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中如何组织学生有效学习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jian101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出问题
  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教学工作的良性循环?
  教学过程与课堂教学,教学过程是个“有机的整体”,那么,课堂教学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细胞”。我们从教学的组织形式来分析一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形成技能的主要途径,它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其它仅是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因此,课堂教学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再想,如果课堂教学效率差,教师把大部分时间、精力放在个别辅导或补课上,而不是去认真备课、上课,务必造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恶性循环。
  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不能当堂完成学习,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就不得不于课后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去补救,这样势必又造成教师没有充裕的时间去研读教材、认真备课,又导致下一堂课教学效率低……如此循环,使教育教学工作变得十分被动,忙忙碌碌工作,还是提高不了教学质量。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抓好上课这一关键,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开展高效率的学习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就会有保障,数学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就会有希望。
  二、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一)课前准备充分,是教学有效的前提。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不光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只有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驭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重组,以达到最高的教学效率。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是教学有效的体现。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三)设计“巧妙”的练习,是教学有效的延伸。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年龄越小,注意的稳定性越差。一节课中,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注意力就会出现分散。这时,我们要适时、适当地安排一些练习,穿插于教学之中,使儿童的大脑处在只有一个兴奋中心的状态。练习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练习要有趣味性。根据儿童好动、好奇、好新、好胜的心理特点,我们设计有趣味性的练习,使之在欢快兴奋的气氛中学习,这样往往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进行“分数的意义”教学后,本人以游戏的形式,设计了一个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具体做法上这样的: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电脑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画中有许多不同的事物。要求学生围绕把什么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几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进行思考,从图中选取不同的事物,以“看谁说的分数多”的形式进行练习。比赛结束后,答对的同学可以到老师处领奖品。拿奖品时,要根据老师的要求拿奖品。如拿奖品总数的1/9、1/8、1/6……按要求职对奖品的,奖品就属于他,拿错的不给予奖品。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当中,不仅及时巩固了新知识,同时能够激起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自我表现的欲望,使他们爱学数学。
  2 练习要有层次性。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示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能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四)敏锐地把握信息反馈,是教学有效的监测。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可控的双边活动。因此,要十分注意课堂上的信息反馈,没有反馈,就谈不上控制,不能控制,也就不成为系统。要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必须准确地及时地把握大量的反馈信息,调节教学程序,合理地组织教学,保证信息畅通,使教学成为动态平衡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敏锐地从学生的发言、作业、表情、行为、课堂气氛等获得反馈信息,以检测教学效果。而且反馈的及时与否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五)激励评价,体验成功,是教学有效的升华。古语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从这句耐人寻味的古语中,我们不难剖析出这样一个道理,表扬比批评好,它能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强烈的满足感,树立学习信心,激发他们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新理念的重建,更要重视教师有效教学的过程,在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整体实现数学课程目标。
  (作者单位:云南昆明市晋宁县六街中心小学)
  (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
绝大多数的立体几何题都能用综合几何法和向量法解决。向量法解题大致可分为两种方法:坐标法和基底法。近几年的高考中,为使学生的向量坐标法有用武之地,考题大多具备垂直关系,比较容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确实,通过以定量计算代替定性分析,以程序化的算法替代繁难的推理论证,向量坐标法迅速征服了广大师生,以致许多学生一提到向量法首先想到的就是向量坐标法。事实上,坐标法可解决的问题都可用基底法解答,而对于本身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