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ticlis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的认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食用农产品是食品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是政府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的基础和支撑,是保障我国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日益受到重视。2006年颁布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06—2010年)》。按照规划,2007年以来已累计安排中央投资19.3亿元,地方配套8.07亿元,支持建设了33个部级研究中心和专业中心、11个部级区域中心、28个省级综合中心和435个县级质检站建设。与此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增加投入,建设了一批农产品质检中心,初步改变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目前,全国已初步形成国家和省、市、县三级检测机构为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检验检测能力明显提升。依托各级农产品质检机构,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农产品质量例行检测等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得到加强,促进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产品质检能力还不适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要求,各地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很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检测能力相对薄弱,一些农业大县的检测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与此同时,出现了农产品质检机构重复建设问题。有些地区没有按照国家规划的要求建立综合性质检中心,而是按照行政体制在农业、畜牧、水产部门各自建设检测中心,不仅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投资,而且也增加了运行成本。从纵向看,许多地方按照行政层级层层建设质检机构,但各级检测机构功能定位和职责分工不明确,大多数市、县级检测机构的职能相近或相似,仪器设备大同小异,检测项目重复,没有充分体现地方农业发展的特色和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点。另外,检测机构运行费用不足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很多市级、县级及乡镇的质检中心(站)运行经费没有保障,有些仪器设备长时间闲置,不能发挥作用。部分地区专业检测人员短缺,总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充分暴露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和农产品质检能力依然不足的问题。因此,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且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加强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要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以今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最近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在农业部新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体现了中央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06-2010年)》的实施也进入关键时期,近两年中央投入力度明显加大。新的形势对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后一段时期内,要坚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继续作为政府农业投入支持的重点领域之一,利用中央增加投资、扩内需保增长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同时要尽快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保障措施,使农产品质检体系能够更好地、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近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认真总结本期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规划的实施成效和问题,进一步摸清农产品质检体系的现状
  本期《规划》已经实施四年。要认真总结本期《规划》的实施情况和建设成效,摸清各地区、各层级农产品质检中心(质检站)的最新状况,既包括仪器设备、实验室设施等“硬件”情况,也包括机构编制、专业人员、经费保障等方面情况,还包括本期规划的项目在建设实施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已经建成的各级各类质检机构在实际工作中究竟承担了什么职能,发挥了什么作用,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等等。这是研究和编制下一期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规划的基础性工作。
  (二)尽快启动“十二五”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摸清现状、明确需求的基础上,要抓紧启动“十二五”全国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要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需要,加快构建覆盖农牧渔各业,集检验监测、风险评估、预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于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要坚持把县级作为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的重点,着力支持农业大县(市)改善农产品质检基础设施,提高基层的检验检测能力。在建设层级上,不同地区可以各有侧重,但没有必要层层都建设农产品质检机构。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农产品质检中心(站)的仪器设备配置和投资建设标准,着力加强对当地重点农产品的检验检测能力,不搞全国“一刀切”。要根据中央和地方的投资可能,分清轻重缓急,明确阶段性建设任务和重点,有序推进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
  (三)加强资源整合,明确各级各类检测机构的功能定位
  要加强对种植业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力量的有效整合,逐步建立横向互不重复、纵向明确分工、布局合理、支撑有力的农产品质检体系,坚决避免重复建设和各自为政。国家支持建设的省级及省以下农产品质检中心(站),原则上必须是综合性质检中心(站),重点满足本区域内种植业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需要。要进一步研究和明确各级各类检测机构的功能定位。农产品检测机构除承担政府委托的任务外,要积极面向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种养业大户等提供检测服务,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积极探索发展独立的第三方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为政府和全社会提供优质、高效、公正的农产品检测服务。
  (四)强化农产品质检机构的人员和经费保障
  只有在机构编制、运行经费、专业人员等能够保障的前提下,农产品质检中心(站)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目前,绝大多数农产品质检机构是事业单位,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产品质检机构的经费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其公益性检测和日常运行费用。国家支持建设的地方质检中心(站),必须是地方政府已经明确机构编制,并明确承诺保障其运行经费的项目。加强检验检测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已建的各级各类农产品质检中心(站)要及时进行检验检测机构法定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规范检测行为,提高检测水平。
  (五)研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
  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和风险评估制度,明确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点区域、重点产品、重点环节,强化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过程,以及贮运、加工和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要加强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实现农业部门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与工商、质检等部门对农产品流通环节、加工环节监管之间的“无缝对接”。尽快研究建立农产品产地检测与农产品市场准入检测的衔接制度,既要保证不漏检,又要避免重复检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六)加强宣传引导和制度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生产经营者是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关键要从生产源头抓起。要切实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指导和服务,向农民宣传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强化农民的质量安全意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要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他们将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从事标准化生产。要加快建立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记录制度、农产品产地检测制度、农
  产品批发市場准入制度、重要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等,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三、增进部门合作,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
  
  农产品质检体系属于公益性建设项目,是政府投资支持的重点领域之一。发展改革部门作为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和投资主管部门,农业部门作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监管的主要责任部门,对加强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负有重要责任。多年来,两部门按照职能分工,通力合作,积极配合,在规划编制审核、项目前期工作、投资计划管理、项目建设实施等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办法和程序。今后要在继续坚持现行管理办法和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商,共同把农产品质检项目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是要强化地方在农产品质检项目管理中的责任。除部级专业中心外,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项目均属于地方项目。按照政府投资管理的有关规定,项目前期工作在国家规划和政策指导下,由地方为主进行,建设项目组织实施和管理运行的主要责任也在地方。因此,地方特别是省级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切实加强项目和资金监管。在中央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地方政府也要按照规定的比例,积极筹措落实配套投资,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要在明确职能定位和落实机构编制、专业人员、运行经费等保障条件的前提下,安排农产品质检中心(站)建设,保证项目建成后真正发挥效益。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按照现行部门分工,在制定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规划、组织编制项目可研、项目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编制和审批、项目组织实施、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等环节,均是由农业部门为主负责。发展改革部门主要从政府投资管理的角度,在建设规划审核、项目立项及可研审批、投资计划管理、项目建设监管等环节履行国家规定的职责。其中发展改革部门在审批项目之前,要征求农业部门的行业审查意见,地方项目的投资计划由两个部门联合上报、联合下达。这种管理方式,既能充分发挥两个部门的积极性,保证两个部门正确履行职能,又形成必要制约和监督,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要长期坚持。在具体工作中,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和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密切配合,共同把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项目管理好、实施好,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为提高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巡视员)
其他文献
【摘要】在全球工业和科技不断进步快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全球的目光也开始不再仅仅关注经济的发展,开始对生态重视。开始对生态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而景观园林是生态的代表,越来越多的景观园林在设计中开始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对园林进行设计。本文研究了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再加上对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生态学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生态;景观园林;设计;应用 
印发《实施方案》  5月,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要把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
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位于河南省东部周口十县市区的中心,因处于淮河以北而得名淮阳。这里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厚。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说,在五亿七千万年前,中国境内大部
【摘 要】近年,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拨款修建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设施,事业单位基建项目也逐渐增多。如何有效使用财政资金、加强规范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成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加强事业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加强事业单位的基建财务管理,是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加强事业单位的基建财务管理,是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加强事业单位的基建财务管理,是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然后分析了事
不起诉决定书,是检察机关审查案件后,依据事实和法律对被不起诉人作出的相对终结诉讼的一种法律文书.不起诉决定书内容包括被不起诉人基本情况、检察机关认定的案件事实、处
泰中法建[2012]2号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建议书n  东平县教育局:n  我院在审理东平县佛山中学学生柴天骄(14岁)抢劫杀人一案过程中,发现本案集中反映了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在我国经济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这一背景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发电系统,尤其是在火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成为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科学的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
在民事申诉案件中,通常仅是一方当事人不服法院已生效的裁判,向检察机关申诉.而在司法实践中,有时出现原告、被告、第三人多方当事人分别向检察机关申诉的情形,这势必涉及到
随着我国经济的社会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中电气自动化行业迅速的崛起,电气自动化技术是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结合多种技术进行控制的系统,我国的很多行业已经渐渐的引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