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可持续发展观与我国大学“环境式”英语教学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656lk55lk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可持续发展教育观为指导,促进教育的科学发展,是当今教育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对我国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环境式”教学法,其目的是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和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式教学;大学英语
  一、可持续发展教育观的教育内涵
  2005年3月,联合国颁布《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05~2014)国际实施计划》,意味着“可持续发展教育”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同时也意味着“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与内涵已经发生了彻底的转型与适时的扩展。十年计划的出台,对当今中国的教育有着切实深远的指导意义,更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传统的教育将目标定位于全力为经济服务,这就必然造成教育根源的片面性,人的发展的片面性,以及社会整体的片面性,从根本上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观的提出无疑是对上述教育弊端的全面调整,它是一种与传统教育截然不同的理念,要求教育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基础之上,将教育的目的定位于培养具有与周边的一切事物和谐共处、共存、共荣的能力的人。为此,所有的教育工作都应该以可持续发展教育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和自主建构,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十二五”发展规划和2020年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阶段,应该把教育作为可持续发展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中。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观与“环境式”英语教学的关系
  “环境式”英语教学是以人类社会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为出发点,其根本意义在于解决环境问题,以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意识为手段,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环境式英语教学就是以学习者与周围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为主旨来开展的一系列的教和学的活动。
  可持续发展教育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就是指考虑到学习者未来发展的教学观,是传播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知识并转化为学习方法,使受教育者在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前提下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提高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这一概念可以分为以下几层含义:
  首先,可持续发展教育观的构成主体:教育发生的场所——学校,教育活动的参加者——教师和学生。
  其次,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含有以下几个特点:区域性、阶段性和社会性。
  再次,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实施的方法与途径,即通过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及参与合作来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
  文中我们只把可持续发展教育限定在狭义的范围内。环境教育是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说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根据相关文献分析,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属于之前提到的环境教育发展观当中的高级阶段,环境教育中包含着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两者关系是互动的,环境教育需要以可持续发展教育观为导向,可持续发展教育观有赖环境教育实现其功能。
  三、可持续发展观在“环境式”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1.可持续发展观与我国的教育现状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最佳途径。据统计,中国在教育方面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是全世界最多的,但其结果却不尽人意。到目前为止,教育领域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我国的教育还不完全能够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育内容方法比较陈旧,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的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总体而言,教育教学的落脚点仅仅局限于如何应对考试、升学。
  “十二五”时期是贯彻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五年,其核心是两个词:一是“服务”,二是“落实”。“服务”就是突出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为改善民生服务。“落实”就是要把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和战略任务落到实处。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更加坚定不移地以可持续发展教育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不同阶段的学校教育使学生将外在的知识与感受内化为个人内在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2.“环境式”英语教学的实践功效
  在我国各地区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往往缺乏对学生自主选择的尊重,教师为学生安排一切,这就使得学生在踏入校门的那一天起,便开始按照某种外在的意愿为其设计的人生发展道路行走,例如统一化的课程、统一化的教学、统一化的考试。教师的可利用资源有限,只靠说和写就能完成一堂课,学生们需要的也只是听教师教授就可以了。
  随着现代化多手段多媒体教学的介入,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教师的角色及任务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身边的可利用资源增多,所以,广大教师需要想方设法,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去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功能。这就意味着教与学不仅仅是原有的听、说、读、写练这一系列活动,还要包括对学生的注意力的吸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始终抓住学生整堂课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贯彻和落实环境式英语教学活动,是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具体的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能够为教育服务的环境越来越多,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教育活动的外部环境,也包括教育活动的内部环境。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转化能力加强,但不可忽视的是人类一味向大自然索取,不计后果地加大生产而忽略了有限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不容小觑。
  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应对,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出发点,全力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环境。做到这一点,需要大家有牢固的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了解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保护策略,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杜绝不利于环境的行为,才能使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   环境式英语教学,将环境与教学合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将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观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教育者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受教育者输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同时,学习者也学习到科学的环境思维方式和科学发展的学习理论,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生存、发展、创新等问题做好铺垫,它符合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及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变革。
  3.注重教师的角色转变
  教师角色并非是一个静态的、单层面的人格模式,而是一个具有动态性和多层面性的复合系统。传统的教学只是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接受教学活动。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多角度的立体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变得更注重双方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具体说,教师角色转变,首先需要转变的是教育观念,将过去以既定教案和现成理论为教育前提,转变为以充分注重学习个体的自主学习为前提。广大教师需要营造出不同于以往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给予每个学生尊重与信任,这种信任不是表面的,而是贯穿于课上、课下、校内和校外的。大到学期学习规划、小到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应及时监督指导并给予反馈,学生只有体会到这份关爱与信任才能获得自尊、自信,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一旦教师与生之间建立起这和谐的师生关系,许多教学环节都会发生变化,比如教师不仅仅传道、授业、解惑,而转化为多方向、多角度地沟通交流、合作与探究。学生乐于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知识技能,增进情感认识,进而主动配合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也逐渐掌握如何更好地创设学习条件、营造学习气氛、及时引导与纠错,在这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广大教职员工。学生、教师在如此理想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升华感情,完全符合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观念,同时也对学习者身心发展有极大的好处。所以,教师角色的转变势在必行。
  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观的哲学诠释,首先它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它不仅是传承上千年的教育文化,还应该是顾及后代、惠及百年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兼顾“历时性”与“共时性”,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将个体的“人”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更好地诠释可持续发展教育观,教师们需要作出相应调整,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过去学生一味被动接受的状况。在教学进程的设计中,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角度出发,在教学环节与步骤上要多样化、灵活化、实效化,替代过去大一统、死板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动力,使其学习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钱丽霞.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与实践的趋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3]Brumfit, C.J. &K. Johnson.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许迎军,马永刚.论英语全维交叉教学的模式和机理[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出发,从客体、过程、目的以及标准等四个方面审视影视作品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期为影视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阐释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译者主体性;影视翻译  一、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的,读者兼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语篇所表达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表达
摘 要:移动无线信道的主要特征是多径传播,它是移动通信中的关键内容。然而关于移动信道模型以及相关概念的分析和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多径信道的本质问题,教材中所述概念容易混淆。本文引入物理多径和时间多径信道概念,由浅入深,详细地分析了二者的关系,进而过渡到移动信道模型,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浅显而简单。  关键词:移动信道;多径信道;信道衰落  1引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其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应
“文房四宝”是中国书画艺术的传统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从历代文人学士对“文房四宝”的称颂可见一斑。自隋唐开科取士便形成士大夫文人阶层。在“人世”与“出世”之间,逐渐积
垂体腺瘤发生于垂体前叶组织,以良性瘤居多.约占颅内肿瘤的6~18%.根据分泌激素的特点可分为:1.功能型.包括生长激素腺瘤、催乳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腺瘤、促甲状腺激素腺瘤、
形神理论在向诗歌散文理论转化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首先是以“穷形尽相”说为代表的侧重“形似”的阶段。然后就是以“诗而入神”说为代表的侧重“神似”的阶段。
摘 要:远程开放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必须具备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运用的技能。作为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师,注意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电算化会计;信息技术     一、开放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远程开放教育主要是以函授形式为主,这种方式的教育与普通全日制教育有很大差别。从学生来源、
本文对240株淋球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86.7%;螺旋霉素为89.1%;氨苄青霉素为92.5%;林可霉素为88.3%;氟哌酸为3.3%,提示临床对淋病的治疗应注意药
“以民为本”是构成毛泽东伦理思想之核心。悉心潜研,精穷奥蕴,深入探讨毛泽东伦理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启迪作用。
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ATP)可有效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1)(SVT)。但ATP具有强烈的迷走神经兴奋作用及窦房结自律性及房室结传导性的抑制作用。SVT终止后即刻常出现瞬间心律失常,
本文简要介绍了随机微分方程(SDE)的一些基本知识,并与确定性微分方程进行了对比。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在水文地质计算中建立SDE模型的原理和方法,讨论了无限平面、条带状及扇形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