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奥尔吉.阿尔巴托夫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domr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起改革的“苏共中央智囊人物”、俄罗斯美国学奠基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2010年10月1日逝世,享年87岁
  
  2008年,阿尔巴托夫85岁生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贺信中写道:“您是卓越的学者、我国美国学的奠基人,对研究迫切的国际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您的有重大价值的研究著作以内行著称,被积极地运用于实际——有助于做出关键性决定。”
  这位俄罗斯“美国学的奠基人”,1923年生于乌克兰。其父191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参加过国内战争,曾在外贸人民委员部工作,在大清洗年代被逐出外贸部,1941年被捕,被判刑8年,但1942年获释。父亲被捕一事,影响到他的工作和思想。
  他在父亲缄默式的小心谨慎中长大。父亲逝世前,也是斯大林死后才解释这样的原因——保持政治上和道德上的完整性十分艰难。在那“令人苦恼的年月中”,他也养成从未提过任何不适当或危险问题的“第六政治感觉”。他认为,这种直觉救了自己,救了全家。他也由此开始自己的政治学术人生。
  阿尔巴托夫1941年毕业于第一莫斯科炮兵学校,在卫国战争中因军功获得许多奖章,1944年因伤复员。
  他一直关心国际关系问题,1949年如愿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毕业,专业是国际法。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1967年他受命组建前苏联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在他领导下,该所成为研究美国和加拿大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的大型学术中心。他因此被称为俄国的美国学奠基人。
  阿尔巴托夫有着前苏联时期一般人少有的国外交往机会,他始终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包括1957年创立的帕格沃什科学与世界事务会议,这给他打开了一个了解西方安全和裁军问题思想的窗口。该会议及其创始人由于在核裁军上的努力后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他还参加了影响巨大的帕尔梅委员会(裁军和安全独立委员会),自称,委员会“对我对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理解发生了重要影响”。在交流接触中,委员会产生了一些新思想,其中之一是“共同安全”思想,即不能靠牺牲或损害别人的安全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他和所有人的关系不错。美国葛培理牧师曾经说过,共产主义政权是撒旦的化身。但在1982年访问莫斯科,与他有过三个多小时的交谈后,牧师说:“我在这里见到了一位非常和善的官员。”
  与美国、德国等各国学者多次深入的学术交流,使阿尔巴托夫真切地了解到复杂的国际局势,因而能向苏共领导提出有实用价值的建议,特别是在苏美关系方面。他几乎参加了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所有谈判,包括秘密谈判。他被看做是上世纪70年代末苏美关系“缓和”政策的重要思想家之一。他和雅科夫列夫一道,被看做是发起改革的“苏共中央智囊人物”。
  在很长时间里,阿尔巴托夫的确是苏共中央的智囊人物。1964年-1967年他担任苏共中央咨询小组顾问,以后是领导人。因这方面的成就,他当选苏共中央候补委员(1976-1990)和中央委员(1990-1991)。
  在20世纪60年代,他还曾参加1963年在莫斯科举行的中苏两党会谈,是当时苏共中央告苏共党员的公开信的起草者之一。据他说,中方当时反对苏共二十大路线的立场,客观上反而有助于苏共坚持二十大路线的人提高在苏联的地位。
  在苏联对外政策上,他曾贡献过一些重要建议,如主张尽快结束阿富汗战争,单方面冻结核试验,要求停止在欧洲和其他地方部署SS—20导弹,反对使苏联卷入反弹道导弹竞赛。这些思想为苏联官方政策所吸收。
  阿尔巴托夫著述甚丰,有100种以上个人和集体专著。重要作品有回忆录《知情者的见证》《体制中人》。由于作者直接参与处理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又比较尊重事实和科学,对许多问题有独立看法,他的回忆录具有较高价值。
  阿尔巴托夫曾亲历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也见证了改革的失败,他据此在《知情者的见证》中提出几条值得注意的经验教训:
  一、改革不能拖延,否则保守分子会适应形势并找出有效抵制的方法。
  二、要向世界开放,成为国际分工的积极参加者,要充分利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经验,否则就不可能进步和发展。
  三、外交和内政中必须克服军国主义,否则就不可能使社会走上正轨。
  四、国际关系存在相互效应,你采取的任何措施,对手都必然会做出反应,如果不事先考虑到这种反应,就会打到你自己的头上来。
  五、外交政策的真正任务不是征服别人或建立帝国,而是去创造永恒的条件,以使得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仅集中力量和资源,也集中注意力去解决它自己的实际问题。
  作者为中央编译局研究员、俄罗斯研究中心顾问
其他文献
法律必须以民情为基础,尊重人们的道德实践与伦理观念。脱离民情炮制出的法律要么被人漠视,要么被人抵制,法律无以获得尊重,法治不过是个梦想    近日,河北省高院出台《〈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实施细则》,其中的一项规定引发舆论关注:“被告人亲属举报被告人犯罪,提供被告人隐匿地点或带领司法人员抓获被告人,以及有其他协助司法机关侦破案件、抓获被告人情形的,可以酌情减少被告人基准刑的20%以下。”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激发的浪漫政治氛围,让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得以成立。这实在是一个空前绝后的研究组:它有最高层的支持,拿着政府财政的资金支持,却有极大的研究自主性。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研究结论非同一般    学习新方法  发展组下,曾分设有理论历史组、方法组、现状组、秘书组等。按个人的兴趣分工,何维凌牵头方法组,杨勋和周其仁搞土地问题,高小蒙对粮食问题感兴趣。  “我们一开始很书生气。
期刊
孙建一:未来金融竞争核心是成本    【《财经》记者 谢小亮 实习记者 汪玉茜】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318.SH/2318.HK,下称平安集团)与深圳发展银行(000001.SZ,下称深发展)的并购意味着以保险起家的平安集团,得以实现业务重心向银行金融迁移,平安金控集团架构下的综合金融战略也将实至名归。近日,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兼副首席执行官孙建一接受了《财经》记者的专访。    
期刊
我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法治的主线有四条。  第一条法治主线是人治和法治。从改革开放一开始邓小平同志就特别注意这个问题。人治和法治的基本观念有两个:第一,我们不应该以人的变动来主导国家的命运。只有制度稳定,我们才可以保障党和国家的政策不因人的变化而变化,这是人治和法治最关键的区别。一个国家的命运不应该由一个人来决定,而是应该由制度来决定,这个制度就是法律。第二,是人治和法治观念的变化,就是党和政
期刊
对冲住宅投资增速下滑和GDP增速下行风险,满足中低收入人群居住需求,既保增长,又保民生,保障房建设的提速被赋予多重政经目标。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在央地之间合理分配钱与责,充分解决此前困扰保障房建设多年的银根和地根困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就在9月29日新一轮房地产调控(下称“新国五条”)启动之前,国务院和中央部委密集出台加强保障房建设的政策措施,以对冲“新国五条”可能带来的住宅投资增速和
期刊
8月的联合国气候谈判波恩会议,形成了一份70页的文案;天津谈判,便是期望能够逐步去掉这份文案中的数百个括号说明;但这份文案注定要带着诸多括号走向坎昆    10月4日至9日,联合国气候谈判今年第三次会议在中国天津举行。这是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坎昆谈判之前的一次关键会议。  坎昆会议能否沿着巴厘路线图,完成哥本哈根未竟之事业,在2012年年底《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之前,续以新的协议,保护全球日益
期刊
《新青年》推崇西方民主,但在西方政治文明谱系上,民主乃法治之后需要逐步推进的一个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无论如何不能突破法治框架而为之     1919年年底,陈独秀发表《法律与言论自由》,认为“言论要有逾越现行法律以外的绝对自由”,这种反法律主义的倾向几个月后又有了递进。1920年4月21日,陈独秀在上海中国公学讲演,题目是《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在陈看来,属于五四精神的第一点是人民的“直接行动”。
期刊
嫦娥一号和二号的两次绕月,第一次是试探性,第二次是有选择性的,精度的改进尤为突出;而嫦娥三号将会触摸月球    50年后,翻看中国深空探测史,嫦娥二号也许最有可能被忽略。  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由长征三号丙火箭运载升空。经过100 多个小时的飞行,至10月6日11时6分,嫦娥二号成功实施第一次近月制动。半小时后,进入周期约12小时的椭圆环月轨道。  与2007年发射的嫦娥一号不同
期刊
不断延伸的部门垄断利益,使原本放开管制的工业盐经营,实际执行时仍变相为专营,由此引发的案件屡屡发生    10月2日,江西南昌赣江热化厂法人代表李伏明再次向当地公安局报案,指控南昌盐业公司于八年前捏造事实,诬告陷害其非法经营工业盐,导致遭遇不明牢狱之灾。这是李自2003年年底以来的第四次报案,前三次均未被立案。  “15年前,国家就放开了工业盐经营,我却因买卖工业盐被判了七年。”李伏明对《财经》记
期刊
英国讲求的是今天打理监狱、明天掌管经济、后天在外交圈长袖善舞的全才政治家,相反,美国政治精英,多在一个领域从一而终,拾级而上    前一阵子,英国工党党魁选举,本来有五人角逐,斗到最后,只剩下两人,分别是前外交大臣大卫·米利班德(David Miliband)、前能源和气候变化大臣埃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结果后者赢出。  这两人究竟有何共通点,我当然不是肤浅到想指出两人是兄弟,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