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湄潭探索

来源 :中国公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engr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全省“城市公交优先创建示范县”、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单位”、27°茶海路获评2020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斩获多项荣誉的贵州省湄潭县已初步成为黔北东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rn湄潭县公路总里程646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条147公里,国道2条111公里,省道3条147公里,县道21条327公里,乡道53条548公里,村道1147公里,组道640公里,串寨入户路3396公里,农村公路占公路总里程93.7%,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346.72公里.
其他文献
《河北省公路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在公路事业发展迈向新时代、走入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条例》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颁布施行,将充分发挥其在河北省公路领域的重要引领和保障作用,对加强河北公路建设和管理,深入推进公路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实现公路事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北省公路交通系统高度重视,统筹部署,多措并举推进《条例》学习和宣贯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期刊
流通业向农村发展既是发展所盼,也是大势所趋;是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重要通道,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释放内需潜力的坚强保障.探索建设贯通城乡、绿色低碳、智慧引领的农村地区现代流通体系,推广实现城乡绿色智慧物流“安远模式”,是突破瓶颈制约、服务战略目标、撬动全局向好的关键一招.
期刊
“一条腿”存先天劣势但“原罪”结论为时尚早rn20世纪80年代开始,独柱墩桥梁理论逐渐形成,到90年代开始初步应用,进入到21世纪后开始在国内外城市立交、公路跨线等领域得到普遍应用.rn在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受地形、地物、占地面积和景观等因素影响,桥梁下部墩往往采用独柱支撑方式,以减少土地占用、改善下部结构布局、缓解桥基与地下建筑位置冲突、增加视野及桥型美观度.独柱墩桥梁工程量相对较小,特别是跨线斜交时可采用较小跨径跨越,较为经济,在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往往成为桥梁修建的唯一选择.
期刊
蜿蜒而上的公路,沿途皆是秀美风光.路的一端,有远近闻名的4A级冰峪沟旅游景区、4A级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峡漂流、英那河漂流、小峪村的情人谷及众多的农家院,山河风景如画,山之魂,水之韵,景色宜人.rn近几年依托公路建设,辽宁省大连市仙人洞镇共建设110条农村公路,其中四仙线可通往素以“辽南小桂林”著称的4A级冰峪沟旅游景区,长大线可通往4A级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沿线还同步实施了安防、绿化、景观文化等工程.
期刊
随着基建行业市场化的飞速发展,施工企业对于项目精细化管理要求越来越高,聚焦项目管控源头,工程算量业务越来越被重视.本文试图探讨公路工程量管理数字化建设实现的合理路径,以期为行业提供有效借鉴和参考.
期刊
雅康高速公路是川藏高速的第一段,于2018年底提前建成通车,结束了甘孜藏区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实现了四川高速公路从平原向高原的跨越和建造能力的跨越,极大改变了甘孜藏区与内地的时空距离,极大助推沿线脱贫攻坚、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期刊
长期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速公路采用设计速度进行限速,导致乐业至百色、河池至百色等山区高速公路部分路段限速偏低,限制速度与驾驶员行车期待速度不一致,甚至造成部分驾驶员依据道路状况超速行车,形成安全隐患,这不仅令限速失去说服力,影响道路运输效率,更使得高速公路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期刊
本文采用现场监控量测法,研究了甘肃省黑庄坪隧道工程中悬臂掘进机开挖大断面洞室时,泥砂岩围岩应力与变形特性.研究表明,拱顶、拱腰上侧部位变形依次降低,多部位变形引发了隧道净空减小.泥砂岩大变形促进了初支、二衬与围岩间应力的发展,发挥了支护结构作用,锚杆应力随围岩变形呈动态化趋势.
“微利时代”下,施工企业想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关键是在项目进程中,以尽量较少的物化消耗和劳动力消耗来降低企业成本,把影响企业成本的各种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通过加强成本管理增强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交通工程项目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工程量核算体系,及时地分析和控制成本,可以大幅排除或减少风险,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由此看来,工程量管理对降低项目成本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期刊
山脚下正在建一座教堂,三位石匠在干活,有好事者前去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位满脸惊诧:“我还能干什么,混口饭吃呗!”第二位自信满满:“我在做世界上最好的石匠活儿呀!”第三位仰望天空:“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rn这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在《管理的实践》(1954年)中讲的一个故ruc er事.他用这个故事探讨三位石匠中谁最有可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进而阐述他首倡的目标管理理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