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轮作区秸秆还田对水稻土结构的影响

来源 :农业机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xiao3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明稻麦轮作区秸秆还田对水稻土结构的影响,依托常熟农业生态试验站25 a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秸秆还田对水稻土容重、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团聚体有机碳分布和孔隙大小分布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和半量秸秆还田(NPKS1)、化肥和全量秸秆还田(NPKS2)等处理。采集各小区耕层水稻土,通过湿筛的方法测定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通过X射线CT扫描和图像处理得到孔隙结构信息。结果显示,与CK相比,单施化肥(NPK)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对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大孔隙度(大于0.032 mm)、孔隙大小分布没有显著影响。与NPK处理相比,秸秆还田(NPKS1、NPKS2)分别使土壤容重降低14.0%和19.4%,有机碳含量提高10.0%和23.1%,但是对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影响不显著;化肥和半量秸秆还田(NPKS1)对大孔隙度和孔隙大小分布没有显著影响,化肥和全量秸秆还田(NPKS2)的大孔隙度(大于0.032 mm)提高了110.6%,各当量孔径范围的孔隙度也明显提高(大于1.5 mm除外)。结果表明,经过25 a的秸秆还田,稻麦轮作区全量秸秆还田能够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各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增大土壤总孔隙度和大孔隙度,改善水稻土的物理结构;而半量秸秆还田没有显著改善水稻土的孔隙结构。
其他文献
编辑部地址: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315室  邮编:100125  投稿邮箱:wsyybjb@163.com  电话:010-65929540 010-65929445  传真:010-65922393  一、投稿要求  1.论文内容  内容涉及设施园艺及相关领域的行业动态、产业前沿、发展趋势、研究成果、新设备、新材料和实用技术等。文稿务求论点明确、材料翔实、数据可靠、评
在数字全球化时代,各种影视特效不断发展,拓展了电影艺术形式,使得曾经无法展示的场景、道具能够通过数字技术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电影画面的美感、音响效果的逼真性等都发
为了进一步分析葡萄所含花色苷种类及功能,为相关研究者花色苷提纯鉴定及功能性研究等提供思路,本研究系统总结了葡萄花色苷提纯、定性定量鉴定及抗氧化作用,发现葡萄花色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