媒体上读到这种拆迁的惨案时,我们就可以怀疑是农地征收的制度有着重大缺陷,由此才会导致各地輪番上演这种征地惨剧。相关资料表明,因征地引起的农村群体性事件已占到全部农村群体性事件的65%以上。由此可见,因为征地而导致的悲剧,政府的执法尺度固然存在问题,但制度上的缺陷则是最为根本的原因。
  
  任何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都伴随着大量的农地变为建设用地,但是从笔者的阅读史来看,除了早期英国的圈地运动以外,20世纪各后发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似乎都没有像中国这样通过征收而达成的城市化扩张。中国为什么独特?从制度的层面上而言,中国当下农地征收制度的无序和混乱都可以从以身份为识别标准的土地用途管制中找到影子。
  
  众所周知,城市化首先要解决的是城市面积扩张所需要的土地供给问题。但是在中国,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并不能够主动地成为建设用地,而必须假借政府之手才可以完成土地用途的转化。这样一来,同样一块地,在农民手中和在政府手中释放的价值完全不一样。这并不是说政府比农民更加聪明,而只是因为法律规定了政府具有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权力:所有用于非农用途的土地,都必须通过政府之手,而不能够从农民手中直接购买。正是这个制度酿就了“同地不同价”,由此导致了官民在征地制度中的紧张关系。更为要命的是,农民最为看重的宅基地的补偿标准,在法律层面几乎鲜有涉及,《土地管理法》并没有对此列明补偿标准,那么地方官员在具体的征收过程中,那就尽量压低补偿价格。
  
  如果回过头来看看2010年发生的各种因为征地和拆迁而发生的惨剧,我们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几乎所有的惨剧都是来源于城乡交接地带。而更让人担忧的是,发生在农村强拆事件,其规模也越来越大,如果说此前成都唐福珍和宜黄钟如九是个别地方政府违法的孤立个案,那么发生在河北、安徽、山东等地的以土地“增减挂钩”和“撤村社区”为名的新圈地运动,则是一场地方政府有组织的以合法名义剥夺农民财产的有组织作恶。
  
  岁末之际,国务院法制办又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同样一个法规草案在一年内两次向社会问计,这在中国立法史上确属罕见。当公众对其充满期待之际,我却表示怀疑:因为该法规只是解决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问题,但是对于充满矛盾和纠纷的集体土地征收补偿问题,在草案中未有丁点涉及。如果由于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所导致的“同地不同价”没有发生改变,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更多的唐福珍们会在华夏大地上出现。(傅蔚冈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
  
其他文献
文学经典能毁掉一部电影,而有些吊诡的是,电影有时却能成就一部文学经典。    据说现在的好莱坞人人都有两份工作:除了自己那份,另一份就是电影评论。这话说得有点讽刺,不过倒是让我松了口气:幸好我只是一个半吊子的影迷,不是所谓的电影评论家。在我看来,影迷看电影比影评人更纯粹,因为只有他才能欣赏影像中无功利的美。这同样也是我喜欢另一位资深影迷李欧梵先生写的两本书《看电影》(上海书店版)和《我的观影自传》
从此回归暴力美学和江湖题材,或许才是吴宇森日后明智的选择。    《赤壁》(上)打响了雷人台词的招牌,《赤壁》(下)索性以此为宣传,辅以搞笑情节为最大卖点。制片方和媒体、观众的互动达到了高潮:将恶趣味和低俗进行到底。考虑到吴宇森的长年琢磨、苦心经营,仅编剧就换了几任,历经换角风波、资金危机,千呼万唤始出来,《赤壁》让人想起围棋中的一句俗语:长考出臭棋。    雖然战争场面略有改观,但《赤壁》下集节
怎样才能有效保护耕地?    目前由政府垄断的土地市场和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无法保护耕地。  茅于轼最近表示,反对把中国耕地面积维持在18亿亩以上的政策。他认为,在现代中国,粮食不安全或大饥荒的事例只发生在经济不自由的计划经济时期。无视耕地作为一种农业要素具有可替代性,并将它与粮食产量——乃至粮食安全绝对地“捆绑”起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经验上都是缺乏根据的。这条红线将束缚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
互联网已经、并且在继续改变我们的生活,投资者仍然看好这个市场——前提是行业必须保持开放,鼓励创新,给创业者以自由。但是,对中国的用户来说,facebook、twitter、youtube、googledoc,至今只是一个传说,而本土创造的BT、译言、飯否,也曾广受欢迎,但现在又在哪里呢?    年初,谷歌搜索突然宣布撤出中国内地市场,给高速增长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增添了不确定性。    这个行业高度依
2010年仍然是自然災害频仍的一年。年初旱灾席卷全国,春夏之交,大水在南方肆虐。或干涸或泛滥的河流、崩溃的堤坝、倒塌的桥梁和席卷而来的泥石流,吞噬了数以百计的生命,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暴露出中国在面对恶劣气候时的脆弱。这是全球性的问题,但中国农村水利、城市防洪和灾难预警体系持续凋敝,也是财政投入低效率和不公平的恶果。(汪伟)
这仍然是矿难频发的一年,无数悲剧发生在黑暗的坑道里。3月,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造成38人遇难,八天八夜之后,余下115名工人成功升井,成为近年矿难中不多见的一抹亮色。    中国粗放式的增长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几乎所有的矿难都是因为人祸而非天灾。要改变这一切显得无比困难。也是在2010年,政府部門要求矿长下井,试图以此遏制矿难高发的势头,这个无可奈何的政策最终沦为笑谈。    在矿工的血色中,煤炭
官商在此一掷千金,花的是谁的钱,勾兑的是谁的利益?    每逢警方扫黄打非,总有人撇撇嘴:有本事查“天上人间”去!    被停业,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称之为:向某种特权进行坚决的挑战!    解禁恰逢光棍节。孔庆东调侃道:“所以国足踢的就是天上一脚,地上一脚。”    短信上不少人哀叹:“天上人间都关门了,我们居然都还没去过一次!”    人民网调查“如何看北京四大夜总会解禁?”,有近九成网友投下
三鹿事件以来,公众见证了高官去职、行业震荡,但是在经过了这么多悲情与疼痛之后,我们今天仍然不禁要追问的是,一切真的得到了什么改观吗?我们真的走出了2008年那个奶粉漫天飞扬的迷茫秋天了吗?    在过去的一年,“三聚氰胺”重现江湖,山西问题疫苗迄今未有结果,湖南嘉禾250名儿童血铅超标,郴州桂阳数百名孩子血铅中毒,一系列的公共安全事件,都与孩子们的健康与安全息息相关。    这些悲剧,总是以重复上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说话比写文章在行,所以140字的微博取代博客,在2010年引爆流行。微博太口水?不过有人觉得煌煌大著如钱钟书的《管锥篇》,其实都能拆解为差不多微博的长度,《世说新语》,本质上也就是微博。    最早的微博是Twitter,2006年创建,2007年开始流行,最初的创意源于忙碌工作中人们对同伴即时状态的关注,通常出于寻求帮助等目的,互相道一句“Whatareyoudoing?”,翻
2009年年末,四川成都唐福珍自焚案让国人见识了私产所有者捍卫其财产的决心,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了私产所有者在面对公权力侵扰时的无助。当我们以为唐福珍惨剧已经是私产所有者保护其财产时所能出现的最惨状时,殊不知到了2010年,我们才发现唐福珍案只是惨剧的开始,最为惊心动魄的惨案还在后头:3月25日,贵州省贞丰县发生一起警民冲突,20名当地村民因反对农地征收而被当地警方抓走;3月27日,江苏东海县黄川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