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fzj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成立于1999年6月,当时专业定位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技术”2个专业方向。经过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专业探索和课程建设,先后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及省内多所示范性职业学院考察,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加强社会调研,到企业咨询人才需求,开发出适应当前教学要求的、基于“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做出自己的特色,并于2009年9月份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
  
  1 课程体系开发的基本思路
  
  通过对IT行业、企事业调研,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服务地方经济,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面向的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站建设、网络应用开发4个职业岗位,分析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技能的2大方向(网络的规划、建设、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网络应用系统开发与维护),重构学科知识体系,重构基于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
  
  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
  
  2.1 以岗位定技能,以技能定课程(群)通过充分的社会调研及与企业的交流,明确该专业的具体岗位及岗位的工作项目,分析具体岗位的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根据工作过程设计课程群,并以循序渐进的学习情境和子情境形成课程体系,强调岗位“角色培养”。
  2.2 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突出“两个相关性”原则在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体系的教学中,总是一门一门地去学习课程,以网站建设方向为例,学生学完网站建设的相关课程(如Dreamware、Sql Server、.net、Photoshop等)后,各个学科知识是割裂的,学生似乎学了不少课程,却还是不能做出一个完整的网站。在专业建设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解构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群),以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创设学习情境,模仿工作流程组织教学。
  在重构课程体系中,一是突出工作过程(课程)之间的相关性,依据工作性质、顺序、分工设置课程,把共同完成一个工作任务的课程进行融合;二是突出工序过程(课程各学习情境)之间的相关性。
  
  3 专业核心课程、实训流程图
  
  根据学习领域的范畴,结合工作流程,兼顾认知规律,将4个岗位构成的2大培养方向——网络应用开发、管理及维护(软方向);网络规划、建设、管理及维护(硬方向)——结合项目实训和顶岗实习,构成专业课程顺序图(图1)。
  
  
  7 结束语
  
  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后,需要有现代化的先进教学手段支持,教师在授课中还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优化还应不断地继续,以后的路还很长,课程改革要不断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4]万荣泽,何春玫.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36)
其他文献
2011年3月7日,国务院第593号令公布了《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这部《条例》是继1997年制定颁布《公路法》之后,我国交通运输
简要介绍了基于目标的运动估计算法,它用于隔行扫描到逐行扫描的转换以及帧率的变换.在此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化其运动模型分配的方法,从而减少了一定的计算量,并对视觉
所谓优化课堂教学,转换过来是另一句话:高效率教学。这个“高效率”不是指教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使学生最有效地获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就是“优化”的过程。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检验教学方法是否优化的重要条件是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高度统一。笔者认为,在素质教育新形势下,课堂教学应注意三方面的优化,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1 做好教学内容的优化
1 对职业技术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再认识  1.1 准确定位,正确理解教学管理工作的岗位性质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联系3个方面:教员(特别是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学生(特别是培训的学员)和学校(主要是各院系及公共基础部)。名为“教学管理”,实际上包含的不仅是教学管理,更多的是教学服务,而且是以服务为主,管理是过程,服务是意识。服务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可以说,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为一线教员和学
提出大型滑动轴承试验台总体设计方案,设计的试验台系统包括机械结构、驱动系统、润滑系统、控制系统和采集系统5个部分;采用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试验台结构的合理性并优化结构
DMB-T标准方案历经了方案论证、系统仿真、样机研究、IC流片和产品机顶盒样机开发等多个研发阶段.经过多种形式的测试、评估和试验及充分验证,其性能先进,产权清晰,技术成熟,
介绍了一种在有线电视前端系统中的低成本卫星接收机的方案,分析了其可行性,介绍了硬件系统结构、软件流程,并以实时状态检测为例,详述了任务并行的实现,还着重介绍串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