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1β诱导正常人皮肤表达银屑病免疫病理表型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g3801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白介素-1β(IL-1β)在启动银屑病免疫病理表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方法

取健康人正常皮肤在跨膜(transwell)皮肤器官培养模型中进行培养,观察在IL-1β或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等细胞因子刺激下,培养皮肤表达银屑病免疫病理特征标记物的情况.

结果

在IL-1β刺激下,正常人皮肤表达了一系列银屑病相关的蛋白分子,即角蛋白16、17在表皮棘细胞层强阳性;Ⅰ型转谷酰胺酶从表皮颗粒层到棘细胞层过度表达;ICAM-1、HLA-DR以及β1整合素在表皮基底细胞层和棘细胞层诱导表达或增强表达.培养基中加入IL-1ra可使上述标记物的表达受到显着抑制.培养基中加入抗IL-1β抗体可完全阻断IL-1β的上述诱导作用.

结论

在培养条件下IL-1β可诱导正常人皮肤表达银屑病的免疫病理表型,提示IL-1系统参与了银屑病的皮损形成.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血清中的天疱疮抗体(PAb)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PI1天疱疮抗独特型单抗,用亲和层析法纯化患者血清中的PAb;通过间接ELISA法和ABC-ELISA法建立一种PAb的ELISA检测体系.结果 纯化的PAb为IgG4亚类,间接ELISA和ABC-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PAb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并初步得到了检测纯化PAb浓度的标准曲线.结论
内皮素(ET)是一种缓激肽,具有较强的收缩血管作用.我们于1997年1~9月用放免法检测了22例斑秃患者血清中的ET,并与正常人组作对照以探讨ET与斑秃之间的关系.
期刊
目的 探讨诱生型NO合成酶(iNOS)在银屑病皮损中表达的调节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核因子(NF)κB及iNOS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结论 > 探讨诱生型NO合成酶(iNOS)在银屑病皮损中表达的调节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核因子(NF)κB及iNOS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自1985年起,应用液氮对面部雀斑患者进行了冷冻治疗,均获临床治愈.现将资料收集完整的680例面部雀斑,经液氮冷冻治疗后的结果小结如下.
期刊
目的 了解近10余年来,成人期(≥15岁)特应性皮炎(AD)患者在临床表现方面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90年代中期(A组)和80年代初期(B组)成人期AD共323例,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两组的皮疹形态均以湿疹型和苔藓样型为主的皮损较多见,痒疹型较少(A组4.9%,B组2.5%).A组湿疹型(49.4%)比苔藓样型(45.7%)稍多;B组湿疹型(39.1%)少于苔藓样型(58.4%).两组的皮疹分布
期刊
盐酸洛美沙星(Lamefloxacin Hydrochloride)是第三代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它在体内、外抗菌活性强,耐药频率低.为评估洛美沙星软膏外用治疗化脓性皮肤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由南京三家医院采用多中心随机分组研究法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原位检测型转谷酰胺酶在正常人及银屑病患者皮损内的分布,以期对本病角朊细胞的异常增殖有进一步的了解。方法 取银屑病患者遮盖部位皮损与正常人同部位皮肤作冰冻切片,以鼠抗人型转谷酰胺酶单克隆抗体为一抗,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鼠抗体为二抗,AEC为反应底物。结果 正常人阳性区仅见于表皮角朊细胞颗粒层细胞间。银屑病皮损分布于除基底层外的表皮全层,着色程度以颗粒层最强,向棘层扩散但强度渐弱
对中华皮肤科杂志1993~1997年所载283篇论着(其它栏目不包括在内)、1823条引文进行统计分析,以供皮肤性病科专业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参考。一、引文数量统计分析1993~1997年各年所载论着量(篇)依次为:57、39、53、75、59篇,年均载文量566篇。这5年中每年的引文量(条)分别为:373、269、333、480、368条,年均引文量3646条。5年的篇均引文量依次为654、690、
期刊
目的 为掌握吉林省自然环境中孢子丝菌的分布状态。方法 深入该病高发区通榆、农安及低发区图们等地,采集腐烂芦苇、玉米秸、腐木及土壤,从中分离孢子丝菌。分离菌株再作继代培养,观察菌落形态、颜色、玻片培养镜下生长形态及双相试验等鉴定菌种。结果 共分离出21株申克孢子丝菌。从玉米秸、腐木及土壤中分离出孢子丝菌,在国内为首次报道,从玉米秸中分离出孢子丝菌,在国外亦属首次。结论 在高发区的芦苇、玉米秸及土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