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成吉思汗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l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传记作家约翰·曼追梦数十年,追寻成吉思汗真迹。时间上,潜回史海,倾其所能找到尽可能多的史书典籍,稽查考证,钩沉历史,回到遥远的过去;空间上,横贯欧亚,从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年轻时生活的山脉、加冕地、诸多重大征战发生地,一路追寻到其可能死亡的山谷以及极有可能是他的长眠之地的圣山,实地考察、荒野历险,贴近真实的现场。作者旨在更准确,更真切地感悟理解成吉思汗,理解成吉思汗对他所处的时代及当今世界所产生的影响。
   《成吉思汗:生死与复活》一书沿根源、帝国、死亡、复活这一脉络,探寻成吉思汗这位世界的征服者,从破败的蒙古贵族世家发迹,雄起为部落酋长、部族首领,并一统蒙古各部,开创人类古今盖世之伟业的全过程;深度发掘其征战一生、开创霸业的前因后果,时代特征,民族家族特质及个人秉性等多重影响因素;演绎了这位历史上最杰出的领袖人物成就帝业的圣路历程,再现了成吉思汗波澜壮阔、金戈铁马,令人叹为观止的传奇人生。
   成吉思汗具备军事上的雄才大略、最坚定的抱负、宗教上的宽容、对长生天指引的信仰、天才般的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深深烙上游牧民族文化特质的忠诚观。而尤为不同寻常的是在其一生长达50余年的过程中始终维系着不断发展的个性、变化着的条件以及不断增长的权力之间的平衡。也就是说,其一生在多变的环境下,掌控这三种易变的事物,从未失去平衡而陷入堕落、困惑之境,从未失去对权力缰绳的掌控,也从不允许意外之事来影响既定方针(哪怕像他本人死亡之事)。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全新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当然作者没有回避其复仇征战过程中破城无数、杀人无数的事实及其性格中凶悍残暴的一面。然而这并不影响人们对这位千古英雄的景仰,正如书中所述:你越接近他,他似乎越值得崇拜。
   成吉思汗的征服是史无前例的,同时也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强权下的和平。其征服打破了东西方壁垒,铸就东西方之间的一种新的连接。他及他的继承者创建了现代中国、俄罗斯、伊朗、阿富汗、土耳其、叙利亚、乌克兰、匈牙利、波兰等欧亚多国的基础,重新调整了世界几大主要宗教之间的关系,影响了艺术,建立起了新的商贸模式,扩充了世界交易的范围和对象。论其人其业,马可·波罗、哥伦布也只是其伟业的后世惠及者,而亚历山大、拿破仑恐怕也难以企及。由此,我们发现成吉思汗——这位世界最大陆地帝国的创建者,其影响具有某种永恒的性质,不但活在其后裔的基因里,而且也活在这个由于游牧勇士的四处征战而永远改变了的世界上。
   本书的研究及写作方法也值得单列出来,《成吉思汗》全书编排了一系列经典故事,同时加进了作者寻访之旅的所见所闻所感。这种研究方式拉近了古人与今人的距离,读来既有史书作品厚重的历史感,又有身临其境的真实现场氛围。另外,作者的寻访之旅实际上也是探谜之旅。如成吉思汗生于何处,因何而死,死在哪里,葬在何地,又是如何被秘密安葬的。史料与民间众说纷纭,也许这些谜底永远也无法揭开,但这一系列迷思恰恰也是成吉思汗热的重大诱因。本书对这些谜底的大胆探索,增加了作品的悬念,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
   千年风雨、百世沉浮。金戈铁马已然不在,叱咤风云的时代早已逝去,盘弓硬弩也早已被时光消磨得暗淡无光。然而数百年来祭奠的圣灯长明不熄,飘扬的哈日·苏鲁定(蒙古战旗)成了人们战无不胜的象征,也成了今人驱逐邪恶、企求和平的象征。成吉思汗的神灵通过数百年来定期的仪式、献祭、敖包的创建而成为一种永恒的存在,而英雄也已成为一个神话,复活了,活在了厚重的史书典籍里,活在了人们忙里偷闲的记忆中。
其他文献
普京自从2014年和柳德米拉离婚后,一直没有官宣再娶,但坊间传言却始终没断,都指向俄罗斯前体操冠軍阿丽娜·卡巴耶娃。  卡巴耶娃已经在公众视线中消失了近3年,是她的38岁生日,很多粉丝抱怨现在都联系不上她,结果她就十分罕见地发了一个公开声明,说俄罗斯女子艺术体操队已经准备好,要在奥运会上为国争光。声明发了,本娃还是没有亮相。  卡巴耶娃上一次公开露面还是在2018年10月,当时她在圣彼得堡一所大学
尊敬的图书馆客户,欢迎您参加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文化厅、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江苏新华发行集团承办的“2008中国·南京馆藏图书展销会”。  近年来,为了做好图书馆馆藏图书供应服务工作,江苏新华发行集团以现代物流与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数据配套与跟踪配发为承诺,以信誉、质量、服务为建设核心,积极拓展全国图书馆市场,打造全国一流的馆藏图书配供中心。  本次展
平时你看到许多司空见惯的东西,比如口红、巧克力、奶酪、牛仔裤、割草机、汽车、吉他、拉链……却不见得完全了解它们的构造。《有趣的制造》一书就是写给那些有怀疑精神的人、有科学探索精神的人,向人们一一剖析物质世界的构成。本文摘自该书。  干酪成为受人们欢迎的食物已经超过8000年了。几乎没费什么劲儿,农夫就可以通过放入钙和蛋白质,把这种白色的材料变成耐嚼又好吃的东西供人享用。除了提供丰富的营养以外,干酪
杨振宁先生是一位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在中国可以说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像许多科学大师一样,杨先生也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心世界,感情充沛,才华横溢,几十年中杨先生写下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文章。但杨先生毕竟是科学家,他并没有把出版散文集看得很重,所以发表以后结集出版的很少。这次杨先生在翁帆女士的帮助下,翻译编选了《曙光集》一书,编入文集的有杨先生及其友人的50多篇文章,体裁包括论文、演讲、书信、访谈、散文等,
1994年底,张树新跟丈夫一起去美国游历。在一位同学的家里,她看到了一份印有E-mail地址的通讯录,由此了解了美国一家Internet接人公司。  那一刻,互联网这只“蝴蝶”飞进了她的心里。直觉告诉她:这可能是一个比她正在做的传呼机大上许多倍的生意,更重要的是,这在当时中国是一个可以从“鱼头”吃起的全新行当。  1995年初,张树新把全部家当抵给了银行,到手1500万元人民币,以700万元注册了
我想大多数人认识易中天是通过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作为厦门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其讲授能力通过《品三国》而让普通百姓认可,如今成为家喻户晓、炙手可热的文化明星。他凭借专业身份,敏感的辨析出百姓感兴趣的历史话题,然后用近似说书的轻松方式讲授出来,客观上来说,是为公众奉献了一道美味快餐。将历史故事、文化渊源用幽默风趣、具有戏剧性的语言表述,使读者、听者形成很强的认同感和亲切感,这是一种最符合现代社
最近,谍战题材电视剧火爆荧屏,随着电视剧《潜伏》故事在大街小巷传诵之余,“今天你潜伏了吗”,已成为近期人们打招呼的口头语。由此可见,《潜伏》一剧在民间影响之大。  谍战题材的电视剧大受追捧的时候,谍战题材书籍也开始在各大书店热卖,如果影迷们还没有过够“谍战瘾”的话,还可以继续“潜伏”于谍战书籍之中。    《潜伏》:  改编剧远胜原著  《潜伏》  龙一著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9.3  定价: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這句话常常被用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正是这句话,让无数家长着急得寝食难安。于是,作为家长的我们拼命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补习班,让孩子从小背负起自己当年没有完成的心愿。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家长应该好好问问自己,你到底急的是什么?孩子成长过程中,方向比起跑线更重要。  我们为什么生孩子?做为父母我们需
熊丙奇先生新著《教育熊视》,以传媒报道的最具标志性的教育事件为观察对象,以民间视野为观察立场,以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为观察视角,围绕中国教育近年发生的令人莫衷一是的言说,使人眼花缭乱的事件,清晰而坚定地阐述作者对中国教育的观察、思考和立场。本文摘自该书。    缘起    最近看到好几篇文章,在为我们“纠偏”:国外的教育,尤其是我们一直“推崇”的美国教育,并非“传言”与“想象”中的轻松得不得了,他们
2007年7月27日的《人民日报》报道,奥运会文化艺术顾问季羡林教授在北京奥组委刚刚成立时,曾对前来征求意见的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说:“我建议在开幕式上将孔子‘抬出来’,因为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件事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在国内各大媒体和网站引起大家的讨论。现在在百度打上“季羡林张艺谋”,还能找到79000多条有关这次讨论的网页。这说明,“孔子”和“奥运会”,确实在无形中抓住了大家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