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折扇:文人的名片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ho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有收藏一把折扇吗?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历来中国有“制扇王国”之称。扇面在历史上拥有十分独特的地位,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的身份名片。
  民国时期折扇开始风行,书画大家竞相在扇面上绘画题字,当时的文人使用折扇,恰如现代女人使用丝巾、坤包和皮鞋等一般饰品,要与衣衫整体搭配,小小一把折扇,是主人身份品位的表露,一个文人家有一二百把折扇一点也不稀奇。
  扇子在古代的别称有“摇风”、“凉友”,收藏折扇有三大好处:一、好藏,折扇体积小,收拢后仅尺把长,有“怀袖雅物”的美称。二、好看,收藏界有“一把好扇四尺画”之说,扇面小小的一地方却蕴含着大千世界。折扇扇面上宽下窄,在扇面上挥毫,难度很大,明代大书法家祝允明曾将扇书比作美女在瓦砾上跳舞。折扇的审美价值,远超使用价值。三、好玩,扇子赏玩方便,不管是一人独处还是邀三两知己,烹一壶新茶,展一柄折扇,可关注笔墨,可赏析意境,可检弄扇骨,可把玩扇囊,情景交融,心灵相通。
  中国扇子历史悠久,从实用品、礼仪物演变为艺术品,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宋代团扇书画和明清的折扇书画堪称书画扇巅峰,著名书画家几乎都创作书画折扇,此风气一直盛行到清末。书画扇集实用、工艺与艺术于一体。无论是帝王仕宦还是庶民百姓,都可拥有不同水平的书画扇,它是欣赏层面最为广泛的艺术品之一。
  在扇子收藏中,扇面书画是主流。判断一柄扇子是否有收藏价值,有三个标准,一是真,即真迹;二是精,即精品;三是新,即品相要好。扇面一定要完整洁净,上面书画清晰,墨彩妍润,否则收藏价值会大打折扣。
  在折扇上写字作画并非易事,由于扇面的形态不同,高低不平,材质多样,要在上面创作出气势贯通,潇洒流畅,令人赞美的作品,需要精心设计,耐心经营,反复实践才能达到,从古人的经验中我们看到较多的有如下几种章法设计:一是一行长一行短的章法,这种形式使用行草书体最为适宜,可以收到气势流畅,磅礴大气,美不胜收的效果。二是行行字数相等的章法,这种形式适宜使用隶书、楷书,显出古穆朴实、清雅遒劲、厚重耐看的效果。使用篆书、甲骨等也很耐看。三是一字成行的章法,这种形式适合写大字,书体不限,沿着折扇弧边书写,在下面留下一片空白,显得空灵、自然、大方、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快感。
  扇面书画与卷轴书画相比,虽比不上卷轴书画宏大精深,但却有着更为浓厚的装饰意趣。扇面作为中国书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已经成为目前收藏市场中的一支“潜力股”。一般认为,书画扇“新不如旧”,一定要收藏旧品。但如果单纯的收藏,主要是从艺术角度出发,带有投资性的收藏则可以考虑新书画扇,因为新名家的可信度相对较高,而且有长远的升值空间。
  扇子的世界可谓源远流长、斑斓多彩,在书画艺术领域里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赏玩之,庋藏之,延绵千载,经久不衰。
  扇子按照材质分为折扇、竹扇、绢扇、羽扇、葵扇和麦杆扇几大类,按功能则分为檀香扇、团扇、挂扇、绸舞扇、广告扇等。明清时苏杭的扇艺代表了中国古代工艺扇的最高峰,苏州的扇子称为“香扇”,杭州的为“雅扇”,至今兴盛不衰的杭州的王星记扇业就是杭州“雅扇”的代表。
  书画扇鉴赏主要分三方面:扇骨、书画、扇面。折扇扇骨内涵非常丰富,一般用竹、木制作,少见也有象牙、兽骨、牛角、漆雕等。扇骨雕刻历史悠久,从明代到现在名家辈出,形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
  评判扇骨的市场,一看雕工精细,就出自名家之手,为正品。二看材料,最贵重属象牙、紫檀、黄杨、桃丝等。三看年代,旧骨高于新骨,年代越久价值越高。四看款式,罕见的花式、双面贴、镶嵌式的扇骨价值要高于朴素无华的扇骨。五看品相,无伤、无裂、无磨损、无经拆拼修理、品相完好的扇骨,其价值高于同类品相差者好几倍。
  编辑:黄映凤
其他文献
张艺知道这会让园长不高兴,但她还是没能克制住文身的念头。张艺今年25岁,是北京一所公立幼儿园的教师,今年10月初,她在脚踝上文了一个黑色花体字。  文身悄悄在年轻人中流行至今,乃至成为一些潮人的标配,人们不再关注哪些奇怪的人文了身。“七八年前,我们的顾客大多是‘混社会’的,但现在什么样的人都有。”强子文身店的文身师刘强(强子)说。文身师王晨洋对此表示赞同,他在位于伦敦沃尔瑟姆福雷斯特区的不素之刻文
提到“本来生活”,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褚橙”。作为本来生活的爆款产品,“褚橙”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有媒体直言单单一款爆款的“褚橙”,就可以支撑本来生活舒服地活下去。  不过本来生活CEO喻華峰并不满足于此,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他觉得光在PC端卖还不够,还要浸淫手机端。于是便有了本来生活与移动导购App口袋购物的合作。2013年11月份口袋购物正式涉足生鲜水果类导购,开卖褚时健、柳传志的品牌水果
悬案,用网络语言来说,叫“坑”。“坑”,在百度词条上有一个新的解释,“指未完结的文”。对于一个充满求知欲和追求完美的人来说,坑是一个坑爹的、抓心挠肺的存在。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红楼梦》就是个坑;对于推理爱好者来说,开膛手杰克就是个坑;对于娱乐爱好者来说,陈坤的儿子的妈妈到底是谁,王力宏的真爱到底是谁,张艺谋真的是葫芦娃的爹吗……这些都是坑,是大坑,而且是暂时没法平的大坑。  有些坑,譬如黄晓明的
2012年12月底,新浪CEO曹国伟宣布了新浪新的管理架构,最突出的变动就是几员大将的移形换位,原来负责微博事业部的彭少彬,被负责无线业务的副总裁王高飞替换。  曹国伟的这个处理,明确地表达了对微博商业化与彭少彬的不满。  的确该不满,对于新浪来说,微博本应是一座取之不尽的金矿,但是却始终没有给股东们带来利润回报。过去外界对微博商业化的分析,大多是谈产品,而其内部成了一个黑匣子,极少有人一窥究竟。
在刚刚结束的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纪念活动上,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于7月26日在朝鲜平壤参谒友谊塔,并前往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凭吊烈士。在此之前,国家主席习近平也于今年3月访问俄罗斯时向莫斯科红场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  这让我回忆起当礼宾官安排向陵墓或纪念碑献花圈的日子。  国家领导人出国正式访问,日程上常常有向被访国已故领袖、民族英雄或无名战士的纪念碑或陵墓献花圈的活动。或国宾访华,根据他们的
“我只是想说,我可能不会像那些沟通专家知道得那么多,但我感觉女性会因为使用弱化的语言,而一次又一次降低自己的可信度。”  上面这段话就是最好的例子。因为用了“只是”、“我感觉”这些字眼,加上先声明了我可能没有专家那么权威,我基本上把自己的可信度降到了零。  你有多少次听到女性用这样的方式在交流?你自己又有多少次使用了这种弱化的语言?  有效、自信的沟通能力,对我们在职场上的上升能力会起到重要的影响
房奴,这个词新近几年很流行,对中国来说,大多数是指低下层阶级买不起,但又要面子,来个首付,从此一生为供养房子而努力着;这样的一群人,现在占据了中国很大的一个群体。而对中国官员来说,跟房奴是没有联系的,有很多官员利用职务之便,总会想尽办法为自己弄到几套房,他们很多人都是房奴的主人。  我们表面上说你是“房奴”,那还是给你面子,其实不过是被剥削的新时代奴隶而已。各位“房奴”听了可以不高兴,但现实就是如
泡微信群与朋友圈的你,这些天肯定被这样一段子闪瞎眼:  某女,农村寒门出身,背井离乡到城市某工厂打工。历任老板的小三,二老板娘,正牌老板娘。做正室后不久,说服老公为她新开一家公司。成立不久,挖了原工厂绝大数中高层,及,全部客户。然后,和老公离婚,和司机结婚。如今公司即将上市,她可能成为新的中国女首富。这是听过最离励志的小三成长史,如,你们也为之折服,请本周申购蓝思科技。  这个段子看不出其取向正邪
近日,IPO有重启迹象,天涯社区停滞了四年的上市计划又蠢蠢欲动,在成都高调发布了新产品——微论。希望藉此抗衡微博和微信,为天涯上市描绘蓝图。  奇怪的是,产品已经正式发布,找遍所有下载平台,都搜不到微论这个产品。不得已下载了天涯社区客户端,才发现微论,只是其中一个功能。让人无语的是,所谓微论只是整合了天涯社区的来吧和部落而已。  从这一个小细节看出,天涯的没落除了环境原因,自己作死也是很大一部分。
蔺学刚高中毕业就当了厨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派到法国一家中餐馆掌勺。有一天,一位嫁给老外的新娘找到蔺学刚,希望他能办一顿地道的中式婚宴,让自己找到回家的感觉。婚宴结束后,新娘说,要是办一场中国传统式婚礼就更好了。听了新娘的话,蔺学刚琢磨起来,如果把中国传统的花轿婚礼搬到法国,会不会受欢迎呢?  他立即做起市场调查,在法国街头询问来往的情侣,看他们是否愿意举办一场中国传统式婚礼。调查结果出乎蔺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