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下胫腓联合弹性钩钢板与传统下胫腓钩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比较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的一种新型下胫腓联合弹性钩钢板(ESHP)与传统下胫腓钩(OSH)内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解放军第175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收治的51例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对入院日期为奇数的27例患者采用ESHP治疗(ESHP组)、为偶数的24例患者采用OSH治疗(OS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1年按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比较两组患者优良率。

结果

5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ESHP组术中出血量(22.5±5.6)mL,少于OSH组的(28.5±6.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3,P<0.05);而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71、0.539、-0.476,P值均>0. 05)。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2~36个月,平均26.5个月。随访期间骨折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ESHP组和OSH组患者均于术后8个月~1年取除踝关节骨折钢板及下胫腓联合内固定物,取除术后均未出现下胫腓联合再分离及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术后1年按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ESHP组优23例、良4例,优良率100%(27/27);OSH组优13例、良10例、差1例,优良率96%(23/24)。ESHP组优良率高于O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29,P<0.01)。

结论

相比传统OSH,ESHP更符合下胫腓关节的微动生理特点,在促进下胫腓联合韧带的修复及踝关节术后功能恢复方面有明显优势。

其他文献
一位母亲用自己亲身经历告诉医护人员如何减少妊娠丢失患者的伤痛。
期刊
医生行医的规范性受到严重质疑时,英国综合医学委员会(GMC)会进行调查。如果发现医生违规行医,GMC就会采取措施暂停或取消其行医资格。
期刊
期刊
期刊
做研究和治疗你的患者同等重要吗?Anne Gulland报道英国国家健康体系(NHS)是如何彻底改变思想观念的。
期刊
期刊
期刊
当与不可避免的临床不确定性结合时,信心变成了一个奇怪的词。当证据得到解释的时候,我们如何知道更多的女性希望激素替代疗法(HRT)治疗?
期刊
本文的两位作者Helen Sowerbutts和Caroline Fertleman说,虽然电子邮件是与患者交流的一种好方式,但对医生来说遵循使用指南非常重要。
期刊
目的研究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olid papillary carcinoma,SP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并对其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伴或不伴浸润S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进行检测,角蛋白(CK)、肌上皮标记、神经内分泌标记、增殖标志Ki-67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等;采用荧光原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