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妥善给定农村改革的提法

来源 :农业经济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englin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近年来,我无论到哪里下乡,每每碰到一些农民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土地是否要收?”“大包干是否要变?”他们所以产生这样的疑问,原来是听了广播看了报纸说要“完善双层经营”、“发展合作制”之后引起的。这种疑虑不仅在种田农民中存在,而且在所有农民中,包括在承包企业和自办企业的农民中,都有震动;不仅只是思想上有所疑虑,而且影响到各项生产措施的落实,这使我又想起了1985年发生的事。那时,因为有关文件中提出了“发展合作制”的问题,使一些人产生了又要搞“合作化”的错觉。有些专业户停止了发展,有些个体企业和联户企
其他文献
我国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大国,在我国有超过一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因此保障水稻稳产、高产至为重要,而水稻纹枯病又称“烂叶子病”,居水稻三大病害之首,此种水稻病害在我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还不牢固,人口素质、结构、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显现,人口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种因素
【正】 "村梗阻"现象,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综合症".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消除"村梗阻"这个综合症,使农村经济更好地向前发展?我认为实行大区小乡制是一个
【正】 党的十三大报告把发展农业放在极其重要地位,强调要增加农业投入,不断地提高投资效益。为此,提出以下关于改革农业投资的几点建议: (一) 增加农业投资,调整投资结构赵
【正】 耕地相对集中,形成规模效益,乃大势所趋。不这样,耕地经营看得不到期望的或相当于从事工副业人员的收入,种田热情会下降,投入会减少,农业生产的后劲就会不足。但是,在
【正】 在过去的两年里,粮食生产都没能达到1984年的水平。面临这样的事实,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问题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以及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1986年11月中央
【正】 承包制作为我国人民在经济改革中的伟大创造,为成千上万的经济细胞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它已作为调整经济关系、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的有效手段,广泛运用
【正】 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强有力杠杆,苏南乡村工业“基数大、速度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乡村两级工业企业具有许多内在技术优势。为了进一步研究苏南乡镇工业,有必
龙树乡位于鲁甸县北部,土质、水利条件均较好,国土面积112.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180米,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年均气温11℃,无霜期200天。全乡耕地总面积45776亩,人均耕地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