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规范下无痛胃镜检查病人护理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1-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JCI规范之下实施无痛胃镜检查对患者的护理,总结出在进行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3月300例在胃镜室实施胃镜检查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胃镜检查,观察组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实施手术之前、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进行全程护理,研究护理方式和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命体征和并发症的情况,将结果加以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波动以及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胃镜检查比较无痛胃镜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刺激小,手术成功率比较高,患者的满意程度相对较高,但是使用麻醉因素造成的风险提高,需要医护人员准确有效的配合。
  关键词:无痛胃镜;全程护理;并发症
  
  
  JCI规范指的是医院的管理制度需要建立一定的标准,医护人员需要通过考核以及绩效评价方可上岗,将医院的管理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特别是针对医院治疗的评价,为患者提供一个可以满足需要的服务环境,有效的保证各项服务的流程,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充分发挥医院的医疗资源,减少风险[1]。胃镜检查属于一项直观操作,能够在对患者进行取病理活检的同时实施治疗,在医院的消化内科和胃肠外科的疾病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普通的胃镜检查在将胃镜通过患者咽喉置入食管的时候,一般会引起患者的咽喉反射,使患者产生极大的不适感,所以,最近几年以来使用无痛胃镜检查的病例逐渐升高,采用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之后实施胃镜检查,能够显著的增强胃镜检查的成功几率,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本文选取300例实施胃镜检查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胃镜检查,观察组患者实施无痛胃镜检查,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实施手术之前、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进行全程护理,研究护理方式和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命体征和并发症的情况,将结果加以统计,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3月医院消化内科的300例实施胃镜检查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00例患者中男158例,女142例,患者的年龄在18~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5±1.1岁,300例患者在检查之前全部按照麻醉医师协会ASA制定的标准加以评估[2],属于ASA1级的患者有150例,属于2级的患者有122例,属于3级的患者有18例,属于4级的患者有10例。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麻醉分级方面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300例患者全部排除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150例观察组患者全部完成检查,150例对照组患者中137例完成检查,检查失败的患者为13例。
  1.2 方法
  观察组(150例)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的1天晚上实施禁水与禁食12小时,检查之前10分钟患者口服2%利多卡因胶浆10ml,护理人员为其安装心电监护设备,严格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等变化情况,在患者的前臂为其建立静脉通道,患者取屈膝左仰卧位,为患者进行常规吸氧,每分钟2.5~4L,保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标准的范围,将丙泊酚按照2mg/ml的浓度在生理盐水中加以稀释,具体剂量按照患者的实际体重,一般为1.5mg/kg。将稀释液为患者实施静脉推注,护理人员需要严格观察患者的神志,当患者入睡并且唤醒没有反应以及睫毛反射消失为标准,为患者实施胃镜检查,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发生呛咳等反应,对其进行追加丙泊酚,剂量控制在0.25mg/kg为宜,为患者实施静脉推注之后观察患者的心电指标变化,检查结束之后,停止对患者的静脉推注,将病人移至复苏室由护士监护,安装心电监护仪,每15分钟记录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在患者苏醒之后叮嘱其休息,30分钟之后病人站立平稳,并无头晕等不适可以在家属陪同下离开复苏室,反之继续在复苏室休息。对照组(150例)患者实施常规胃镜检查和护理。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患者咋进行胃镜检查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波动情况,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检查结束之后患者的满意程度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其中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150例)患者检查前后的心率变化为每分钟4.4±0.7次,对照组(150例))患者检查前后的心率变化为每分钟20.2±4.1次,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50例)患者在实施检查的过程中患者收缩压平均为116.8±10.8mmHg,患者的舒张压平均为70.5±8.5mmHg,对照组(150例)患者在实施检查的过程中患者收缩压平均为137.5±12.0mmHg,患者的舒张压平均为86.8±10.2mmHg,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值见表1。观察组(150例)患者全部完成检查,没有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150例)患者有13例患者由于咽喉反射较强烈没有完成检查,观察组(150例)患者中有7例出现呛咳,有3例患者发生心率下降,通过对患者实施吸氧之后好转,详细数值见表2。观察组(150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50例)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心率
  (次) 收缩压
  (mmHg) 舒张压
  (mmHg)
  观察组 150 4.4±0.7 116.8±10.8 70.5±8.5
  对照组 150 20.2±4.1 137.5±12.0 86.8±10.2
  表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满意度比较例(%)
  组别 例数 呛咳 心率降低 恶心 完成检查 满意程度
  观察组 150 7(4.4) 3(2.2) 0(0) 150(100) 147(97.8)
  对照组 150 13(8.9) 0(0) 133(88.9) 137(91.3) 93(62.2)
  3 讨论
  在实施胃镜检查之前,为患者实施心电图和心肺功能评估,在检查之前12小时嘱患者禁食和禁水,防止由于麻醉引起食物反流。在实施检查的过程中,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实施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因为患者在麻醉的状态之下,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体位控制,避免胃镜插入时患者受到刺激,体位突然改变发生穿孔等并发症。在为患者进行内镜插入的时候,护士需要将患者的下颌抬起,方便内镜顺利插入,检查之后,患者一般会出现乏力、头晕等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实施保护,避免出现坠床现象,患者意识恢复之后,需要留院观察30分钟,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在家属的陪同之下方可离开[3]。本组所选的300例患者中,观察组患者全部完成检查,没有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有13例患者由于咽喉反射较强烈没有完成检查,观察组患者的检查成功率和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的生命体征波动以及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无痛胃镜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刺激小,手术成功率比较高,患者的满意程度相对较高,但是使用麻醉因素造成的风险提高,需要医护人员准确有效的配合。
  参考文献:
  [1] 肖梅玉.50例无痛胃镜术的护理体会[J].护理研究,2010,17(21):113-115.
  [2] 于林琳,鲁莹,樊月娟.无痛胃镜下检查配合和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4):438-440.
  [3] 黃振存,周银娇.187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0):91-9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下丘脑错构瘤术后的影响。方法:临床10例下丘脑错构瘤手术患者,全部选择手术全切除治疗。术后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监测患者电解质的变化、加强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道的护理,及早发现并发症并立即给予恰当的医疗、护理干预。结果:3例颅咽管瘤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细致的观察、及时恰当的护理,积极处理水电解质紊乱,高热等术后并发症,能促进下丘脑错构瘤患者康复。  关键词:下丘
期刊
摘要: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之内,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往往来势凶猛,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急性肾衰,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席汉综合症及产后感染,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应作好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以降低其发病率及孕产妇的死亡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急救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常见误诊类型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误治病例,总结误诊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导致误诊误治的可能原因。结果:共有6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病例,2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例误诊为颅内高压,1例误诊为急性高血压,2例分别误诊为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和视朦查因。误诊患者具有年龄大、伴发全身性疾病多、眼部症状体征不典型等特点。患者检查不合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术前栓塞的临床应用和意义。方法:对1999年1月-2009年11月以来收治的4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术前均行DSA 并超选择插管进行介入栓塞供血动脉。结果:4例肿瘤均显示颈内外双系统供血,其中2例主要为脑膜中动脉供血,均行颈外供血动脉栓塞;在栓塞后36小时内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出血明显减少,临床效果满意。结论:颅内HPC 的术前栓塞治疗可显著减少术中出
期刊
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
期刊
摘要:目的:根据对妇科疾病的临床护理观察,对比进行个性化教育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入住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妇科病人共68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两组人数都为34人,然后对其编号,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治疗的为一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的为二组,其他的护理条件相同,临床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信息显示,一组的妇科病人的治疗效果远远好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38例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抢救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不过多考虑患者病情的差异性,对于可能立即威胁患者生命的呼吸道损伤和出血进行处理,同时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第二阶段大致按照A-F程序进行处理,同时注意一般性性和特殊情况,酌情给予调整。结果:38例患者经过及时救治,病情均得到缓解,均顺利康复出院,患者均对抢救护理表示满意。结论:对于骨盆骨折患
期刊
摘要:目的:对胫骨平台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的具体方法与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与分析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的2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将其设置为实验组,随机选择20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治疗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病人均已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治疗的优良率达到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
期刊
摘要:鉴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在去医院看病时的法律意识及维权观念也逐渐提高了,为了更好地推动医院妇产科护理行业的发展,诸多医院均开始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实施安全管理。本文对当前妇产科安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对策,以更好地确保妇产科安全护理的实施。  关键词:安全管理;妇产科护理;风险;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民
期刊
摘要:心理因素可导致躯体疾病,而躯体疾病又常常带来心理问题。近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症病人也同样需要心理护理。笔者根据近两年来的本院的120急症病人的心理进行研究及总结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与诸位同仁共享。  关键词:心理;护理       心理因素可导致躯体疾病,而躯体疾病又常常带来心理问题。近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症病人也同样需要心
期刊