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词串在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徜徉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on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梳理功能
  1. 文章大意的梳理。《课标》要求中高年级的学生“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阅读叙事性作品中,了解事件梗概”,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以及概括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概括还存在困难,有的冗长抓不住重点,有的简洁缺乏核心。教师应让他们抓住关键词语,帮助学生梳理文路,说清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例如,在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时,出示如下一组词串:
  嫉妒 礼貌 激怒 励志 疲倦
  陈列 临摹 优异 承认 震惊
  这些词语是通过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后,从文本中精心摘取出来的,它们既是文章需要掌握的重点词语,又可以让同学们借助这些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都能较准确地表达,避免了漫无目标啰啰嗦嗦。
  2. 人物形象的梳理。阅读时,只有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语文阅读理解中,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呢?教学《九色鹿》一课,可以出示词串:
  奋力挣扎 连连叩头 千恩万谢 郑重起誓
  进宫告密 背信弃义 恩将仇报 见利忘义
  学生通过朗读,发现这些词都是文本中描写调达的,再通过上下两行的对比,思考在“救命之恩”与“金钱利诱”之间,调达前后判若两人的嘴脸,进而归纳出人物形象,对调达的性格或心理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 整合功能
  在教学《槐乡五月》时,课后有一组ABB式的词语,以此为蓝本,引导学生借助课文内容丰富词串,因此,有了如下的文字:
  瑞雪 白茫茫 槐花 白生生 孩子 喜盈盈
  醉乡 傻乎乎 花蜜 甜丝丝 槐饭 香喷喷
  并让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模仿样子写写,“五月喜洋洋”“生活甜蜜蜜”“童年乐悠悠”……思维的火花在他们的笔下流淌,这里既有对课文内容的整理概括,也有对整体感受的把握与提升。
  在教学《祁黄羊》一课时,教师与同学们一起讨论祁黄羊的优秀品质,结合大家的发言,一组创编的成语词串又诞生了:
  以身许国 碧血丹心 虚怀若谷 赤胆忠心
  宽宏大量 出以公心 心怀坦荡 浩气长存
  这组词串,依照押韵合辙的格局,编成了四字韵语,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从内容上加深了对祁黄羊品质的理解和把握,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认识,这既是对文本的超越,也是对文本的回归。
  二、 积累功能
  语文教材的语言是学生最易接触的蓝本,但是大段大段的背诵任务,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如果将文本提炼成词串,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如《西湖》一课中设计词串:
  夜幕初垂 明月东升 轻风徐来 湖水荡漾
  华灯倒映 银蛇游动 泛舟湖上 天上人间
  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品读着这些朗朗上口韵语佳词,吸收着文本中的“精华“,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使所学的词语、句子在记忆里生根,这样背诵就变得简单易行了。
  三、 拓展功能
  如学习《泉城》这一课时,出示词串:
  白浪翻滚 银花盛开 晶莹剔透 明珠散落
  声音洪大 虎啸狮吼 声音低细 秋雨潇潇
  教师让学生读一读,看看发现有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朗读思考,了解通过形态美、声音美来表现泉水的特点。随即出示练习:
  龙之韵广场上的喷泉,有的 ,好像 ;有的 ,好像 。
  学生兴趣盎然,一组组灵动的小片段新鲜出炉:
  龙之韵广场上的喷泉,有的水花四溅,好像银花初绽;有的晶莹剔透,好像珍珠滚落。
  龙之韵广场上的喷泉,有的齐声喷发,好像众鸟归林;有的声音低细,好像曼舞轻歌。
  ……
  适当地拓展词语与词语之间的间隔与联系,为学生想象提供了空间,它能够激活儿童头脑中储存的“生活信息”,并将这些并不完整的信息想象着整合起来。教师注重课内和课外语言的双向积累,直观画面和抽象思维的双向集合,让学生立足文本感受美,又超越文本想象美。谁说词串只能是低年级的专利?只要运用得当,在中年级乃至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魅力依旧!
  (作者单位:南京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小学部)
其他文献
“追问”,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二次提问”,再次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我在执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时,就是通过提问、追问,引领学生感悟文本的。  一、 追问,让零散的思维变得有序  在第二课时刚开始导入时,我想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内容,又能通过追问,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主动、深入地探究课文。于是,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描
期刊
我初识戈宝权先生的名字,还是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我任小学语文教师时知道的。当时,人民教育出版社将普希金的一首著名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作为独立阅读课文,让学生自己阅读,以开拓学生视野,从朗读中领略诗歌的韵味。该诗就是戈宝权翻译的。  我虽然不熟悉戈宝权先生,但内心十分崇敬他,感谢他为儿童翻译了这么一首优秀的童话诗。我喜爱儿童文学,对《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尤为偏爱。该诗通过
期刊
“在不少人眼里,写信是一件‘老土’的事。但在上海尚德实验学校校长姜晓勇看来,书信是一种朴素且有效的交流方式……”读着《教师博览》(文摘版第七期)中转载的一篇文章——《一位校长给学生的40封公开信》,我顿时震惊了!在书信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时,竟然还有人坚持写信,坚持用书信与学生及家长们交流,这真是难能可贵呀!  “我写的这些信,未见得真能帮助学生什么,但我希望至少能带给学生和家长一些见解、一些温暖以
期刊
一、 扮演角色,活跃气氛  在正式上课之前,虞老师向同学们提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一下子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接着,虞老师请学生扮演小绵羊、大熊、老牛的角色,以打招呼的方式讲述“哇!这么多人啊!大家好!呵呵呵……”这句话。  【课堂回放】  师:你们觉得怎么讲故事才算是高手?  生:讲得动听。  生:讲得有感情。  师:如果一个故事里边有好几个角色,该怎么讲?讲故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生:要扮
期刊
全神贯注地读完《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我成了拥护周先生教育思想的“粉丝”。粉丝们追求偶像,因为偶像有吸引力。周国平先生吸引我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我想,是他通达的教育智慧。  周国平先生论及的教育问题具有普遍性,但他的观点却不像普通人那样狭隘,具有一种通达的智慧。“通”是一种开通,周先生学贯中西,引经据典,教育视界之辽阔令人钦佩;“达”是一种洞达,周先生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对人生与人性的思考,一眼望穿教
期刊
一、 阅读课题,发现课文重点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请大家读课题。(生齐读)  师:作者写的是一次春游的见闻,有意思的是她没有描写春到香山的美丽景色,也没有向大家特别介绍颐和园的景点,那么作者把笔墨花在哪里呢?课题告诉了你,花在——  生:花在“儿童”身上。  师:对,“儿童多处”是课题中的一个关键词。的确,课文有许多地方写到了“儿童的多”。(板书:儿童多处)  【
期刊
一直以来,我校致力于学生评价体系项目的实践研究,并以此促进教师的教学研究,促进学校建设教师学习型团队。“一评两备”是我校以学生学业研究促进老师教研文化研究的一个项目。“一评两备”,“评”,指的是我校实行的学生学业“月质量监控”项目。“两备”,指的是我校高年级语文备课组以学校“月质量监控”为中心,探索出的“单元常规备课”和“主题特色备课”备课模式。学校语文组以“常规+特色”的集体备课模式,大力推行“
期刊
读罢《小学创意写作》,在我脑海中跳出三个词语——神奇、唤醒、好玩。  神奇  从一个橘子入手,能上出什么样的习作课?你一定会脱口而出:学习描写一件物品呗。是也?非也!翻开《小学创意写作》一书,你会发现,一个小小的橘子,在老师的创意设计下,习作课竟然可以上状物篇——橘子素描;可以上记叙篇——做橘灯;可以上童话故事篇——橘子历险记……在《小学创意写作》一书中,一个普通的橘子竟然能焕发出如此神奇的魔力。
期刊
一、 对话交流“追剧”  师:我想采访你们一下,最近你们追过什么剧?  生:《名侦探柯南》。  师:你为什么追这部动画片呀?  生:它里面的推理内容很吸引人。  师:有趣的情节吸引你。你追过什么剧?  生:《郑文杰》。  师:你为什么追这部剧呢?  生:我觉得这里面的人物很勇敢。  师:人物的魅力吸引你。  师:据我所知呀,我们班的同学在追一本书,哪本书?  生:《小水的除夕》。  二、 讲述小水
期刊
很多时候,语文课堂教学是要“放慢脚步”的,因为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里,有太多的“沿途风景”需要我们去细细欣赏;因为知识结构的形成,审美情绪的生成,价值标准的建立,与世界的关系等,都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这就势必有一个“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感知形成经验——生成体悟——走向思想。如果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过程,语文教学也就开始走向 “慢而有味”的境界了。  追寻“慢而有味”的教学境界,教师首先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