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干预管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对于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早期康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早期的康复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早期康复;急性脑卒中;神经功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06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568-01
  急性脑卒中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受损,因此及早的对患者实施康复训练能够预防脑卒中后的肢体痉挛、关节痉挛等情况,因此在临床上主张在患者意识清醒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早期的康复治疗[1]。我院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实施早期的康复干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24例,患者均经CT或者MRI确诊为急性脑梗塞,且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54-71岁,平均年龄(61.34±6.21)岁;对照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51-70岁,平均年龄(62.67±6.3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包括给予患者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障碍、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对于原发病积极给予相应的治疗。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早期康复干预治疗,具体从定向力、注意力、计算力、语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实施康复干预措施。
  1.3观察指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采用简易精神智能量表评分进行判定,评分提高率为(患者治疗后评分-患者治疗前评分)/患者治疗前评分×100%。显效为评分提高率超过20%;有效为评分提高率在12-19%;无效为评分提高率低于12%。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l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3讨论
  目前对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提倡及早进行,有研究表明到脑具有可塑性并可以进行功能的重组,在脑卒中发生后中枢神经系统对于外界环境的刺激能够做出适应,受损的神经细胞可以发生轴突再生,重新建立神经的通路,并发挥代偿的机制。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可自行恢复部分功能,在1-3月内恢复可达最大限度,因此康复治疗要及早的介入[2]。患者通过主动或者被动的参与反复的学习及训练,可以开发大脑的功能发生重组及适应性的潜力。
  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及早的给予患者进行康复的干预措施,具体包括对定向力的训练,询问患者当天日期、时间、地点等,让患者区分自己的左右肢体,病房中的物品等;对患者实施注意力的训练,重复1-50的数字,让患者复述奇数与偶数;对患者实施计算力的训练,如连续计算100减7或者加7;对患者进行记忆力训练,回忆刚出现过的物品或者人物;对患者进行语言的训练,通过反复的听、读、说等对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开展讨论,训练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的能力;对患者进行解决问题的训练,让患者独立完成洗漱、吃饭、穿袜子等[3]。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早期的康复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段青梅,严兴国.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颅脑外伤患者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19(12):914.
  [2]叶迈蕴,郑淑智,张孝琴.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l,27(3):9-l0.
  [3]徐慧英,李爱萍.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5):489-491.
其他文献
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凭借“健康云”进军移动医疗平台  日前,该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健康云平台”计划和进度。院长蔡秀军介绍,健康云平台一期建设已完成,首批纳
期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和糖抗原(CA19-9)应用于宫颈癌转归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78例列入研究组,体检健康组60例列入对照组。对照组于体检时抽取血样,研究组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半年后抽取血样,检测CEA和CA19-9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EA和CA19-9含量极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和CA19-9含量极明显低于治疗前,数据经比较具
1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运用3 D打印技术为患者成功换“肩”  一名患者肩胛部位的骨质被肿瘤“吃掉”3/4,若切掉整个肩关节,不仅手术风险大,恢复后患者生活也难以自理。于是,该院
期刊
综述了近年来黄连小檗碱生物合成途径催化各步反应的酶(尤其是关键反应)及编码这些酶的基因的研究进展.小檗碱是具有双氧桥环状结构的一种重要次生代谢产物,研究小檗碱的生物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在乳腺癌组织中增殖抑制基因(HSG)、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乳腺癌组织标本、正常乳腺组织标本各4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HSG、EGFR测定,比较不同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SG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EGF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 探讨腹水的鉴别诊断方法,及各种病因所致腹水的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 对88例腹水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癌性腹水患者平均年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23—01  持续胃肠减压是肠梗阻以及急性胰腺炎患者最常见的治疗原则,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有着重大的意义。胃管的插入本身就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常会出现意外拔管的现象。再次安置胃管更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使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产生抵触情绪。对于可以下床活动的患者,负压吸引器对患者造成了很大的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