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玲:热血撒疆土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3839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晓玲,这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因为身患癌症,于2006年3月14日在乌鲁木齐市逝世,年仅43岁。
  中国最年轻的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杰出的生态科学家、全国十大师德标兵、新疆十大杰出青年、新疆十大杰出女性……一位拥有众多头衔和荣誉的女科学家,却英年早逝了。
  她丈夫王革说:“她不贪图享受,也不在意金钱,她崇拜英雄,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个时代的英雄。”
  将生态研究作为毕生事业
  上世纪80年代,正在新疆大学读书的潘晓玲为了写本科毕业论文,与一群男生沿塔里木河进行考察。在塔里木河岸边,她被眼前所看到的景象惊呆了:看不到一丝绿色,黄沙掩盖了农田,偶尔有孤零零的人家,院墙也被沙子埋了一大半,天空中没有一缕风。世界一片寂静。
  看到这一切,虽说自己从小就生活在新疆,在城市生活了多年,潘晓玲还是被深深震撼了。她没有想到新疆尤其是南疆人民还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潘晓玲再也坐不住了。她想:生活在这里的人太苦了,如果我能用所学专业知识为他们做些什么,那一定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正是这一刻,她坚定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将生态研究作为毕生事业。从此,塔里木河成了潘晓玲与新疆的纽带,把她的一生与充满艰辛的生态研究联在了一起,与新疆联在了一起。她以一副柔弱女儿身,以超乎常人的坚韧毅力,无数次深入大漠,翻越高山,跋涉草原,执著地追寻着心中的梦想。
  在潘晓玲眼里,新疆无垠的大漠、浩瀚的戈壁、辽阔的绿洲就是一个天然的生态实验室,她一头扎了进去,乐此不疲。广袤的天地也给了她开阔的视野、敏锐的科学洞察力。
  1999年,潘晓玲只有39岁,就被国家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成为我国重大研究项目中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争取到如此重大的项目,在新疆乃至西部都是头一次。她先后主持了16项国家和省级研究项目,累计获研究经费3900万元。
  此后五年,潘晓玲率领包括多名院士在内的近百名中外科学家跋涉于大西北,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56篇被SCI的EI收录,出版专著4部,7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作为新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潘晓玲还有一个梦想:要倾一生之力,把新疆大学的生态学科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名的学科。特别是让绿洲生态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占一席之地。在她的努力下,新疆大学建成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洲生态实验室,成功申报了自然地理和生态学两个博士点。2002年,她又联合一批国内甚至国际知名的生态学专家及国际组织,成立了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在遥远的中国西部构建起一个集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高层次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工作平台。这一研究机制甚至引起了联合国的关注,并派官员考察参观。
  以科研上的国际合作为基础,潘晓玲还与美国8所大学联合,在新疆高校中首创了“双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她带的每个硕士、博士都有一个国外导师。一些在国内拿不到的研究数据,他们可以从国外导师那里获得,国外导师还通过来疆讲学或电子邮件等方式,把学科领域最前沿的东西带给新疆的学生,极大地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潘晓玲许多学生都这样说:我们现在对这个专业特别有兴趣,特别有信心。
  如今,潘晓玲的研究成果已经开始了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人应该执著于自己的事业,但与此同时,千万不要忽略了自己的身体,忽略了亲人,那都是生命的支持,是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财富。能献身于边疆的人才培养,献身于新疆干旱区生态环境的研究,是我此生的最高理想,我走得无怨无悔。”这是潘晓玲临终前的肺腑之言。
其他文献
7月16日,新疆Wiser球(高智尔球)运动协会筹备组在新疆财经大学新城公园举办了2013年Wiser球联谊活动。自治区体育总会马军秘书长、副秘书长暨工作人员、江苏商会秘书长李仁华先生、新疆Wiser球运动发起人夏卫国先生、于秀琴女士、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月刊》编委、中国民间文化研究院研究员、陕西长安书画院艺术顾问南浦先生、嘉宾王海林先生、李晓燕女士、新疆昌吉Wiser
期刊
维吾尔族称:“阿依旺赛莱”,“阿依旺”是指带有天窗拱形的建筑,“赛莱”是指这种建筑里的客厅或招待客人的地方,整体建筑称为“阿依旺赛莱”。  到和田,就听说维吾尔族有一种传统民居非常漂亮,朋友约我去看一看。走进雕花的漂亮大门,里面就是一个小院子,一边有平房,院中还栽了许多果树和花卉。在葡萄架的掩盖下,是一座典型的传统维吾尔族民居。正是9月金秋,葡萄架下坠着一串串熟透了的红葡萄,十分诱人。  一进门左
期刊
“兵爸爸,我想您了!这次语文测验我得了全年级第一,您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最近,哈萨克族男孩阿克久利再次拨通了熟悉的电话号码,向远在青岛的“兵爸爸”报告着喜讯。  阿克久利的“兵爸爸”叫王海东,曾在新疆军区某边防团代职副团长。2011年5月,王海东来到北湾边防连蹲点,在参加边防巡逻时认识了连队的护边员卡德尔,而从连队官兵口中,王海东了解到了卡德尔一家的情况。  卡德尔是名老兵,离开部队后便在边境
期刊
新疆青年,封面的变迁
期刊
周涛自认为,他本质上是一个诗人,“写散文是客串,那付嘴脸还是个诗人。写诗的时候是我最好的年华,最投入,付出了最多的思考和心血,我对社会,对政治,对历史,对文学的认识方式和切入方式是诗给的,诗是我终生的情人。”周涛说,“我还是认为:诗、音乐、美术是一切艺术的精魂和基本元素。因此,我也更看重我的这个诗人身份。”  中国诗坛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冠予他“边塞新诗人”的称号,中国散文界后又将周涛与余秋雨两颗
期刊
王有让,1992年12月入伍,二级军士长,现任新疆军区某防空旅修理营雷达维修技师。入伍21年来,先后荣立三等功一次、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次、一次被新疆军区评选为“昆仑卫士”,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和“优秀共产党员”。  数九寒天,天山腹地,一场实战背景下的综合对抗演练激战正酣。  突然,红方雷达屏幕上一片雪花。随行装备保障分队箭射出击。一名二级军士长快步蹬上雷达方舱。“‘敌’正对我实施强电磁
期刊
赵光鸣,著名小说家,新疆作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青氓》、《迁客搔人》,中篇小说《远巢》、《死城之旅》、《汉留营》等。中篇小说《石板屋》获中国首届西部文学优秀征文奖,《西边的太阳》获炎黄杯当代文学优秀作品奖。  30多年前的赵光鸣在《新疆青年》发表了第一个短篇小说《生活在召唤》。几十年过去了,赵光鸣老师对当年写第一篇小说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  《生活在召唤》讲述了一个待业青年的心路历程:
期刊
刘湘晨,集探险家、作家、摄影家、影视导演、文化学者多种身份于一身,常年游走在中国地理的最边缘,透过镜头记录中国珍贵的少数民族地理与文化资源,探讨各种地域文化的迥异与共生共融,挖掘作品内涵的深度和世界意义。这是百度百科对刘湘晨的介绍。  如今的刘湘晨在新疆师范大学做客座教授,从事着影视人类学研究教学工作。30年前,刘湘晨还在新疆财经学院当老师,酷爱文学创作,正好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有机会叩开了新疆青年
期刊
青春,  注定奋斗。  就如同江河奔腾,  日月飞旋,  大鹏举翼击长空。  和绿树一起生长,  和清泉一起流淌,  每一条生产线,  每一个工作岗,  都在放声歌唱!  每一座山岳,  每一条江河,  都长出了翅膀!  如果奋斗是一首歌,  那旋律永远会在年轻的胸膛里澎湃。  如果奋斗是一幅画,  那永远涂满青春的绿意盎然。  奋斗中  每一个角色都堪称完美,  我们可以上下求索,  砥砺前行,
期刊
杨永青,1941年出生,1964年7月从上海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总场,先后担任农工、教师、副排长、副连长、一四五团副团长等工作共16年,完成了从一名城市知识青年向军垦战士的彻底转变。  1962年,二十多岁的杨永青毕业于上海第二女中高中,由于中学时代患肺结核的经历,使她高考体检未能达标,从此与大学生活失之交臂。高中毕业后的杨永青在上海市陕西南路口的一家无线电商店当营业员,这也让青年时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