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N梯度浓度的碳自掺杂氮化碳薄膜的性能研究

来源 :化学工程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j3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实验室自有大型中试线磁控溅射设备,以纯度为99.99%的石墨为靶材,以Ar、N2为溅射和反应气体,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一系列碳自掺杂氮化碳薄膜.利用XRD、SEM、拉曼光谱等检测手段对薄膜的成分、形貌、光学性能以及电阻率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溅射过程中通过对N进行浓度梯度控制,成功实现了碳自掺杂,同时氮化碳薄膜已初具晶型;碳自掺杂很好的调节了薄膜的电阻率,其值可根据需要在很宽的范围内(超导至高阻)调节;透过率基本维持在87%以上.同时氮的掺入对薄膜碳也起到了稳定的作用.
其他文献
将深度学习模型应用于超构光栅分束器的逆向设计,可以在全局范围内获得具有良好均匀性和高衍射效率的结构.利用基于全局拓扑优化的深度学习模型,围绕超构光栅分束器的结构设
提出基于多元模态分解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目标识别方法.多元模态分解是传统模态分解的多元扩展,能够有效避免传统算法中的模态混叠问题.采用多元模态分解对SAR图像进行处理,
空中目标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具有确定的光谱辐射特性,因而可以利用光谱达到识别其型号的目的.首先,通过建立空中目标光谱辐射特性计算模型,获得了其归一化光谱辐射亮度数据.
为满足低等级红外探测器组件在高可靠性领域的空间应用需求,对星载红外探测器组件进行温度循环试验、力学试验以及高温老炼试验等环境试验考核,并基于双积分球式均匀照明系统
激光车灯对比于LED车灯,具有能耗小、体积小、亮度高等优点,是汽车车灯发展的新方向.提出了一种激光车灯的完整的设计思路.光源采用激光二极管激发荧光片得到白光.通过搭建光
以1-Boc-3-吡咯烷酮为原料(2),与盐酸羟胺发生羟肟化反应生成1-Boc-3-吡咯烷酮肟(3),再经氧化反应得到3-硝基吡咯烷-1-羧酸叔丁基酯(1),终产物经柱层析纯化,结构经1H NMR和LC-MS表征确证。优化了反应条件:第一步的羟肟化反应中,物料比为n盐酸羟胺∶n1-Boc-3-吡咯烷酮=1.1∶1,反应温度60℃;第二步氧化反应中,物料比为nUHP∶n3=2.5∶1,溶剂用乙腈,反应温度80℃。在优化条件下,肟化反应的最高收率达98.5%,氧化反应收率可达60%,总收率59.1%。此法合成
基于光谱干涉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测量玻璃厚度及折射率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迈克尔逊光路,通过傅里叶变换算法对光谱仪接收的干涉信号进行解算,获取光谱干涉条纹的调制周期,
快速、准确地掌握作物空间分布,估算不同作物种植面积及范围,这对制定宏观农业政策并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19年5月至10月共9景多时相Sentinel-2卫星遥感影像,通过计算并分析不同作物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等多种典型植被指数和近红外波段Ref(NIR)的时序变化特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属性散射中心估计问题,提出基于狼群算法的新思路.方法 首先在图像域上对SAR图像进行“分治”解耦.对每一个属性散射中心进行序贯估计时,采用狼群
空中目标具有高速机动、战略突防和远程精确打击等特点,针对这类目标构建广域、高效、精准探测、连续监视技术已成为空中目标探测体系面临的新挑战.基于空中目标的天基光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