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右归丸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

来源 :中国男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oainiyu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右归丸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ED)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从TCMSP、TCMID数据库中获取右归丸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中查询与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相关的基因。使用基于基因本体论(GO)的功能丰富和注释工具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预测这些基因的作用机制。结果以OB≥30%和DL≥0.18为活性成分筛选标准,共筛选出86个活性成分和227个靶点,从疾病数据库中筛选出与DED相关基因1061个,取两者交集,得到交集基因78个。通过Cytoscape3.7.2构建"中药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共有152个节点和365条边,根据度值计算,筛选出右归丸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通过构建交集基因PPI图,根据度值计算,筛选出核心靶点为VEGFA、IL-6、CASP3、NOS3、IL-1β。通过对交集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交集基因主要涉及抗菌反应、脂多糖反应、细菌分子反应、活性氧水平反应、第二信使介导信号转导、乙醇反应、G蛋白-偶联第二信使环核苷酸受体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主要涉及的信号通路为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产物-受体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流体剪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等。通过构建"基因-KEGG信号通路"图发现,主要涉及的信号通路为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产物-受体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结论右归丸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通过核心靶点VEGFA、IL-6、CASP3、NOS3、IL-1β发挥调控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产物-受体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的作用,进而改善DED。我们的研究表明右归丸治疗DED的分子机制是通过中药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结果,为进一步阐明右归丸治疗DED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期刊
为高效处理化工厂含氯空气污染问题,制备了可见光催化空气过滤器,并将其与快速、经济的电纺工艺技术相结合,合成了负载Ag的TiO2纳米棒复合材料,设计了多功能的空气过滤器。结果表明,Ag-TiO2纳米棒复合材料负载的纳米纤维表现了突出的颗粒过滤(约90%)和含氯空气污染物的降解(90%以上)。且制备的Ag-TiO2纳米复合材料对含氯空气污染物吸附能力有所提高。设计的空气过滤器具有消除可吸入颗粒物和含氯
期刊
期刊
本文通过介绍某型压气机IGV驱动机构的组成,结合实际工程安装经验,对安装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解决;着重对操纵环的同心问题及如何保证IGV的初始安装角度进行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期刊
目的 探讨右归丸联合丝裂霉素C(MMC)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性功能和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88例行TURP治疗的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MMC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MMC联合右归丸治疗,均持续治疗8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
期刊
勃起功能障碍是男性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男科门诊常见病。中医认为其病机为肾虚,采用补肾活血作为治疗大法。补肾又可分为补肾阴、补肾阳等不同治法,文章从中医对治疗糖尿病ED的病机及治疗理论研究入手,详述补肾活血法在治疗糖尿病ED中的应用,以期为今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ED的相关研究提从借鉴。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 :构建患者参与式护理方案,并评价该方案对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效果。方法 :运用文献法和德尔菲法构建患者参与式护理方案。便利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患者参与式护理方案。结果 :干预组患者围术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体位舒适度、患者实际参
期刊
目的:观察右归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肾阳虚型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右归丸(颗粒剂型)口服,联合穴位贴敷关元、神阙;对照组仅服用右归丸(颗粒剂型)治疗。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国际勃起功能问卷-5 (IIEF-5)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治疗组85.42%,对照组72.92%,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